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74期| DeepSeek震撼
最后更新: 2025-03-16 14:11:02【观众提问】
观众:今天想请教几位老师的一个问题是:DeepSeek 的开源策略会如何推动中国在AI领域形成非对称技术竞争能力,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中国在今后是否会加大对开源社区的政策支持?
主持人:开源是一个关键词,汪涛老师您觉得我们怎么来理解开源的作用?
汪涛:其实不是说开源就一定会达到某种结果。比如在过去,个人计算机的时代下,微软的操作系统可以说处于统治地位,同时期还有Linux的操作系统,也是开源的,但是Linux的开源一直没能撼动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地位。
在大模型时代,事实上在DeepSeek之前也有开源的,像麦塔也开发过一个大模型就是开源的。但为什么DeepSeek的开源,实现了这么大的冲击?原因就是效率的提升,它不是说百分之几十的提升,甚至不是一倍的提升,而是数量级的提升。这带来的影响本身就非常震撼。所以不是说软件开源了,它的经济性就一定好。
DeepSeek同其他模型性能对比
主持人:如果免费但是很不好用,那也没有人来。
汪涛:或者是说效率的提升没有那么高,它的开源意义就没有那么大,因为价值没有那么大。但是DeepSeek对于效率的数量级提升,除了它自己的使用成本降低以外,底层的硬件成本同样是数量级的降低,这个价值就很大了。
除此之外,DeepSeek还有一个对中国很大的影响。我们都知道,人工智能的大模型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标准还未完全形成。过去为什么Linux很难撼动微软在操作系统的地位?因为标准已经被微软建立起来了,整个生态已经建立起来了。
DeepSeek在美国的人工智能生态环境还没完全建立起来的时候,突然之间得到了广泛应用,紧接着带来的影响,就是建立一个以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为标准的生态,这个影响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张老师说中国话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就是标准的制定。如果DeepSeek在未来能够引领相关标准的制定,那这将是它最大的贡献。
张维为:有些东西只要眼光稍微长远一点,就能认识到形成生态最终可以带来的价值。而且据我知道,即使在开源里边,也并不都是一样的,它里边各种各样的源代码,有的属于训练的源代码,有的属于推理的源代码,并非都是开放的,所以还有很多细分的技术领域。
主持人:说到生态,我倒是想问汪老师一个问题,您觉得像DeepSeek这些公司的出现,它受益于我们在科创生态上哪些成就?接下来还会对整个科创生态带来什么影响?
汪涛:DeepSeek的开发主要是人工智能软件相关的开发,如果中国的人才积累没有达到现在非常雄厚的基础,那要开发是很难的。那么DeepSeek起来以后,它会连带影响其他生态的建立,比如人工智能的芯片。过去人们的概念中只有用英伟达的芯片,现在DeepSeek将效率提升后,我们可能没有那么依赖高性能的芯片,也可以带动中国人工智能芯片的爆炸性增长。对于下游环节的各种应用场景,这种生态的建立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刚才张老师谈到说,欧洲也想建立基于它自身价值观的“DeepSeek”,所以这个影响是非常快的。
主持人:差不多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讨论的是ChatGPT 4。当时我们还讨论它的文生视频。其实文生视频,张老师当时一直说这是一个概念,你可能做个短视频可以,但做长的就不行。因为我们也在节目里说过,这是非常耗电的,电力支撑很容易供应不上。但是刚才汪老师说因为DeepSeek它提供了效率,它不是“唯算力论”,而是数量级地降低了对算力的依赖,所以这也就意味着它将会数量级地降低对能源的依赖。
汪涛:这是很自然的。
主持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当我们做大型运算的时候,它对于周围的资源消耗会变得很划算。
汪涛: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摩尔定律逐渐达到了极限。原来芯片不断在发展,我们对算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过去没有这个问题,现在为什么出现了这个问题?在摩尔定律还有效的时代,我提升几倍、十几倍的算力,它是可以保持功耗不变的。即使随着集成度的提升,在实现更高算力的情况下,它的功耗也一直维持在一个水平上。但是现在因为摩尔定律越来越接近极限,这就意味着伴随运算能力提升,功耗很难再降低了。
因此,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给最初计算机降温的技术,甚至水冷技术、液冷的技术都用上了。这就意味着,算力的增长必然带来功耗的同步增长,或者说虽然没有完全同步,但是影响会很大。
DeepSeek的出现给了我们另外一个方向:我们不用单纯地去追求算力,而应该降低对算力的需求,这也是一个节省能源的方法。不仅仅DeepSeek可以这么干,大模型、人工智能也可以这么干,因为我研究生时候的课题,是在个人计算机上面实现过去巨型机的卫星云图处理。当时我们就采用了各种各样降低算力需求的方法,过去我们也听到说中国研究原子弹,那时候没有高性能计算机,是由算盘打出来的。
如果算法完全一样,那用算盘也能把原子弹“打”出来,未来事实上也是这样的。芯片提升是一个路径,但我们现在提供了另外一条路径,只是说在过去摩尔定律成立的时代,我们把这些方法都忘了。因为既然芯片算力可以那么快增长,为什么要去省算力呢?
主持人:最后发现算力不仅本身有瓶颈,而且还要制约你。
汪涛:所以未来这可能在很多领域都会出现,甚至在一些对算力需求很大的领域。那么怎么降低算力的一些技术发展?这就成为了一个方向。
主持人:我觉得汪老师的观点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就是您说的从节约能耗、从对自然环境友好、从“双碳”目标的实现来说,咱也得换条路走,因为那种高能耗的路是不能走下去的。好,我们再来看这边还有哪位朋友要参与讨论,欢迎提问。
观众:两位老师好。主持人好,我是陈希赟,来自上海,我是一名硕士二年级的在校学生。考虑到最近DeepSeek 和宇树科技都特别火,我想了解一下国家在相关方面的一些前沿布局是什么?以及我作为一个即将毕业参加秋招的学生,我也想了解一下,我可以重点关注什么行业和领域?
汪涛:应该说DeepSeek这种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于文创领域是非常好的一个工具,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应用领域。需要认识到,它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力,所以不要指望人工智能这样的工具可以完全做到跟人一样,甚至完全替代掉人来做事。但是它会提供一些很好的基础工作,你在这个上面去进行一些加工,会有很好的应用。
涉及到就业的问题就相对比较复杂一些。但不管怎么样,最重要的是你的能力,比如说我在大学的专业是电子测量,但是后来我们一个班的很少有人专门做这个工作,但是你掌握的工具,它的应用面是很广的,就你可以去做很多别的工作,根据市场的变化,可以很容易去适应。
主持人 :我前两天跟一个大学教授有个对话,他都是要求他的学生交读书笔记的,但是最近他发现,这些学生交上来的读书笔记有很浓的DeepSeek痕迹,所以他说他打算改一个方式,跟自己的硕士博士生面对面地让他们谈谈读某本书的感受。所以我就在想,可能DeepSeek可以帮助大家初步地做些什么,但是最后的成果你应该远远超出它,这样才是一个好的作品。
张维为:反正我觉得DeepSeek也好,或者人工智能发展,机器人发展也好,某种意义上是革命性的,许多现有的工作可能会因此消失,但同时也会相应创造一些新的工作机遇,天无绝人之路。
2025年2月10日,杭州云深处科技的工作人员在动态展示“绝影”系列机器人。新华社
主持人:刚才我们也聊到人工智能可能在未来生活当中的一些应用。但回过头来讲,我们今天的话题从DeepSeek火出圈开始,到汪老师解释为什么它可以不要“唯算力论”来提高自己的效率。我想,包括DeepSeek在内的很多科技公司的成功,一方面在于我们这些年,其实在科创生态上始终努力地布局,另一方面在于许许多多该领域从业者的心血努力。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像这样的一些公司的崛起和发展,毫无疑问还会继续重塑我们中国的整个科创生态,带来许许多多新的局面,也让我们一起期待。谢谢演播室的两位嘉宾,谢谢大家一起来参与讨论,再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5%恐惧症:美国对华半导体301调查真正的“故事背景”
2025-03-16 08:40 心智观察所 -
这一技术仅五个国家掌握!我国刷新纪录
2025-03-14 09:34 科技前沿 -
我国在三维世界造出二维金属材料
2025-03-13 10:16 科技前沿 -
-
中国下一代“人造太阳”关键系统验收
2025-03-10 18:55 能源战略 -
大圆柱电池产业化再加速,云山动力一期量产示范线正式量产
2025-03-10 14:29 -
《纽约时报》急问为什么小米可以造电动车,苹果却不能?
2025-03-10 08:06 心智观察所 -
全球首个!我国团队成功绘制
2025-03-08 21:44 -
特斯拉FSD入华,深度回顾中美智驾竞争的关键变量
2025-03-08 09:30 心智观察所 -
“下一个颠覆者,也可能来自中国”
2025-03-07 21:41 人工智能 -
被90后女生王虹证明的挂谷猜想究竟是什么?
2025-03-07 08:21 -
教育部部长:DeepSeek和机器人是教育重大机遇
2025-03-05 11:34 2025两会 -
政府工作报告: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2025-03-05 09:38 2025两会 -
用不用DeepSeek?娄勤俭:我是计算机专业,我对人工智能有偏爱
2025-03-04 15:16 2025两会 -
打破纪录、最高水准!中国成功研制“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
2025-03-04 07:13 科技前沿 -
2030年中国斜爆轰飞机真能一小时到全球?专家发声
2025-03-03 17:53 航空航天 -
若前方无路,便踏出一条路:中国数据库产业迎来“哪吒时刻”
2025-03-03 08:02 心智观察所 -
独家对话|苹果在中国的发展会继续承受压力
2025-03-01 09:23 心智观察所 -
“中国又一个DeepSeek时刻?”
2025-02-28 22:27 人工智能 -
“即使我们对手的产品免费,我们还是比他们便宜”
2025-02-28 14:06 心智观察所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