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07期:从华为的“遥遥领先”谈起
最后更新: 2024-05-09 02:25:06现场提问
观众:刚才听两位老师讲述西方如何对我们的技术进行层层围堵,以及我们如何实现突围,很受鼓舞。想请教两位老师,我们除了自身攻坚之外,还可以通过国际间合作获得哪一些重大的科研突破和成果?
张维为:实际上华为本身是高度国际化的。华为是个很精彩的公司,如果你去参访的话,它一定是让你先看它的食堂,它的食堂食物之丰富,仿佛世界美食都在那里——任正非有一整套自己的治理理念,包括管住你的胃就能留住人才。
另外,华为在世界主要国家都有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研究所等。我们到莫斯科和华为的员工住在一个酒店,天天聊天,到南非也碰到他们,到哪都有他们的研究机构。它从全世界吸引人才参与研发。任正非自己讲过一个例子,5G这个技术,他们最早看到的突破点来自于土耳其的一位数学家发表的论文,他们觉得很有价值,然后华为把它做成一个有实用价值的5G标准,然后给他重奖。这是一个经典例子。
任正非向埃达尔·阿勒坎教授颁奖,以致敬其为人类通信事业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汪涛:我觉得有必要区分一下,原来在国际合作中,学术合作相对会比较明确一些。我这里有些数据:我们于2018年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的论文,其中是国际合作的大概占26.5%;2021年这比例升到24.4%,其中有65%的论文第一作者是中国人。
学术合作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一旦涉及到产品、技术,就会不一样,比如这里面产权归谁?谁来做?我们其实很希望合作,经济性也更好。比如原来是别人给我们OEM(代加工),也就是最早它提供产品,贴我们中国的牌;后来是我们生产,贴它的牌,再销售到国外,变成我们给他们提供OEM的产品。其中区分一定要非常清晰,就是产品产权归谁。
我在美国硅谷做了7年多的天使投资,美国的那些创新企业,很多采用的模式往往是:产品的研究设计在美国,有很多已经把它的研发机构放到中国了,还有一些是把产品设计做完,但生产都交到中国。所以不要认为“你看人家那个是美国的什么技术”,其实美国近一、二十年的创新技术几乎都是跟中国同步在做的。所以美国的很多东西,表面看起来是它的,其实这些技术我们都有。
主持人:不研究这个领域可能不知道,这里面国际间的合作始终在开展。同时,现在追求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链的完全自主,跟进行国际合作,两者完全不矛盾,这两件事情可以并行不悖。
汪涛:西方宣传市场经济,事实上这是一个伪命题,它本身是为了限制市场自由才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我们其实很希望真的是完全自由地放开,那我们做我们擅长的,他做他擅长的。
观众:华为作为中国第一波走向海外的中国科技企业,已在海外开拓20余年。对于其他中国企业,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
张维为:我们在国外碰到不少华为的员工,有高层管理的,也有普通的员工。华为在国外的布局非常明确,基本上都是长期主义。它把市场研究透以后,立志于在那长期扎根。比方华为在俄罗斯大概有4、5年一点都不赚钱,还亏钱,没有合同,被人家看不起,但它慢慢建立自己的口碑和市场,现在绝对是一块响当当的牌子。
华为的做法也非常明确。因为不时受到西方制裁,它就“农村包围城市”,结果发现亚非拉的市场本身也非常大,而且那边也有不少优秀的科技人员,很多在欧美受过教育,回到他们自己的国家,然后帮华为做事情,最后发觉你在“农村”做大之后,西方也不得不承认你。
我这次去南非,碰到我们中国银行在那的代表。他说他们刚到南非的时候,当地一些银行看不起中国银行,他就(与当地银行)说:“从全球看,我们是大银行,你们是小银行,但我们可以一起合作,你们了解当地市场,但我们资金比你们雄厚,我们可以合作共赢。”就是这样一种姿态,你怎么表述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一定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今天中国的国力不一样了,我们多数出去的企业也不一样了。
汪涛:这个问题很现实,走出去的国际化的企业越来越多了,我本人也做了20多年的海外市场,希望能够有一些分享。
第一,对于国际市场,一定要抱着一种研究型心态。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差异,所以你到一个国家以后,一定要对这个国家充分地了解。我20多年前是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写几十万字的调查报告,分析它的各个方面,包括这个地方的文化、法律环境,它招标、采购的模式,以及各种各样的习惯、商业文化,这些都会对你的发展产生影响。
我们中国的企业有一个习惯,就是先干了再说,在干中学习。当然这也是一种模式,但是有一些在海外不要轻易这么去干,因为它造成的损失会非常惨重。
第二,所谓国际化实际上就是本地化。我们其实也可以看看国外公司在中国是怎么做的。
在海外市场,就尽可能地用本地伙伴或者招本地员工,因为你去谈生意、见客户,毕竟顶着一张中国人的面孔,这会很难的。这是一个本地化的建设,涉及跨文化管理等方面。现在再谈这个问题,应该说比我们几十年前刚开始国际化的时候要好多了。有很多做海外市场的人员,你直接用这些成熟的人才,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主持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华为真的是非常好的教科书,你看它坚持长期主义,在那么多地方办厂,用大量的当地的工人和技术人员。
汪涛:别人交过很多学费,你就没必要再交了。
主持人:你只要去看看华为宝典就可以了。
汪涛:对,是这样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陷入“40万买院士”争议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今年都颁给了谁?
2024-05-08 22:03 -
习近平:中塞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徐徐展现
2024-05-08 18:33 观察者头条 -
为防攀比,学校拟统购600元一双的运动鞋?校方回应
2024-05-08 17:06 -
福建舰首次航行试验现场视频来了!
2024-05-08 15:53 中国海军 -
年轻干部妄想赌球“一夜暴富”,巡视期间仍顶风作案
2024-05-08 13:40 廉政风暴 -
近月“第一脚刹车”!嫦娥六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2024-05-08 10:20 航空航天 -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今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4-05-08 10:10 钓鱼岛持久战 -
广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秀隆被逮捕
2024-05-08 10:06 依法治国 -
“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
2024-05-08 08:51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国新型储能开启“黄金赛道”,直接推动超千亿元投资
2024-05-08 07:56 能源战略 -
有自媒体账号仿冒国安与粉丝互动,国家安全部提醒
2024-05-08 07:12 国家安全 -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法巡查
2024-05-07 22:34 两岸关系 -
警方通报:无业男子发表“辱华”言论并编造公职人员身份,已刑拘
2024-05-07 22:29 依法治国 -
云南镇雄致2死21伤案嫌犯已落网:被抓时手中还拿着矿泉水面包
2024-05-07 21:21 依法治国 -
中国央行连续第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2024-05-07 20:42 观网财经-金融 -
全球首次!中国团队利用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愈糖尿病患者
2024-05-07 18:05 -
云南镇雄警方通报医院持刀行凶案:2死21伤,嫌犯为一村民
2024-05-07 17:28 -
中国联通原总经理李国华一审被判16年
2024-05-07 17:25 廉政风暴 -
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局长凌成兴被逮捕
2024-05-07 17:15 廉政风暴 -
云南镇雄发生一起恶性伤人事件,初步了解逾10人伤亡
2024-05-07 14:19
相关推荐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49“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12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42“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2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又一顶尖化学家,从日本回中国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朗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