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32期:科学革命的密码
最后更新: 2022-02-15 09:42:01没有一种和中国对等体量和科技程度的国家,和我们随时处于一种竞争状态,所以火药的社会需求是不存在的。当然中国有大量的提高生产力的需求,应对天灾、自然灾害的需求,那么这些需求也推动了中国的科技发展,因此才有李冰父子建都江堰,这么先进的工程在没有实现大一统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其它的需求也可以推动科技的创新,科技的出现,但是,战争需求是其中的一种。
张维为:新中国历史也是这样的,抗美援朝,朝鲜战争刺激了我们必须有“两弹一星”美国伊拉克战争,炸南斯拉夫使馆,极大地刺激我们的国防产业的迅速发展,所以这二十来年,我们国防产业发展最快、最好的二十来年,所以背后也是强大的需求。
北斗系统中“三”的奥秘。来源:知乎
文一:而且我们的北斗系统都起来了。当然了,这些都还是技术,还不是科学理论。欧洲科学理论的建立,也是因为技术长期的刺激,为了搞清楚这些技术背后的原理,因此造成了国家力量对科学家团体的扶持和资助。最后会提出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反过来又服务于军事和商业。
主持人:大家可能很难理解欧洲的这种战争需求到底有多大?你看我们的朝代更迭,一个王朝建立了之后,能和平上好几百年,跟欧洲几十年里头要打无数场仗,而且不打今天马上就要灭国,那种是完全不一样的。
文一:中国历史上虽然有农民战争产生的战争需求,但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像威尼斯、米兰之间战争竞争还是不一样的。但是中国今天遇到了和中国同等体量,文明程度、科技方面是相差不多的竞争——美国,因此今天大量激发了中国对科技人才的投入和重视。
主持人:对,就是我们讲需求的时候,并不是说这个需求就一定是战争需求,它也有可能是一种竞争的需求,只不过我们在分析中世纪欧洲的时候,它是以战争需求表现出来,需求足够大的时候,确实会引发进步。
张维为:罗素这个人非常值得研究,他就是一次大战之后到中国来,他来了上海、北京、长沙,当时中国知识界极不自信,中国人讲我们什么都不行,一定要全部照搬西方的,后来他说千万不要,西方文化是有战争的基因,非常之不好。他说中国重视和平,这个是非常好的文化。罗素说,总有一天,当中华民族或者中国人能够有足够的自卫能力的时候,你们的和平文化能为世界做出巨大的贡献。
主持人:罗素对西方的最大的弊端看得非常透彻,就是他们有战争基因,在和平的时候,它就体现为向外的扩张和攫取资源。
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致力于哲学的大众化、普及化。曾在剑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他写了许多著作,其中包括经典著作《西方哲学史》。来源:维基百科
【观众二】:两位老师好,主持人好。刚才两位老师有一个提到了说欧洲有一个“战争-商业循环加速器”模式,这种加速器模式的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它是否跟欧洲同东方进行直接贸易的这个需求有关?谢谢。
文一:自从文艺复兴成为这个“火药桶”后,进入春秋战国时代,打仗要烧钱,那钱从哪里来?最后所有的欧洲国家走上重商主义道路,就是要捞钱,而且这个捞钱不只是在自己人身上捞,要到国外去捞。
荷兰东印度公司CEO讲,要用战争来开拓市场,然后用商业和市场赚得的利润来支付战争。因此在这样一种循环加速器下,这个雪球才越滚越大。
主持人:“加速器”一旦开始加速了之后,它还不光是国家意志的事,个人也有需求,资本家也想挣钱,所有人的目标意图形成了一种合力。
张维为:我们在这个节目里讲过,美国过去240多年,除了16年没有打仗,剩下200多年一直在打仗,美国现在走火入魔,就带来巨大的问题。最近我做了一个小小的研究,一比较就出来了。
美国阿富汗战争烧掉是2.3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2.3万亿美元,如果这个钱不是花在战争上,那美国所有的大学生都免费念大学,现在4000多万美国学生是负债,都有大学贷款,要还十几年、二十几年。
习主席主政以来,扶贫工程把最后的将近一亿人全部脱贫了,我们花了多少资金?各级政府的投入加在一起,折成美元是2500亿美元,也就是2.3万亿美元将近的十分之一,我们就能做到一亿人的脱贫。
坦率地讲,按照中国模式做的话,用这2.3万亿美元可以使全世界都脱贫,但只是理论推演,实际上是很难做的,美国的钱却是服务于战争,结果是拖累了美国自己。
主持人:2.3万亿最后是进了谁的口袋?
张维为:全是六家最大的军工企业。
文一:而且这个同学还提到另外一个问题,欧洲实际上是后发国家,它以前很落后的,马克思都说他们住在山洞里,他们老把古希腊扯出来,是想说明他们祖上曾经辉煌过。但实际上,欧洲非常落后,非常原始。
因此,欧洲作为一个经济体,即使从纯经济学的角度要发展,它一定要和最发达的经济体建立联系。然后形成一个巨大的“势能”,有了这种“势能”,哪怕民间是做一些两头在外、转口贸易都能赚钱,而这恰好是当年欧洲的状况。
落后的欧洲要靠一种外部的力量来提升自己,就是要和中国建立联系做生意,把中国的产品源源不断地买回去,再倒手买卖,再赚钱,这是荷兰“海上马车夫”就是这样出现的,是通过这个过程慢慢进行产业升级。
【观众三】:两位老师好,主持人好。我叫殷宇佳,对于科学革命来说,以前战争是主要的驱动力,那未来的科学革命,如果不是战争驱动力,那还有什么驱动力是可以使我们更加发展我们的科学?因为我相信大家都是希望可以和平发展嘛。
张维为:华为“五大军团”的例子就是中国社会五个最主要的需求,比方说智能高速公路、海港码头,方方面面跟华为的技术一接轨,需求非常巨大的。
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华为“五大军团”成立大会。来源:新浪
中国大的旗帜就是习主席讲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这当中有很多需求都是可以创造出来的。同时在国防领域内需求也非常大,因为有个美国在威胁我们。
文一:我发现很多网友也讲到,像中华文明这么大的体量,因为错过了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但是现在经济上来了,有了经济基础,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说如果中华文明要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更大的贡献,我们可以定一个更加远大的目标,就是星辰大海。有了星辰大海的需求,就会刺激很多科学家的产生。
张维为:恩格斯有句话很有名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主持人:所以刚才这位朋友问,中国未来我们的技术发展的需求,我们的应用场景就非常的丰富,会催生很多技术的诞生。一位英国学者写的《科学创新的起源》,他就历数了从古到今所有的科学创造发明,最后就发现说这些创新一来的时候,并不是马上就能发挥作用,得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应用场景的出现。
他举了一个例子,我印象很深,人们生活当中常用的拉杆箱,在当年发明者发明出来的时候,都受到了很多人的嘲笑,因为他说这个拉杆箱可以用到机场,可以方便我们托运行李,人家说根本不必要,因为那个时候机场都有行李小工,根本没有人需要有一个带轮子的箱子。但后来随着可能人力资源越来越紧张,人力成本越来越贵了之后,拉杆箱才派上了用场。所以应用场景、周边条件很重要,这个是中国很大的强项。
张维为:我最近跟老外交流举过一个例子,为什么中国互联网应用、微信革命比西方发达很多很多,以为中国人有需求。中国人作为一个大国,有这么多的人口,协商民主在我们的基因里,遇事情都要拉群商量。
老外全一个人,拉什么群,你要征得我同意,别拉群,对不对?所以需求不一样,西方确实望尘莫及,这个需求比它大多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沈玉萌 
-
美国关闭驻基辅大使馆
2022-02-15 08:57 乌克兰之殇 -
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将于4月7日正式生效
2022-02-15 08:56 中国外交 -
美国新增确诊16万例、死亡2633例
2022-02-15 08:14 美国一梦 -
运送救援物资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抵达汤加
2022-02-15 08:05 -
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就国防武官互访达成一致
2022-02-14 22:58 -
印度外长指责中国应为边境冲突负责,外交部回应
2022-02-14 22:42 龙象之间 -
要全撤了?美媒:美方工作人员48小时内将从基辅撤出
2022-02-14 22:34 乌克兰之殇 -
“若特朗普还纠结2020年大选,会害了自己与共和党”
2022-02-14 21:40 特朗普 -
瓦利耶娃获准继续参赛,但情况似乎更复杂了
2022-02-14 21:28 北京冬奥会 -
印外长替澳大利亚叫屈,含沙射影控诉中国…
2022-02-14 20:39 龙象之间 -
紧张时刻,德总理朔尔茨飞赴乌克兰
2022-02-14 19:26 乌克兰之殇 -
因参与抗议,加拿大2名特种部队成员被查
2022-02-14 19:13 -
日增5万例成常态,韩媒质疑政府已“躺平”
2022-02-14 18:2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加边境大桥堵塞结束,但渥太华的“自由车队”不愿让步
2022-02-14 17:58 -
塞尔维亚建议本国公民暂离乌克兰
2022-02-14 17:47 乌克兰之殇 -
借口国家安全,印度再禁54个中国APP
2022-02-14 17:28 龙象之间 -
美媒又炒作“军事基地”:本周将游说赤几拒绝中国
2022-02-14 17:18 美国一梦 -
乌外交部:乌驻英大使有关“放弃加入北约”的采访被“断章取义”
2022-02-14 17:07 乌克兰之殇 -
朴槿惠养老别墅每日引千人打卡,当地出动警车疏导交通
2022-02-14 16:55 三八线之南 -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驳回上诉,俄奥花滑名将瓦利耶娃可继续参赛
2022-02-14 16:45 北京冬奥会
相关推荐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45“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71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2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5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2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