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答案年终秀】张维为:今天我们面临“两种世界之命运”
【编者按】 观察者网的“答案”年终秀自2019年以来,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舆论领袖、企业家、科普工作者等,为当代年轻观众带来学术与思想的盛宴。
2023年,是经历冲击后回升恢复的一年。中国和世界重新回到了高速连接与“双向奔赴”。在不稳定、不确定的重重疑云中,世界需要中国的答案,走向世界的中国也需要新的答案。
在2023“答案”年终秀上,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分享了自己对中国现代化的世界意义的一些思考。
张维为:
在这个辞旧迎新之际,非常高兴在观察者网的“答案”年终秀与大家欢聚一堂,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
十年前,也就是2014年,我做过一个演讲——《中国人,你要自信》。演讲视频制作完毕后准备在优酷发布,但发布的前一天,视频制作方反复斟酌,决定删去自己的名字,因为担心遭到围攻。这就是当时的舆论氛围,但我说了一个自己的判断:现在看视频的主要是年轻人,他们应该更加自信了。果然,这个演讲视频,虽是“三无”产品,播出后却好评如潮,当天就有上万条留言,总体十分积极,证明这个演讲切中了时弊——今天这个世界上,如果中国人不自信,谁还能自信?
后来,我们请一位做大数据研究的专家来观网一起探讨中国代际变化的趋势,他说大数据表明中国“90后”一代购物已经以国产品牌为主了。他还加了一句,“张老师,我估计90后会喜欢你的作品”,后来发现果真如此。
确实,中国的90后、95后、00后,可能是中国近代史以来最自信的一代、最鲜明的一代,用元旦期间“南方小土豆”的话,就是“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坦率地讲,我也感慨万千。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们的国门刚刚打开,外边的世界那么精彩,许多国人一下子失去了自信,一批“公知”趁机兴风作浪,在国内许多大学里鼓动“学潮”,质疑和否定中国的一切。
我当时很荣幸有机会给小平同志做翻译,他见外宾时多次谈到“学潮”。1987年1月,他会见一位外国领导人,主动说最近有些“娃娃”闹事——他把学生称为“娃娃”——但他说这不会影响中国的大局。他还说我们要重视对“娃娃”的引导,要注意“右”的问题,要处理“学潮”背后的黑手。
可以说,过去十来年,中国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娃娃”的觉醒。他们没有中国贫穷落后的记忆,他们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很多都出过国,往往比他们的父辈和老师更了解真实的外部世界。他们是完全平视西方的,甚至有点俯视。
与此相联的,是中国亲西方公知的影响力迅速走衰,这些公知也承认他们过去几十年对中国青年进行的所谓“启蒙”已经失败。十年前,美国驻华使馆随便发条微博,就可以造成影响全国的舆情,但今天美国使馆再发类似的微博,大概率成为翻车现场,国人的心态早已改变,西方模式走下了神坛,美国神话已经终结。
如果小平同志今天还健在的话,他一定会感到非常欣慰,他不会再说“娃娃”闹事,而会说“娃娃”懂事。娃娃懂事,娃娃觉醒,意义十分重大,它意味着中国稳住了,中国社会主义稳住了、站住了,西方话语再也忽悠不了绝大多数中国人,中国必将以更快的速度走向世界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军事舞台的中央。
回望过去一个多世纪,至少出现过两次“全球财富大转移”:一次是19世纪中叶开始,英国通过鸦片贸易和鸦片战争打败了中国,使中国人的财富大规模地流向英国、流向西方,英国因此而进入它的黄金时代,即“维多利亚时代”,欧洲因此而摆脱了大萧条,美国因此而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另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苏联被西方话语忽悠导致国家解体,苏联人民7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积累的财富被美西方洗劫一空,使西方获得了至少20年的财富狂欢。
苏联解体后,美西方再次聚焦中国,企图通过“颜色革命”等搞乱中国,实现第三次“全球财富大转移”。但这次他们碰壁了,他们没有想到被他们寄予厚望的中国互联网一代,居然成了中国最自信的一代、最平视西方的一代。他们甚至害怕了,他们不明白,花了这么多钱,渗透了这么多年,豢养了这么多人,好像都浪费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皇帝没有新装,就是没有新装,我们的“娃娃”看得很清楚。
这是一场来自于民间,特别是来自中国年轻一代的对于西方神话的思想突破,其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这就像一旦中国突破了西方的技术神话,西方长期享受的超额利润立马就被干成“白菜价”。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年轻一代今天的这场思想突破,正以摧枯拉朽之势,使长期困扰我们的“言必称希腊”日益成为笑话;今天,以中国人的眼光和标准来重新审视西方的政治话语、经济理论、历史叙事、学术标准、审美观念等等,日益成为我们的常态。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2008年美国爆发了祸害全球的金融海啸,重创美西方经济,美国百姓净资产消失了四分之一。此时美西方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一次财富大转移,他们把目标锁定在中东和中国。2010年末开始,美西方支持的“茉莉花革命”势如破竹,席卷整个中东,西方媒体像打了鸡血一样地欢呼“阿拉伯之春”的到来,并推动它蔓延至中国。在这一背景下,“历史终结论”的作者福山于2011年6月来到上海,就在离这个会场不远的地方,我们进行了那场“世纪之辩”。
福山从中东的动荡谈到中国也将发生自己的“阿拉伯之春”。当然,我给了他一点小小的“中国震撼”。我说:这不可能,不仅不可能,而且“阿拉伯之春”本身很快将变成“阿拉伯之冬”。后来,它果真变成了“阿拉伯之冬”,一个悲剧的腥风血雨的“阿拉伯之冬”。
我还告诉他,哪有什么“历史的终结”?too simple and naive, 而是“历史终结论”的终结。我还调侃了他崇尚的美式民主,我说“你这个制度设计呀,是前工业革命时期的,如果不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你们会选出比小布什还要糟糕的总统,美国的国运将一路走衰。”这不就是过去十几年发生的事情吗?当然,今年还要发生。在“阿拉伯之春”高歌猛进之际,自己给颜色革命的“学术导师”一记当头棒喝,感觉挺好,这就是一种自信。
特朗普(资料图/新华网)
“娃娃”的觉醒,还意味着中国的年轻一代精神上已经站立起来了,他们其实早已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冲向世界。今天,由中国年轻人推动的手游、短视频、国潮风、网络文学、动漫艺术、科幻作品、电竞游戏、流行音乐乃至爽剧,都异军突起,在世界各地受到热捧。我们的年轻人表现出巨大的文化自信,向全世界传递着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审美境界、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红黄蓝绿青橙紫,乃至政治主张。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年轻一代,以他们的眼界、三观和才华,正在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开启着一场源于中华文明并日益震撼这个世界的“文艺复兴”。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其深度、广度、厚度、强度、力度,整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闻。
- 原标题:张维为:中国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上海仍是跨国公司投资首选地,去年新增65家跨国公司总部
2024-01-23 09:37 -
2024年上海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
2024-01-23 09:36 -
“驻美台北经文处”代表鼓吹维持台海“现状”,我使馆驳斥
2024-01-23 09:22 台湾 -
《中国的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与实践》白皮书发布
2024-01-23 09:12 -
中办国办最新公布,上海浦东综改方案,深意何在?
2024-01-23 08:43 上海新高度 -
我学者首次大规模揭示小细胞肺癌蛋白组学图谱
2024-01-23 08:43 科技前沿 -
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议程
2024-01-23 08:36 上海两会 -
雨雪天气影响,浙江台州发生42车追尾事故
2024-01-23 07:44 极端天气 -
云南镇雄山体滑坡灾害已致11人遇难
2024-01-23 07:12 极端天气 -
新疆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已致3人受伤
2024-01-23 07:10 地震 -
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一次会议
2024-01-22 21:23 -
两部门紧急预拨5000万元
2024-01-22 21:13 极端天气 -
飞机发动机空中喷火,盘旋近2小时后返航,川航回应
2024-01-22 20:52 -
中办国办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
2024-01-22 18:38 -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 发布新修订的《军事立法工作条例》
2024-01-22 18:32 -
“唐山烧烤店打人案”保护伞马爱军被判12年
2024-01-22 18:24 依法治国 -
国家统计局:统计造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情节严重者开除党籍
2024-01-22 17:46 依法治国 -
55岁刘明胜重返国家电投
2024-01-22 17:32 -
多位明星参演电影涉影视投资诈骗案:包括郭富城、舒淇等
2024-01-22 16:18 -
平顶山煤矿事故致16人遇难,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
2024-01-22 16:12 安全生产
相关推荐 -
“特朗普都把乌克兰端上桌了,不排除拿欧盟当甜点” 评论 33中国大陆升至最大市场,阿斯麦宣布新动作 评论 75转身示好?“欧方撤销一项对华限制” 评论 175王毅五问美国 评论 199外交主题记者会,王毅答中外记者提问 评论 18最新闻 Hot
-
“特朗普都把乌克兰端上桌了,不排除拿欧盟当甜点”
-
欧盟26国领导人发声明,除了他
-
中国大陆升至最大市场,阿斯麦宣布新动作
-
“下一个颠覆者,也可能来自中国”
-
欧洲担忧:等4年后,也“没救”
-
全美都在猜,特朗普:Just do it
-
右翼团体要求删去“南京大屠杀”表述,长崎这么回
-
石破茂:特朗普,话不能这么说…
-
能源设施遭空袭后,他呼吁空中、海上停火
-
加拿大人愤怒,意外一幕出现了…
-
就对华关系,俄最新表态
-
被喷了他也只能认,乌克兰征兵到底有多乱?
-
旁听特朗普国会演讲后,民主党议员次日凌晨去世
-
法国最大强奸案受害者女儿上诉父亲:我也是受害者
-
转身示好?“欧方撤销一项对华限制”
-
全国超1/10县级行政单位“隐债”清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