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278期:欧洲的“至暗时刻”
最后更新: 2025-04-13 12:13:42“欧洲长期陷在错误的价值观迷失之中,迄今尚未醒悟过来。”
“欧洲有没有能力支持乌克兰,能不能继续打下去,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欧洲人终于学会怎样建设新世界时,那个世界早已不属于他们了。”
俄乌冲突延宕这三年多来,欧洲面临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全方位挑战。放在欧洲面前的一个问题是:欧洲该如何形成自己统一的声音,构建属于自己的未来?在东方卫视4月7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丁一凡老师,共同讨论欧洲、对话欧洲。
张维为: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不久,便抛开欧洲,于2025年2月12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结束俄乌冲突直接对话,而且满足了俄方的一些主要条件,如拒绝乌克兰参加北约,认为乌克兰恢复2014年的边界不现实等等。美俄举行的多轮谈判,欧盟也被排斥在外。
欧洲感到被羞辱了,法国总统、英国首相、波兰总统等先后飞往华盛顿拜会特朗普,但2月26日特朗普还是直言,欧盟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搞垮美国。
然后美欧双方的关税战也随即开始。沿用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的逻辑,要么在饭桌上,要么在菜单上。今天的乌克兰肯定是在菜单上,那么欧洲在哪里?英国《金融时报》引用一位德国企业家的话说,欧洲人更像父母用餐时只能坐在另一桌的孩子。“政客新闻网”把欧盟比作美俄晚宴上的“甜点”。
比利时首相很肯定地说,通常情况下,如果你不在谈判桌上,那你就只能成为菜单上的菜了,不是这样吗?特朗普已提出要吞并格陵兰岛。一位丹麦朋友私下跟我说,论北约出兵总数阵亡的比例,在阿富汗战争中,阵亡的丹麦军人比美国军人还要多,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美国从来都是新朝不理旧账。
从乌克兰冲突爆发之初,我们《这就是中国》就明确判断,美国是这场冲突的“拱火者”,乌克兰是美国的“棋子”,终将变成美国的“弃子”,而欧洲是第二大受害者。它跟着美国亦步亦趋,从支持北约东扩到推动“颜色革命”,最终引爆乌克兰冲突。
这愚蠢至极的做法,使欧洲陷入了今天的“至暗时刻”,从难民危机到通货膨胀,从社会分裂到经济衰退,现在又被特朗普政府无情地嘲弄和抛弃。
不久前,美国资深学者杰弗里·萨克斯对欧洲陷入“至暗时刻”做了入木三分的分析。他于今年2月在欧洲议会做了一个演讲,他是这样说的:过去三十来年里,欧洲完全迷失了方向,缺乏独立的外交政策,丧失了战略自主性,沦为美国的附庸。
他认为自冷战结束以来,欧洲未能形成任何有效的统一的、独立的外交政策,欧洲没有统一的立场,没有清晰的战略方向,不知道什么是“独立的欧洲利益”,只有对美国的盲目追随。特别是在2008年之后,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几乎完全听命于美国。
萨克斯教授还指出,欧洲外交政策犯了一个根本性错误,那就是把欧洲与北约等同起来。欧洲应该直接与俄罗斯对话,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将俄罗斯视为永远的敌人。
新加坡前资深外交官马凯硕不久前也在美国《外交政策》上发文指出,鉴于美国特朗普政府与欧洲现在已经出现了价值观上的巨大分歧,跨大西洋联盟正迅速走向“瓦解”。
欧洲应考虑采用以下三招来应对美国:第一,欧洲国家可以发表声明,表示准备退出北约,因为特朗普政府要求欧洲国家拿出GDP的5%用于军费。马凯硕计算了一下,说欧盟+英国GDP的5%的话,高达1.1万亿美元,比美国2024年的8240亿美元的军费还多。他认为如果欧洲能拿出这么多钱的话,那就不应该对动不动就威胁退出北约的美国低声下气,而是应该反过来,用退出北约来让美国学会尊重欧洲。
特朗普敦促北约成员国将GDP的5%用于国防
第二,欧洲应该直接与俄罗斯进行全新的战略谈判,并达成一个能够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宏伟的协定”。尽管欧洲不少战略专家认定俄罗斯对欧洲构成一种现实威胁,但马凯硕指出,俄罗斯怎么会对7.44亿人口的欧洲以及27万亿美元GDP的欧洲构成现实威胁?
俄罗斯不把欧洲看作威胁,俄罗斯也不认为欧洲会派遣军队一直杀到莫斯科。他说,如果欧洲历史上的智者还在世的话,它们一定会支持今天的欧洲与俄罗斯和解,达成一个互相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并在乌克兰问题上彼此进一步做些让步的协定。
第三,欧洲也应该与中国达成一个全新的战略协定。比起跟着美国去敌视中国,他认为这种盲目跟从美国,换来的是美国对欧洲的轻视、对欧洲的看不起,中国反而能帮助欧洲解决一个现实而且长线的地缘政治噩梦,那就是非洲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以及这种增长可能给欧洲带来的移民冲击。
马凯硕这样解释:在1950年的时候,非洲人口还只是欧洲的一半,今天已经增加到了欧洲的2倍,到2100年,非洲的人口将达到欧洲的6倍。倘若非洲大陆得不到良好的发展,许多人口将流向欧洲,欧洲不但没有与中国一起携手发展非洲,而是跟着美国一起抵制中国在非洲的建设。马凯硕认为这反映出欧洲在长线战略考量上的幼稚。
欧洲今天的关键困境,我想也许可以概括为硬实力不强、软实力不当。自2月28日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爆炸性的争吵以来,欧洲动作频频。3月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了一笔高达8000亿欧元的“重新武装欧洲”计划,但这谈何容易。
欧洲的硬实力太弱,长期以来,欧洲把国防基本上外包给了美国,天真地相信北约机制意味着美国会不惜一切捍卫欧洲的安全,但美国是唯利是图的国家,没有利益它怎么会带着你玩?欧洲还长期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导致自己许多产业空心化,这一切都使欧洲重新武装困难重重。
至于软实力,欧盟的主流自由主义价值观遭到特朗普阵营的猛烈抨击。万斯副总统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直言,欧洲不民主,欧洲限制新闻自由,欧洲违背法治精神。他和马斯克公开支持欧洲保守主义政治力量,对欧洲现在当道的自由派“白左”政客不屑一顾。欧洲长期陷在错误的价值观迷思中,迄今尚未醒悟过来。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佳芮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2025-04-13 12:05 德意志 -
美对俄部分制裁措施将延长一年
2025-04-13 11:49 -
习近平同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就中印尼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2025-04-13 11:34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2025-04-13 11:06 -
缅甸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2025-04-13 11:03 地震 -
俄称击落一架F-16,乌证实飞行员死亡
2025-04-13 11:01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2025-04-13 10:03 特朗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2025-04-13 09:1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2025-04-13 08:40 -
哈马斯:对任何保证加沙地带永久停火的提议持积极态度
2025-04-13 07:07 巴以恩仇录 -
英国被曝深度参与俄乌冲突,多次派遣部队入乌
2025-04-13 07:03 乌克兰之殇 -
乌克兰外长:不需要“被操纵的和平”
2025-04-13 07:01 乌克兰之殇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2025-04-13 00:58 中美关系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2025-04-13 00:3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2025-04-13 00:1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2025-04-12 22:12 中美关系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2025-04-12 20:1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2025-04-12 19:1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外交部发布重磅视频:你要小池塘,还是大海?
2025-04-12 19:16 中美关系 -
孙宇晨“被卖”?赵长鹏被曝同意向美检方提供证据
2025-04-12 16:19 金融观察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