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85集:五年规划的力量
最后更新: 2021-01-03 10:18:00时间有限,水平也有限,难免挂一漏万,我愿意和大家再分享一下总纲领,就是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地推到新阶段,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两位的演讲,让我们对“五年规划”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其实我们还是有一些关于“五年规划”的好奇。一个新的“五年规划”是在上一轮“五年规划”大概进行到什么阶段时开始讨论的?
唐毅南:“五年规划”一般会有一个中期的评估,根据这个评估,我们会做一些本次五年计划未来完成的预期,以及会开始形成一些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初步构想。
张维为:大致上在新的“五年规划”之前的一年半,我们就开始做准备了。会有大量的调研,然后初稿等就会开始做。中共中央提出建议是在前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像今年就是3月份。中央在这时成立“五年规划”编撰小组,习主席本人是组长。然后就开始认真地跟各界人士进行磋商。光习主席召开的座谈会就有7场,这次还有网络联系等方式。最后就是我称之为“民主集中制”的机制进行决策。
在执行层面,我们两会上每次涉及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每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会检视这一年度情况怎么样,思考下一年度该怎么样安排,所以它的执行机制是一整套的制度安排。
主持人:对。您也说了,每次在“五年规划”制定之前,我们会进行大规模的调研,这一次在“十四五”规划拿出来之前,大家都看到调研一场接一场。以往的调研就是这么大规模吗?
张维为:这是一直有的。我自己没有参加过“五年规划”的编撰,这主要是发改委牵头做的,但是我80年代中期在外交部做翻译的时候,有幸接触很多做五年计划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比如姚依林副总理、张劲夫国务委员、陈慕华国务委员、以及当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第一任主任马洪等,所以或多或少了解一点。这些高级干部的特点是数字都在脑子里,他们对大致情况有一个宏观把握,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他们长期做这些规划,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数。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今天。你看朱镕基总理也是这样。西方官员做不到这一点。
主持人:所以,“五年规划”既来自于平时对一些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关注,也来自于一些特定阶段集中性的、专门的调研,是这样吗?
唐毅南:草案和决议案也体现了科学性和实事求是。在草案形成之前,各方参与者对于自己在规划里面的地位和作用可能心里也不太有数。我们的规划是全面性的,涵盖方方面面。到最后,我们还会大规模地再看一下有什么反馈,询问被调研的各位是不是觉得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调整,这样就力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
张维为:对。西方国家读不懂中国跟他们意识形态僵化有关。他们以为我们的决策都是最高领导人拍拍脑袋就做决定,但事实恰恰相反。比如要加入WTO时,谈判怎么进行、规划怎么做等每一个话题都涉及到很多技术性问题,涉及到条例我们能不能接受、如果接受要进行怎么样的改革、改革要承担多少代价。这些都会问计于民、问计于专家。经过民主集中制的几次反复讨论之后,产生的效果就比较好,所以说我们的决策质量要比西方政府高很多很多。你看美国每年1月的那个什么国情咨文,再看我们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知道是没法比的,美国的那个只是一个政治演讲而已。
主持人:对。所以我说“五年规划”已经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个部分,每一个“五年规划”都会对当下发展的一些新的点做出回应,比如“十四五”规划里面就把创新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每一次的规划重点都不一样,都要根据当时发展的情况来定。
张维为:过去讲追赶,现在是创新。创新实际上就意味着我可以是弯道创新,可能换道创新,可能是引领创新,这是更高的一个层次了。
唐毅南:中国一贯以来为什么能做成这么多大事?这是有基本的科学原理的。在《系统科学》这本书里我看到一句话,就是复杂系统很难去还原,但是我们有系统科学的一招叫定性分析、定量检验,用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此我们也制定了一些计划和目标。这些计划和目标是不是科学、是不是可执行?我们有两个法宝,第一个就是群众路线,刚才张老师已经讲了;第二个就是用实践来检验,最终能够使这个系统有效运行。这样就保证我们的“五年规划”既科学又可执行,而且非常长远。
张维为:另外我补充一点,“五年规划”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一批高质量的干部队伍。我留意过小平同志对他人的评价。他讲的“这个人脑子里有自己的东西”是很高的一个评价,说明这个人不是人云亦云。
主持人:就是要有原创性的东西。
张维为:对。你看我们干部的历练也是的。特别在省委书记、省长这一级,懂经济的比例比较高,这也是我们整个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主持人:对。懂金融,懂科技,懂非常重要的突破性领域。另外,我们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干”。我们在观察“五年规划”的时候会发现,虽然它五年、五年这样地往前推进迭代,但是这个规划不是说一会儿摆到这儿,一会儿摆到那儿,而仍是在一个轨道里运行。所以很好奇,我们做“五年规划”的时候,怎么保证它的连贯性?
张维为:我个人认为,首先,我们的执政理念非常明确地以人民为中心,过去叫让人民满意。所以毛主席也好,邓小平也好,习主席也好,一上来都有中长期的三十年、五十年、七十年的目标。有这个之后,再把它分解,接着就是“功成不必在我”,必须一届一届往下干。我觉得这是我们很好的一个政治传统,非常之重要。
浦东是个经典的案例。1990年的蓝图,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上,可以说是一张绘到底。上海市政府应该换了有六七届了,但还是在做。会有一些改动,就是进一步的提升,但是整个基础就是原来的规划。
唐毅南:我补充一下刚才张老师讲的。我们这个蓝图不但是一张绘到底,它还是活的。创新是有不确定性的,所以在讲到科学和科技创新的时候,我们没有对它的成效和时间节点做非常硬性和明确的规定。所以它就变成一张活的蓝图,会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目标的不同而变化。
张维为:对。从“浦东2035”里边能看出来,这个规划相当超前。以“5G+AI”为例,我们会搞一个生态园区,里面有华为的5G研究中心、上汽的人工智能汽车研发中心等,这会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会产生什么结果不用说得很具体,只是指示性的,可能是大概这样,大概那样,这样就会形成新的规划,跟过去那个苏联式的五年计划完全不一样了。
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7-2035)中的空间结构规划图(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主持人:对。当这些企业在一起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时候,本身就是有生命的。
张维为:对。它会产生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东西。
主持人:回到一开始的“五年计划”概念,我们当时还向苏联取经。但后来我们也知道,苏联快崩溃解体的时候,它事实上整个经济体制已经非常僵化。但我们学来“五年规划”以后,至今还非常有生命力。所以我想问,这个生命力怎么去保持?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张维为:坦率说,我们是可以给世界其他国家传授这方面经验的。即使在历史上,包括过去我们实行计划经济的时候,我们的机制也比苏联稍微灵活一点。因为苏联全是国企,而且往往是大型国企。另外,苏联的生产方式是这样的:汽车轮胎可能都在哈萨克斯坦,发动机都在乌克兰。所以苏联解体是毁灭性的。如果纯粹看GDP,它的跌幅比“二次大战”都多,因为它整个经济链条一断以后,各个地方都独立了。中国不一样,即使在计划经济的时候,中国有国有经济,也有集体经济,后者经济灵活性大一点。另外中国地域复杂,所以即使在计划经济最严格的时代,中国的民间活力也比苏联要多。
- 原标题:五年规划的力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徐俊 
-
雄安新区试行居住证和积分落户制度,权威解读来了
2021-01-03 10:11 雄安新区 -
下个月,天问一号将进入环火轨道!
2021-01-03 09:09 航空航天 -
广东从1例英国输入病例中发现B.1.1.7突变株
2021-01-03 08:4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北京新增1例本地确诊 系8月大女婴
2021-01-03 08: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家卫健委:新增24例,其中本土8例
2021-01-03 08:2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港府预计2月启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2021-01-03 08:0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2021年,我们要有“三种牛”精神
2021-01-03 08:05 -
2021年是个什么年?
2021-01-03 08:02 -
十提“我们”——习主席新年贺词与你我共情
2021-01-03 07:59 -
黑龙江黑河市区公交车、出租车停运
2021-01-03 07:3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黑龙江黑河新增4例本土确诊病例
2021-01-03 07:3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增确诊26.5万例、死亡2290例
2021-01-03 07:3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CTR年终特稿:疫情重压下奋力撑起的中国主流媒体
2021-01-02 22:1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2021年新年贺词,习近平提到这些人和事
2021-01-02 21:21 -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 发布新修订的《军队装备条例》
2021-01-02 21:17 -
热解读丨牛年将至,听习近平讲“三牛”精神
2021-01-02 19:31 -
春节为什么不能像国庆一样流动?
2021-01-02 19:0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时政微纪录丨2020我们一起走过
2021-01-02 17:58
相关推荐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54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5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06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2最新闻 Hot
-
挪威发布国家安全战略:美国不可靠,需要跟欧洲抱团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