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范勇鹏:中国政治文明为何是独一份的存在?
观众互动
观众:西方国家长期处于一神论的宗教信仰之下,但是它们并没有形成统一、实现统一,也没有形成大一统的思想;而我们中国却能够在百家争鸣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最终赢得统一,且在每一次的战乱之后都会回归统一。为什么我们中国会成为这样独一份的存在?
张维为:我发觉很多东西现在只能用文化基因来讲,当然这基因跟当时所处的地理、人文环境有关系。
欧洲作为一种次生文明,它是用拼音文字,不同的方言用拼音写下来,慢慢就互相读不懂了,后来变成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结果欧洲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一部宗教冲突史。相比之下,秦始皇统一中国,你看他东巡立下的七块石碑,文字说得非常清楚,统一就是为了止战。包括为什么秦始皇要统一文字,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中央政府的命令能够传达到基层,大家能够看懂。中西的文化基因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分开,然后就不一样了。
另外,西方推崇一神教,而我们讲究宗教包容,是世俗的文化传统。你现在回头看马克斯·韦伯所写的现代国家,它的核心概念实际上就是世俗化——政教分离,宗教就是宗教,政治是不受宗教影响的,是专业的,官员的选拔不是靠亲戚朋友拉关系,而是通过选贤任能,通过考核。实际上这些东西我们是世界上最早做起来的。
范勇鹏:我讲过一个比喻,这文明就像一个手机硬件,你光拿一个手机是没法用的,里边要装软件,要装不同的操作系统,看你装的是安卓、iOS,还是鸿蒙。
比如说,地中海历史上曾经统一过,或者说在不同程度上也都有过不同范围的统一,但是它在选择一个什么操作系统的问题上遇到了一个难题:古罗马的那种多神的体系非常地原始,最后它不得不选择了一神教,而一神教这东西比较麻烦,它是互相排斥的,就相当于我手机装了苹果系统,就用不了安卓的应用,它就会导致基因里存在分裂的因素,解决不了。所以你看从罗马三世纪采用基督教作为国教之后,地中海世界就永远地陷在分裂之中,今天都没有再实现统一;我们往后再看一千年,它还是统一不了,就是因为它的“软件”出了问题。
主持人:假设一下,如果当时罗马帝国统一的时候,它没有选择一神教,而是选择另外一条,或者就保留它原有的那种多元,后面可能会怎样?
范勇鹏:那可能就是一条不同的道路。其实我们中国就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我们中国在夏商时期也是很重神的,但是到周朝我们开始扩大神的群体,慢慢地,人和神的关系就没那么界限分明了;礼崩乐坏后,老子出来,提出用一个道来作为大家共同尊重的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后来“道术将为天下裂”,分成诸子百家,之后又不断地走向世俗和理性;因为历史最终是由人民来选择、创造的,所以最后变成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
观众:在形成中国概念的历史过程中,人们如何建构和维护自己的文化认同?这种认同又是如何与这个中国概念联系起来的?
张维为:这问题涉及中国这个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我觉得这和中华民族的概念的形成发展有共性,或者说,它和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是连在一起的。
费孝通先生讲过一个观点,他说中华民族这概念,过去是“自在”,后来变成“自觉”。“自在”就是指它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但你可能日用而不知,而从外边来看,这个区域内都叫中国,这些人都叫中国人,只是你自己还没有很强的主体意识。某种意义上,如果从国家角度来讲,那时我们还是一个传统国家,还不是一个现代国家。所谓传统国家,就是大家在一片土地上生活,属于同一个文明,大家都知道我们属于同一个地区的。
变成“自觉”的中华民族后,中国就成为了现代国家。鸦片战争以后,我们开始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直到抗日战争才真的形成了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
我记得陈毅、邓小平他们到法国留学的时候,勤工俭学,有不同地方的工人一起唱歌,人家都唱自己的国歌,当时中国名义上也有国歌,但大多数国人都不会唱,甚至不知道。陈毅他们就唱法国《马赛曲》,但唱自己的歌词,以表示中国人的民族精神。
“现代国家”的定义确实是西方创造的,但我们用起来,比方国歌、国徽、清楚的主权边界等等,这些东西是近代形成的。我们形成最强的中华民族意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是日本要灭掉我们这个民族,灭掉我们这个文明,这个时候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表,整个的中华民族的意识就非常强了。像清朝晚期打仗,大多数百姓都不了解怎么回事儿,中央政府也没有多少军队,老百姓把它看做是朝廷的战争,跟我老百姓没有什么关系;但到抗日战争就完全不一样了,全民一致要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去。
如果用学术概念,过去那段时间是传统国家,到近代就逐步变成“文明型国家”或者叫“文明型现代国家”,今天的中国是一个超大型的现代国家,而古老的文明没有中断,古老的文明使它与众不同,精彩万分。
资料图来源:新华社
主持人:说到古代中国,我想问一下范老师,民众个体怎么建立这种文化上的认同?
范勇鹏:其实张老师讲的现代中华认同的形成,在历史上也面临过类似的情况,因为我们这个文明大多数时间里不用特别强调认同。为什么?因为我们就是眼睛所能看到的世界里边,最发达、最繁荣、最高贵的一群人,所以我们叫华人——“华”在历史上指的就是气宇轩昂、高雅华贵的一群人。所以我们不是特别需要建立认同,但是总会遇到危机,每次遇到危机的时候,这种认同就会崛起。我们在抗日战争遇到的就是这样一次冲击。
刚才张老师提到费孝通,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就是说中国人的社会关系,像是向一个池塘里扔了一个石子,一圈一圈地向外荡漾。其实我年轻的时候读费孝通的书,不太觉得差序格局是一个特别好的东西,当时觉得西方人讲的那种原子化的、个人主义的、以契约精神为基础的一种社会多好啊,这是一个很现代的社会,而我们这个是老土的、过时的。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我们中国的这种差序格局是一种更高级的、更可贵的文化。
说到认同的问题,其实也是这样,你要想建立一个认同、维护自己这个认同,首先要自爱、自尊,然后自豪,然后才可以建立起这样一种文化的认同。它其实像一个池塘里的涟漪一样,必须要从一个中心往外发,从自己的内心往外发。
像我们《礼记》讲叫“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它隐含的前提,首先我要亲其亲、我要子其子。在春秋时期管仲说过一句很好的话,我读历史读到时很感动,他说“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样,首先要站在我们中华民族,站在我们这个群体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同时,我们推己及人。所以我们中国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所以中华民族的这个认同,首先就要建立在对自己的这套遗产、我们现在的成就的充分的自信、自豪的基础上,然后以自信、自尊的心态来面对世界,同时以善意来面对世界,我们才能够建立起一种良性的、坚固的认同。
主持人:两位都说到了,我们政治文明必须要有非常强大的核心力量,才能成为中心点,不断地向外散发文明的力量。个体也是,内心要非常坚定,比如说有政治文明的信仰,有对这个国家民族文化文明的信仰,然后才能散发出力量。
张维为:我们还要从文字来讲,一个词就可以说明,就是汉语中的“国家”。这个词是“国”和“家”连在一起的,它背后的文化是家国同构,这既是历史的,又是非常现代的。没有家哪有国,没有国哪有家,它是互动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低温黄色预警:湖北湖南等地气温较常年偏低7℃以上
2024-02-25 08:31 极端天气 -
黑龙江一高层建筑起火,官方:已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
2024-02-25 07:53 -
“本人直卖,省十多万中介费”!越来越多业主开始自己卖房了
2024-02-24 22:50 观网财经-房产 -
“大公司该来的都来了,接下来需要吸引中小外企到华投资”
2024-02-24 21:20 -
打破2017年纪录!太阳再次爆发最强X级耀斑,有何影响?
2024-02-24 21:00 -
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发生3.5级地震,全县暂未发现房屋倒塌及人员伤亡
2024-02-24 20:51 -
中原银行连续两任董事长被查
2024-02-24 16:55 廉政风暴 -
50多人共舞120米长龙 浦东三林老街热热闹闹迎元宵
2024-02-24 16:36 爱申活·暖心春 -
龙腾狮跃闹元宵 社区群文“自我造血”的背后
2024-02-24 16:33 爱申活·暖心春 -
元宵节“赏灯夜游”热度持续高涨 上海豫园将呈现史上首个数字人点灯
2024-02-24 16:16 爱申活·暖心春 -
汤圆+咖啡、汤圆+茶!元宵节将至,申城汤圆市场玩出新花样,龙年限定版卖爆了
2024-02-24 16:13 爱申活·暖心春 -
非遗民俗活动营造浓厚传统节日氛围,申城龙腾狮跃闹元宵
2024-02-24 16:09 爱申活·暖心春 -
各展身手闹元宵 这里的老年居民“打卡地”点亮乡村幸福生活
2024-02-24 16:06 爱申活·暖心春 -
南京:全面深入开展消防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
2024-02-24 16:04 安全生产 -
信息量巨大的《乾隆南巡图》
2024-02-24 16:03 爱申活·暖心春 -
文汇文艺评论丨走进古画,看看古人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2024-02-24 15:58 爱申活·暖心春 -
情暖元宵、为爱团圆,上海新人元宵佳节甜蜜领证
2024-02-24 15:55 爱申活·暖心春 -
元宵节上海:植物园升起浪漫“粉云” 樱花蓄势待开
2024-02-24 15:52 爱申活·暖心春 -
元宵为旅客送温暖,“抵达上海的第一杯咖啡”香飘虹桥火车站
2024-02-24 15:48 爱申活·暖心春 -
“积极主动加入救火”,两名牺牲者拟确认见义勇为
2024-02-24 15:32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