-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278期:欧洲的“至暗时刻”
最后更新: 2025-04-13 12:13:42我最近访问欧洲,接受了不少欧洲媒体的采访。我谈到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的时候,我们就告诫欧洲朋友,“阿拉伯之春”将变成“阿拉伯之冬”,并且祸害欧洲,但欧洲人听不进去,最后是中东难民一批批涌入欧洲。
不久前欧洲智库专家还对我说,“阿拉伯之冬”是暂时的,接下来还会有“阿拉伯之春”。它们甚至也认为特朗普执政也是暂时的,欧洲可以以拖待变。总之,欧洲许多精英迄今还深陷“历史终结论”以及“民主还是专制”的话语中,执迷不悟,确实远远落后于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
连美国领导人今天也对这套自由主义话语弃如敝屣,但是法国领导人迄今还在喊话美国,为了赢得和中国的竞争,美国需要与欧盟合作。欧盟外交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也在说,美国应该看到,如果我们在乌克兰问题上连俄罗斯都对付不了,那怎么可能对付比俄罗斯强大得多的中国呢?
正如我们在这个节目中多次指出的,世界早已进入了后西方时代、后美国时代,愚昧的“民主还是专制”价值观正在被“良政还是劣政”价值观所替代。我对这些执迷不悟的欧洲人说,中国就像飞驰的高铁,我们不等你们觉醒了,我们将一路向前,实现自己确定的各项目标。
坦率地讲,欧洲最需要反省的是怎么会陷入今天这个“至暗时刻”,欧洲的价值观需要与时俱进,欧洲要对人类文明新形态持开放和学习的态度,否则欧洲只会继续一路走衰,很难成为多极世界中有分量的一级。
至于欧洲什么时候能觉悟到这一点,现在不得而知。我记得一位欧洲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当欧洲人终于学会怎样建设新世界时,那个世界早已不属于它们了。
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些。谢谢大家。
丁一凡:
从现实来看,欧洲有能力支持乌克兰打赢这场战争,但能不能继续打下去,是一个很大的疑问。让我们来看看欧洲能给乌克兰提供多大的援助。
首先,从军需和物资上来看,欧洲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包括火炮、装甲车、防空系统等等。这其中,法国、波兰、德国是所谓的主要援助主力。然而,欧洲自身的武器库是有限的。除了援助乌克兰以外,它还要保持一定数量的自己的武器,这是很难做到的。
欧盟考虑动员约8000亿欧元以加强欧洲的防务能力,并为乌克兰提供“即时”军事支持
其次,欧洲的后勤运输能力也有限。虽然欧洲国家本身有比较发达的后勤运输网络,包括铁路和公路,但要把物资迅速运到乌克兰,并不是那么方便。因为乌克兰境内的各种运输基础设施已经被俄罗斯破坏了,所以欧洲缺乏远程投送能力。
第三,虽然欧洲现在在政治和外交上还能达成一致,支持乌克兰,但这种支持并不是无限的。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裂缝。欧洲国家本身对大规模援助乌克兰,甚至把乌克兰拉到欧盟内部,是心存疑虑的。
如果欧洲国家大幅提升对乌克兰的援助水平,那又会冒什么样的风险呢?
首先,它们会冒战争升级的风险。如果大规模援助乌克兰,可能会引发俄罗斯的强烈反弹,而这些反弹可能会有外溢效应,影响到北约国家。
其次,欧洲面临很大的经济和能源风险上升。如果俄罗斯全面切断与欧洲的能源合作,那么欧洲将面临非常困难的局面。因为欧洲现在的经济已经非常困难、通货膨胀压力已经非常大了,如果能源中断,让通货膨胀的压力继续上涨,那么乌克兰可能就会成为压倒欧洲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三,欧洲内部的政治也会因为援助乌克兰而进一步分裂。其实欧洲已经10年没有什么大的经济增长了,如果欧洲陷入长期援助乌克兰的陷阱,一定会导致欧洲民众的疲劳。所以,那些被称为民粹主义的、极右翼的所谓保守主义领导人可能会迅速崛起。因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众的不满情绪会转化为它们的选票。
最后一点,欧洲还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战略透支风险。它们在海外有很多前殖民地,无论是在非洲、亚洲还是拉丁美洲,都有很多特殊关系。如果把所有的能力都押注在乌克兰问题上,那么它们可能对其他地区就会忽视,政治影响力和外交影响力就会迅速下滑。
2023年,非盟和加勒比共同体在加纳举行的峰会上达成一致,寻求欧洲国家为殖民剥削、奴隶贸易正式道歉并赔偿
我们再来看看欧洲实际上面临的巨大风险。
首先,欧洲对美国的依赖非常严重。如果冒着与美国分裂的风险去支持乌克兰,可能会激化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矛盾。这样的话,欧洲对美国的一些依赖就会转化为致命的弱点。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80年了,欧洲基本上是依靠美国在北约的范围内维持其安全框架。
第二个风险是,美国的民粹主义影响对欧洲的影响可能会扩大。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已经为欧洲的这些所谓新保守主义者或者民粹主义者提供了模板。他们也效仿特朗普,在他们的政治口号中,有许多反对欧洲一体化的内容。
从这个角度来讲,欧洲的发展形势对这些在台上的欧洲自由主义领导人来说,是一个两难选择。如果你不表示支持,就证明你们是无能的、软弱的。面对一个强硬的特朗普政府,你们什么办法也没有,说明整个欧洲、欧盟一事无成。但如果它们冒美国之大不韪,去支持乌克兰,去跟特朗普博弈一下,那么自己的性命攸关,可能自己熬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这种矛盾的逻辑,本质上反映出后冷战时期国际秩序重构中的深层问题。主要有三点:
第一,美欧信任危机的爆发。美国绕过北约体系直接与俄罗斯谈判,实际上暴露出了单极霸权衰落以后,离岸制衡策略的回归。美国又回到了当年的离岸制衡。欧洲很吃惊地发现,自己被视作战略缓冲地带,而非一个平等的合作伙伴。
第二,欧洲地缘政治安全的范式正在解构。
第三,“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次沙特作为美俄会谈的东道主,并非偶然。这体现了海湾国家在能源危机中获得的战略溢价。如果欧洲不能共建起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安全框架,包括把俄罗斯吸引进来,那么其道德优势恐怕在未来会被这种全球多数的实用主义外交稀释掉。这才是世界地缘政治上发生的最大变化。
谢谢大家!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佳芮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2025-04-13 12:05 德意志 -
美对俄部分制裁措施将延长一年
2025-04-13 11:49 -
习近平同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就中印尼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2025-04-13 11:34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2025-04-13 11:06 -
缅甸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2025-04-13 11:03 地震 -
俄称击落一架F-16,乌证实飞行员死亡
2025-04-13 11:01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2025-04-13 10:03 特朗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2025-04-13 09:1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2025-04-13 08:40 -
哈马斯:对任何保证加沙地带永久停火的提议持积极态度
2025-04-13 07:07 巴以恩仇录 -
英国被曝深度参与俄乌冲突,多次派遣部队入乌
2025-04-13 07:03 乌克兰之殇 -
乌克兰外长:不需要“被操纵的和平”
2025-04-13 07:01 乌克兰之殇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2025-04-13 00:58 中美关系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2025-04-13 00:3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2025-04-13 00:1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2025-04-12 22:12 中美关系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2025-04-12 20:1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2025-04-12 19:1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外交部发布重磅视频:你要小池塘,还是大海?
2025-04-12 19:16 中美关系 -
孙宇晨“被卖”?赵长鹏被曝同意向美检方提供证据
2025-04-12 16:19 金融观察
相关推荐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03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52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08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2最新闻 Hot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挪威发布国家安全战略:美国不可靠,需要跟欧洲抱团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