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蔡正元、黄仁伟:枕戈待旦,迈向统一
最后更新: 2024-11-10 10:07:05观众互动
观众:刚刚听完蔡博士的演讲,我对台湾的未来深感担忧与遗憾。回想起十年前的情景,那时两岸的交流还相当密切。然而,您说现在台湾岛上毫无统一的声浪,甚至年龄层越低,赞同“台独”的比例越高。这是否也是两岸缺乏交流导致的?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道路上,我们在民间交流方面还有哪些可以突破的点呢?
张维为:我们这样假设好了,即使现在我们民间交流,包括青年交流,都恢复到以前的水平,甚至更多、更高,但我个人觉得从两岸交流的历史来看,产生的都只是量变,而要从量变变成“赞成和平统一”的质变,我认为这不可能,一定要靠强有力的手段才能促成质变。
蔡正元:自2016年掌权以来,民进党基本上一直采取的“台独”策略就是隔绝两岸的交流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联系。他们常常使用威胁和恐吓等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大陆推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引起很多台湾网红的好奇,因为民进党告诉他们,大陆是一个很封闭且很危险的地方。然而,随着很多西方网红到访大陆,西方关于中国的很多谣言——如新疆有“强迫劳动”——在西方和台湾都撑不下去了。所以,有几个很有名、以前非常支持民进党的网红就跑到大陆,拍了很多影片,在台湾年轻人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而这些网红在返回台湾后,却遭到了一些民进党支持者的指责和抵制,称他们一定是拿了中国共产党的钱回去做宣传。
两岸真正的交流停止,发生在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刚刚暴发时。民进党政府就迅速采取行动,将在台湾的所有大陆旅行团行程中断,并安排班机直接将游客送回大陆。对大陆而言,这是一个毫无道理的举措;现在如果开放的话,也是得台湾先开放。
更令人觉得可耻的是,当时台湾有一群医生,要到大陆来帮忙,民进党禁止,下命令从现在开始台湾所有医护人员都不准离境。后来有人发现有一些台大医院的医生跑到美国去玩。原来,去美国玩,可以;到大陆来救人,不行。
所以你可以知道,民进党为了隔绝两岸,已经到了这么一个丧心病狂的地步。
主持人:张老师刚刚也强调了交流的重要性,然而,就台湾问题的严重性和严峻性而言,仅仅依靠交流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这个问题必须在一个非常核心的高度上得到解决。不过,蔡博士刚刚提到,即便是这样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民进党都非常害怕,甚至丧心病狂地感到恐慌,因此他们采取了很多隔绝和仇恨的动作。我们再听听黄院长是否有补充?
黄仁伟:我认为,我们既要看到“台独”势力在岛内拥有较大的社会基础这一现实,同时也要看到支持统一的新一代已经开始形成。
我有不少台湾学生正在读我的研究生,也有很多台湾朋友在台湾各大学任教,以及众多在上海投资的台湾企业家。他们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认识到:台湾的未来出路在于两岸统一,只有统一,台湾才有发展空间和前景;台湾跟随美国只会成为炮灰,为美国人打“代理人战争”。因此,台湾年轻一代的首要想法是,他们不想为民进党或美国人打仗。虽然他们还未完全认同中国大陆,但已经意识到与中国大陆作战是没有出路、没有前途、不会胜利的。
所以,一方面我们需要进行友好的心理交流,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树立威信,确保我们的话语能被他们听得懂。因此,我们现在不能只有怀柔政策。
主持人:我们的对台经贸政策、惠台政策等,也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我们以往始终秉持着最大的善意,然而,如果这份善意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民进党在“台独”的道路上一去不返、越跑越快,那么我认为我们的许多做法将会发生改变,这也是因应实际。接下来我们将按照当前的节奏来推进相关工作。
观众:如果日后海峡两岸之间真的爆发战争,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会造成哪些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张维为:中国大陆在做事时总是考虑得非常周全。我们准备得越充分,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就会越小。如果说真的会产生什么影响,恐怕主要不在于军事方面,更可能是在涉外经济领域。比如,如果你从事外贸业务,一旦美国实施制裁,你的产品可能暂时无法进入美国市场;或者在马六甲海峡遇到障碍,导致交通运输受阻。但实际上,这些潜在风险都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而且我坚信这些风险是可控的。
蔡正元:在两岸爆发战争时,我们必须预估战争的花费和可能带来的损失。一个比较直观的方式就是用GDP来衡量。以当前俄乌冲突为例,乌克兰的GDP至少衰退了40%,而俄罗斯的GDP却出人意料地继续增长,今年甚至实现了3%的增长。
因此,如果两岸爆发战争,中国大陆必须像一位高度专业的外科手术医生那样,采取快速且精准的行动,以控制损失的范围。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讲求速度和精确度,以便更容易地进行善后工作。然而,对于这个代价,大家一定要心里有数,并思考如果行动不够迅速时自己该如何应对。就不同的可能做充分的准备是有必要的。
张维为:我们称之为“霹雳手段、菩萨心肠”。有时候没有办法,历史发展往往就是这么一个逻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歼20S战斗机亮相!
2024-11-10 09:39 长空铸剑 -
有人窃取机密级国家秘密材料,以同事名义提供给境外机构
2024-11-10 08:13 国家安全 -
安排10万亿为地方政府减负,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2024-11-09 22:36 中国经济 -
中国和印尼联合声明(全文)
2024-11-09 22:18 -
货车撞上劳斯莱斯事件女车主粉丝突破百万、网友质疑摆拍,当事双方回应
2024-11-09 13:43 -
夜骑爆火!开封紧急喊话大学生
2024-11-09 13:30 -
老人买药摔倒,家属称错过最佳抢救时间,律师:药店无需担责
2024-11-09 11:30 -
女子风雨夜跳河被救:父母要求增加30万彩礼,男友提分手
2024-11-09 11:14 婚姻故事 -
海外博主探进博|环游世界美食之旅
2024-11-09 09:50 上海观察 -
哈师大回应:已报警!
2024-11-09 08:59 -
国家安全部:“海洋浮标”岂能想投就投?
2024-11-09 07:58 国家安全 -
国常会:研究深化新时代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有关举措
2024-11-08 21:08 -
歼-20和苏-57,同框画面来了!
2024-11-08 20:25 -
歼-10CE首次亮相中国航展
2024-11-08 18:54 -
卸任4年后,建行原副行长章更生被查
2024-11-08 17:31 廉政风暴 -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我国政府还有较大举债空间
2024-11-08 17:31 中国经济 -
浙江省委原书记易炼红履新
2024-11-08 16:24 高层人事 -
涉及地方债务置换议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2024-11-08 16:10 政策风向标 -
直接安排10万亿元!
2024-11-08 16:07 观察者头条 -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今日下午4时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4-11-08 15:31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