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范勇鹏:中国政治文明为何是独一份的存在?
张维为:我再举一个例子,我过去学过一点美术,学美术要学透视,而透视,过去的讲法都是“中国人的画没有透视,这是西方人发明的”。你当时听听觉得都对,后来突然发觉中国画的透视是散点透视、全息透视,只有中国画可以把整个长江黄河都画在一幅画里边。整体观、综合观,这是中国文化巨大的智慧。
主持人:中国古代这么多优秀的山水画也好,其他画作也好,你会发现人在里头,他永远是在山野之间或在天地之间自由翱翔或行走,画面感极强,那个世界天地就是独属于中国人的一种思维的天地。
刚才勇鹏老师也说,其实人类社会会有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但我们要讲的是我们如何让这个制度更好地为当下服务。每个朝代的发展,它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所以要不断地去微调,保持它的共性,但同时又要调整出一些个性,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
范勇鹏:对,张老师刚才讲到河流的问题,其实今天我们还在用同样的方式解决问题,现在很多地方的小河沟边上都能看到一个牌子,叫河长制——地方行政区划是按照土地边界分开的,但是河是不尊重你的这个地方行政区划的,所以我们要以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主持人:您说得对,大河的治理,如果没有强大的中央政府的意志来协调地方,是做不成的。长三角一体化那么多年,大家可以看到河的治理颇有成效。长三角内部的水网是很发达的,河流也都是通的,那么不同的省份、区域之间的水道,我们是怎么管理的?
张维为:我补充两点。一个就是今天长三角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日本、德国,这还是根据官方汇率美元来计算的,如果按购买力平价,那就超过更多。另外就是前几天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罗塞夫夫人专门通过人找我进行漫谈,我们漫谈的核心就是讨论中国模式和“文明型国家”,她非常感兴趣。
我举了一个例子,我说我们的新能源车现在做到全球第一,背后是四个“五年规划”,这些规划在不停地微调;而这种长期规划的能力,背后是一个文化。我们历史上的万里长城、茶马古道、南北大运河等等,都是如此。这么大的国家疆域,怎么个治理法?它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工程。我们的高铁网“八纵八横”,这就需要长期的规划,否则是不可能实现的。
资料图来源:新华社
我2010年参观上海世博会,他们给我介绍说,世博会的举行使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前了十年。提前十年,这意味着我们的初步规划早就有了,我们把它提前拿来做了,而做的时候我们还要进一步地完善。这种能力根植于我们的文化基因里,现在证明非常之精彩。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外国人听,他们真的会被震撼,他们会说,“怎么可能?我们考虑都很短的,而你们竟考虑十年、二十年。”
主持人:我觉得张老师提供的这个视角也很有启发。为什么中国人对这种超大工程一点都不陌生?因为我们自古以来,在各个朝代,可能都有属于那个时候的超大工程,而且我们都知道是可以把它做成的。所以现在不管是基础设施的超大工程,还是产业的超大设计、未来的远景规划,你看我们都有中长期规划。为什么大家会去规划,同时会去做?因为我们觉得它是可以做成的,有这样的一种经验和自信。
我再问一下范老师,我们的文明、文化跟中国政治文明之间是一种怎样的互动关系?
范勇鹏:在欧洲有个背景,就是英法美这几个国家率先走上资本主义,它们管自己叫“文明世界”,这个“文明”的边界一直从莱茵河往东推,最后推到第聂伯河,所以今天他们看俄罗斯人就是蛮族。而德国莱茵河以东的这部分人为了反击,提出了“文化”这样一个概念。
其实在我们中国,“文明”和“文化”这两个概念分得没那么清。我们把什么叫文明呢?照临四方为明,就是能够给普天之下大家的共同生活提供一个繁荣的秩序,这就叫文明;在这文明之下,大家在不同的领域里精雕细刻,把非常精彩的东西呈现出来,它就变成了文化。
张维为:实际上,中国的政治文明,讲白了主要就是一整套制度安排。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治理中国这样一个“百国之和”的“文明型国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执政集团。怎么产生领导人?选贤任能,比方说汉朝有察举,隋朝开始有科举,今天有“选拔加选举”——这个制度也在完善之中,但就现在这水平,比美国光是靠选举还是要好太多。这一整套制度安排,是非常管用的、非常现代的政治文明,而它的源头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范勇鹏:我们这个文明,它有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就是有一个“中央处理器”;而文化,它是形散而神不散,在围绕着这样一个中心化的结构里边异彩纷呈,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呈现多元的成就。
我们今天经常讲“要追求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其实文化和文明之间确实是有很复杂的关系的,甚至会有一些悖论。比如你看我们历史上各个王朝在初期文明生命力特别勃发的时候,往往文化还比较粗糙;等到文化开始变得非常精致繁琐的时候,有时候可能恰恰遇到文明的生命力开始停滞。所以这两者之间是一个辩证的关系。
我们未来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弘扬这种蓬勃发展的、精致的文化,但同时我们也千万不要走历史的老路,满足于现状。文明和文化,我们都要保持一种蒸蒸日上的生命力。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低温黄色预警:湖北湖南等地气温较常年偏低7℃以上
2024-02-25 08:31 极端天气 -
黑龙江一高层建筑起火,官方:已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
2024-02-25 07:53 -
“本人直卖,省十多万中介费”!越来越多业主开始自己卖房了
2024-02-24 22:50 观网财经-房产 -
“大公司该来的都来了,接下来需要吸引中小外企到华投资”
2024-02-24 21:20 -
打破2017年纪录!太阳再次爆发最强X级耀斑,有何影响?
2024-02-24 21:00 -
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发生3.5级地震,全县暂未发现房屋倒塌及人员伤亡
2024-02-24 20:51 -
中原银行连续两任董事长被查
2024-02-24 16:55 廉政风暴 -
50多人共舞120米长龙 浦东三林老街热热闹闹迎元宵
2024-02-24 16:36 爱申活·暖心春 -
龙腾狮跃闹元宵 社区群文“自我造血”的背后
2024-02-24 16:33 爱申活·暖心春 -
元宵节“赏灯夜游”热度持续高涨 上海豫园将呈现史上首个数字人点灯
2024-02-24 16:16 爱申活·暖心春 -
汤圆+咖啡、汤圆+茶!元宵节将至,申城汤圆市场玩出新花样,龙年限定版卖爆了
2024-02-24 16:13 爱申活·暖心春 -
非遗民俗活动营造浓厚传统节日氛围,申城龙腾狮跃闹元宵
2024-02-24 16:09 爱申活·暖心春 -
各展身手闹元宵 这里的老年居民“打卡地”点亮乡村幸福生活
2024-02-24 16:06 爱申活·暖心春 -
南京:全面深入开展消防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
2024-02-24 16:04 安全生产 -
信息量巨大的《乾隆南巡图》
2024-02-24 16:03 爱申活·暖心春 -
文汇文艺评论丨走进古画,看看古人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2024-02-24 15:58 爱申活·暖心春 -
情暖元宵、为爱团圆,上海新人元宵佳节甜蜜领证
2024-02-24 15:55 爱申活·暖心春 -
元宵节上海:植物园升起浪漫“粉云” 樱花蓄势待开
2024-02-24 15:52 爱申活·暖心春 -
元宵为旅客送温暖,“抵达上海的第一杯咖啡”香飘虹桥火车站
2024-02-24 15:48 爱申活·暖心春 -
“积极主动加入救火”,两名牺牲者拟确认见义勇为
2024-02-24 15:32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