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74期| DeepSeek震撼
最后更新: 2025-03-16 14:11:02【圆桌讨论】
主持人:刚才汪涛老师做了非常精彩的演讲。其实DeepSeek能够一下子火出圈,这让各行各界都为之震动。它可以说并不是“唯算力论”的,而是用种种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效率。刚才汪涛老师在分析中提到,提升效率的种种途径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同时也是不能忽视的一条——因为它用的是中文。所以这也是我们的一种文化自信。张老师您以前在联合国工作的时候,看各国文字的文件,是不是中文的文件特别薄一点?
张维为:那肯定的,最典型的就是《联合国宪章》,有六种官方语言版本,中文是最薄的。道理非常简单,因为中文核心汉字只有3500个左右,掌握后就可以阅读所有报刊,而读《纽约时报》至少需要掌握2万个英文单词,否则你会读得非常累。
另外这次DeepSeek的突破让我联想到我之前写过的一本教科书——《英汉同声传译》,中国第一本,至今仍然在使用。我举一个例子,比方说,一句很简单的话:你不去,我去。这五个字,你要翻成英文的话是:“You don’t go, I go”。这么翻译当然很简单粗暴,但实际上中文这五个字,还可以放在上下文里来理解的。比方说你可以理解成,“If you don’t go,I will go”,即如果你不去,我去。这是一种假设关系。也可能是一种让步关系,比方说,即使你不去,我也去。
DeepSeek的开始界面
主持人:或者只要你不去,我就去。
张维为:所以我在想,DeepSeek要把这些关联背景都考虑到,这就证明它的“智商”非常高,效率自然也更高。
主持人:它在给你回答的时候,其实已经把各种条件全部都思考过一遍了。
汪涛:它的概括性很强。
张维为:如果这种中文逻辑它都能够处理,那么它恐怕也是能够处理英文的,这是背后的逻辑,我觉得这是革命性的。
汪涛:英文的特点是严谨,除了张老师前面说的,英文里面还包括时态、单数、复数。所以英文在很多论文或法律文书中,确实是有它自身的优势,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这一点。
主持人:现在很多人使用DeepSeek,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你用不同的句式,或者把某些关键词前后颠倒一下,搜到的答案也都是不一样的。
汪涛:是的,所以我们不能期望这种大模型的精确性非常高,这不仅是DeepSeek,其他所有大模型都是这种情况。比如说宏观的经济数据,或行政区域的一些数据,这些是可以的,但你要想得到一些实效性很强,精确性很高的数据,这就很难实现了,人工智能里面称之为“幻觉”。
主持人:如果有人想要试试看的话,可能会发现DeepSeek或者其他的通用大模型,会非常严肃地跟你胡说八道。
张维为:恐怕就是要通用大模型以外的垂直模型,各行各业、千行百业都要非常具体地做自己的模型。
汪涛:对,所以大家也要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大语言模型和通用人工智能,这两个概念往往会被混在一起说,但其实这是有区别的。大语言模型不能完全说它就是通用人工智能,它的确比以前的应用扩展了很多,尤其是它作为一个生成式的人工智能,这最初就是从机器翻译技术里面过来的。因为它可以生成各种各样你想要的答案,所以感觉它的通用性会比过去强很多。但是真正你要在不同领域去应用的话,还是需要各个不同的人工智能技术。
张维为:这次春节年初二,我们去法国开会,一到那儿,就发觉大家都在谈DeepSeek,基本上都是西方的学者、官员,我们一起吃饭,大家都聊这个,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一方面他们觉得中国今天绝对是跟美国平起平坐的一个超级大国。
另外,他们说要搞欧洲的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一个重要原因是要体现欧洲的价值观。你发现没有,大模型处理是有价值观的。在语言当中你输进去不同的语料,出来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对不同问题的回答和描述也是不同的。
我想起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的名言:你讲这个语言,这个语言也讲你。(You speak a language,language also speaks about you.)你的整个文化背景都在你使用的语言里。你看我们前段时间去蒙古国访问,蒙古国盛产绵羊,相关的英文表述复杂得不得了:羊(sheep),羊肉(mutton) ,羊毛(wool),羊绒(cashmere)。
主持人:不认识这些单词的话,根本不知道它们其实都有关联。
张维为:中文一下就抓住,所以中文是寻求共性的语言。
汪涛:中文都带“羊”字。
主持人:就像张老师一直举例说,只要是三点水,在中文里头,它多少都是跟水有关系,如江、河、湖、海。
张维为:这是伟大的智慧,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想要治理这么大的国家,就一定要强调共性,一定要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之处,这对治国理政都有启发。
主持人:对,刚才张老师提到说DeepSeek引起了欧洲人的思考,而且他们还担心在价值观影响方面落后于其他国家。所以,我想问问汪老师,当我们讨论DeepSeek也好,包括今年火爆出圈的宇树科技,以及其他杭州“六小龙”成员等等,就他们给整个社会带来的震动,到底包括哪些内容?
汪涛:我觉得它最大的影响,就是彻底颠覆了我们过去的认知,即中国只能作为追随者。事实上DeepSeek走出的这一步说明,中国人是可以去引领一些技术发展方向的。这给大家的震撼非常强,尤其它在市场上、应用上带来的很多方面的影响也非常大。
杭州“六小龙”
张维为:因为这次在欧洲我也有这个感觉,为什么他们这么被震撼?因为他们一下就看到,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封锁是没有用的。这开始变成一种共识:中国在遭到如此封锁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到这么好,做到世界一流。
这次德意志银行关于中国资产的报告中,核心概念开始改变,过去它们认为中国资产只是tradable,也就是可以买来作为交易的,短线的,或者小打小闹玩玩的;现在叫investable,就是可以投资的。这是认知方面的巨大变化。所以说一个超级产品出现之后,它带来的是整个外部世界对中国看法的改变。
我承认一些报告里边可能包含不良企图,甚至阴谋诡计,甚至不排斥服务于华尔街金融战的需要等等,但至少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DeepSeek对西方带来震撼是非常深刻的。网上有人说,DeepSeek帮中国打赢了科技战,也在间接地帮中国打赢金融战。
汪涛:我以前有个观点叫“遏制背反定律”,就是遏制有多大,它的促进力就有多大。DeepSeek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因为它如果不是在这种限制、封锁越来越严厉的情况下,它不会想到去大幅度地提升效率。因为没有芯片可用了,它只好去把效率极大地提升,无止境地去挖掘,挖掘到最后,我用现有的这些芯片就可以来玩大模型,这一定程度上也是被美国逼出来的一个创新。
那么DeepSeek一走通后,不仅让美国原来的封锁垮掉,而且让英伟达建立的整个体系,或者说它以前的商业逻辑,一下都垮掉了。
主持人:所以汪老师,您怎么来观察目前中国的科创生态?
汪涛:中国的整个产业链已经非常完善了,这一点就体现在刚才谈到的:我们一条路走不通,可以走另外一条路。过去无论是在芯片还是在人工智能上,要想提升运算速度,有很多条路径可以走,提升集成度也有很多条路径可以走,所以你用28纳米也可以做出跟14纳米集成度一样的芯片。只不过可能在别的方面损失一点,但实际上它是可以实现的。
主持人:效果一样就可以。
汪涛:那么像这一次DeepSeek为什么能够实现这么大的突破?事实上如此大程度的效率提升,它的潜力其实一直都存在,只不过过去都是沿着美国的路径设计的。因为整个技术发展的路径都是被这些西方核心芯片公司所引导的,比如在很多人的概念中,电脑久了以后运算速度会下降,但如果我们知道怎么配置,其实可以保持运算速度做到几乎不变。
所以,过去由美国的技术公司主导着技术发展的方向。但是现在美国制裁之后,逼着中国去找别的路径,最后我们发现其实能走的路很多,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去提升效率。
中美科技公司的AI竞赛
张维为:对我们的启发就是,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话语,尤其不要总是跟随着美国的话语、华尔街的话语、资本力量的话语。为什么我们当时对美国的经济判断相对比较准确,对特朗普当选的预测也比较准确,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们解构了它的话语,解构之后你就非常自信。美国经济情况不好,实际上科技情况也不是很好,所以这对我们很多媒体人、学者、一些科技工作者也是个教训,我们分析任何事情,要有独立自主的思考,现在到这个阶段了。
主持人:我觉得张老师这点说得特别对,就是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其实在科技这一块,就像汪老师说的,因为以往所有的语言架构、语言体系都被设置好了,所以大家就是这么干的,大部分不会去思考。但是被逼地去思考了以后,发现全然不是如此。
汪涛:对,是这样的。
主持人:我再问一下张老师,您有没有观察过DeepSeek这个应用?您用下来感觉如何?
张维为:我真的问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知道的人不多,它回答得还蛮有水平的。因为我研究“文明型国家”,我问它“文明型国家”跟“文明国家”有什么区别?它给了我一个很像样的回答,这是我没想到的,对这么一个比较小众的问题,一个定义方面的问题,它还拿出一个几百字的报告。
主持人:现在除了个人,有一些政府机构也在用 DeepSeek。您觉得在哪些内容领域可以使用?
汪涛:首先我们排除那些可靠性要求特别高的内容。比如说工业控制,不能轻易地使用,因为你出一次错,那造成的损失会很惨重。其次。军事情报不要去轻易用。因为大模型的这种“幻觉”,它在理论上是不可能消除的。所以它可以做参考,在其他一些对可靠性、精确度要求不那么高的领域,它确实应用可以更广。尤其是像文创,本身它就是描述一种感觉。
主持人:要天马行空,或者说多一点创意和创想。
汪涛:像是写报告、做PPT的话,它也可以让内容更加优化。甚至现在DeepSeek已经可以产出一些初步的、统计性的、宏观的地区经济分析,然后在他产出的基本报告上去加工,就能省很多事。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5%恐惧症:美国对华半导体301调查真正的“故事背景”
2025-03-16 08:40 心智观察所 -
这一技术仅五个国家掌握!我国刷新纪录
2025-03-14 09:34 科技前沿 -
我国在三维世界造出二维金属材料
2025-03-13 10:16 科技前沿 -
-
中国下一代“人造太阳”关键系统验收
2025-03-10 18:55 能源战略 -
大圆柱电池产业化再加速,云山动力一期量产示范线正式量产
2025-03-10 14:29 -
《纽约时报》急问为什么小米可以造电动车,苹果却不能?
2025-03-10 08:06 心智观察所 -
全球首个!我国团队成功绘制
2025-03-08 21:44 -
特斯拉FSD入华,深度回顾中美智驾竞争的关键变量
2025-03-08 09:30 心智观察所 -
“下一个颠覆者,也可能来自中国”
2025-03-07 21:41 人工智能 -
被90后女生王虹证明的挂谷猜想究竟是什么?
2025-03-07 08:21 -
教育部部长:DeepSeek和机器人是教育重大机遇
2025-03-05 11:34 2025两会 -
政府工作报告: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2025-03-05 09:38 2025两会 -
用不用DeepSeek?娄勤俭:我是计算机专业,我对人工智能有偏爱
2025-03-04 15:16 2025两会 -
打破纪录、最高水准!中国成功研制“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
2025-03-04 07:13 科技前沿 -
2030年中国斜爆轰飞机真能一小时到全球?专家发声
2025-03-03 17:53 航空航天 -
若前方无路,便踏出一条路:中国数据库产业迎来“哪吒时刻”
2025-03-03 08:02 心智观察所 -
独家对话|苹果在中国的发展会继续承受压力
2025-03-01 09:23 心智观察所 -
“中国又一个DeepSeek时刻?”
2025-02-28 22:27 人工智能 -
“即使我们对手的产品免费,我们还是比他们便宜”
2025-02-28 14:06 心智观察所
相关推荐 -
“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67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349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评论 123“不吃够自己种的苦果,某国就不会放下身段老实谈判” 评论 195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58最新闻 Hot
-
“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
又一位科学家回国!曾供职美顶尖能源实验室
-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
国家发改委干将龚桢梽,“空降”广东
-
广西东兰干旱“农民求雨”?当地回应:视频系摆拍
-
外媒继续紧盯:中国,70天了…
-
中央巡视组刚进驻吉林,正厅级赵明任上被查
-
“中方把波音飞机退回美国”
-
巴西毛遂自荐:听说中国停了近400家美国牛肉商…
-
“特朗普破产过6次,想用这样的手段吓中国?”
-
“毛主席总讲,既要看到它是‘纸老虎’,又要看到它是‘真老虎’”
-
泽连斯基猛批美国特使:散布“俄罗斯叙事”
-
就因两张超速罚单,日籍博士被美国吊销签证
-
果然,特朗普对中国船只动手了!
-
“有人觉得需要跪?毛主席曾让国人读不怕鬼的故事”
-
CBA处罚:山西男篮核减15万经费,广东队多人被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