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53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
主持人:美国强的地方,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看到,但是它在制度方面的困境,现在遇到的掣肘,我们也很明确的看到。当一个国家可以把内外都处理得非常好,对人民来说是最大的福祉。刚才我们也在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多重挑战,新兴大国、守成大国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挑战,处理好它非常的重要。另外,您也提到了一重挑战,就是新工业革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它带来的新陈代谢,激烈程度恐怕是前所未有。所以同样的话题,我们接下来要连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副院长金灿荣教授。您好,金教授。
金灿荣:你好,维为兄好,李波兄好。
主持人:刚才在讨论新工业革命对我们带来的挑战。我们知道像5G,人工智能,中国表现还不错,在国际上也可以说进入第一阵营。但是这个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有的是技术竞争,有的是一种打压,在您看来,各种压力之下,我们能比到最后吗?
金灿荣:现在最新的情况,就是我们人类正在走向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次跟以前不同,就是中国也是参与者,也有机会。
第四次工业革命到底指什么?美国的科学界、产业界认为,真正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如下五个方向开展,第一是石墨烯,新的工业材料,石墨烯以后会彻底取代现在我们离不开的硅,会产生崭新的技术工艺和产品,第二是基因工程。第三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其实是为人工智能服务的,AI也是人工智能的一个表现,机器人也是,所以人工智能是一个大概念。第四个是量子科学,第五个是核聚变,这5个是未来工业革命真正的方向。目前的态势大概是这样的,美国由于过去的积累很好,所以在五大领域都属于第一梯队,但出人意料的是,咱们中国表现不俗,属于1.5梯队,后面才轮得上欧洲和日本。所以未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应该还是在中美之间展开全面竞争。美国有它的优势,创新能力非常强,从数据来讲,过去三十年世界上最好的高科技,大概一半多都是美国人提供的,这是事实,我们必须得服。
但是美国有弱点,就是产业体系已经不完整了,我的研究是大概有40%的工业永远离开了美国。最近纽约州州长科莫抱怨,强大的发达国家,怎么连口罩都造不出来,这就是事实。因为它是资本主导,利润不够,就不要了,所以有40%的工业,就不要了。那么一旦一个国家工业链条有了缺陷,它的整体效益是下降的,所以就产生一个结果,实验室技术很好,但做不成产品。然后从市场角度来讲,一个创新产品有没有价值,其实不是科学家决定的,是市场决定的。所以我有时候跟学生开玩笑,一项技术创新如果得到二十个科学院院士的点赞,其实不重要,关键是这个技术最后变成产品,得到上海大妈的点赞,这就成功了;上海大妈是非常挑剔的,如果大妈说,这个东西很好,它的市场就成功了。
这就是美国的根本缺陷,它确实有好技术,我不否认,但是在产品化和市场化方面,它不行。咱们中国厉害在哪呢?工业体系太完整了,而且学习能力极强,看到什么都可以给你造出来。最后就出现这么一个情况,我们真的可以经常把西方的高科技产品做成市场都能接受的白菜价产品,这个能力我们世界第一。所以双方各有优势,他们创新强,我们是产品市场化、产业化能力强。
主持人:金教授的观点,两位怎么看?
李波:我同意金教授的这个看法,中国在竞争中的优势,是我们在几个领域的布局跟美国相差不远。现在美国和欧洲有一种言论,就是技术上要脱钩,中国人学得太快了。所以也许这次疫情之后,美国会进一步收紧中国孩子、中国科学家在美国的访问学习等签证政策。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们也不用惧怕,我们自己已经有很大的市场和技术储备了。
张维为:另外,我们现在资金是充沛的,照人均算,投入科研的程度已经超过欧盟,很快要超过美国,这是保障。但是现在关键技术上,西方给我们卡脖子,美国这个下三滥的做法,就是不让华为生产手机都不行。
李波:我再补充一个情况,芯片是卡脖子的,对华为卡得很厉害。所以中国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芯片本身技术也在发展,现在已经到了瓶颈阶段。现在英特尔的技术已经维持不下去了,韩国在新技术路径上,其实跟美国人齐头并进,甚至更甚一筹,那么我跟韩国最领先的技术进行合作,绕开这种卡脖子,是吧?
张维为:这会形成产业链的重组,所以美国最终会认识到,它现在对华为这样做是非常失败的。而且经过这疫情之后,全球化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可能就是区域全球化,像亚洲地区,包括中日韩加东盟,1+10、3+10,这个整合现在已经很强了,今后还会进一步加强。很多东西不一定从美国和欧洲过来,而是在亚洲区域内进一步整合。
主持人:可能大家会意识到产业链布局太长,也有问题。或许布局在自己周围,或者是比较附近的区域里面,是比较好的。但眼下有一个问题,就是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压力和挑战。4月8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开会,总书记就说,新冠疫情在国际上蔓延,对整个世界经济的下行压力就加大,同时,不稳定的、不确定的因素会显著增多。这些压力我们能体会到,可能其他国家相关产业也都会体会到。前段时间因为工作关系,我采访了两位长三角的企业家代表,一个是转椅企业,还有一位是做纺织服装的,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来自欧美的订单大量撤单、流失,导致他们不得不寻求替代品,比如说服装产业,去做口罩,同时拼命开拓国内市场。想问一下两位,这对现在变局当中的变,会不会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张维为:我有这么几个看法,一个就是一切在于国际比较,现在最大的优势是中国是世界最安全的地方,生命最安全的地方,这本身已经不得了了。为什么现在机票一票难求,票价几倍往上涨?第二,1989年,西方对中国制裁的时候,邓小平讲了两个字,“守拙”,这很重要,就是保住本,保住基本盘,这个是要动脑筋、动智慧的,中国人有这个智慧的,通过各种方法,这个盘子能保多少保多少。然后呢,我老讲一个观点,文明型国家,其实中国自己就是一个世界,14亿人,比西方人加在一起还要多,自己就是一个世界,所以这个市场开发无穷无尽。要尝试新的方法,特别通过互联网。
李波:我搞经济做过调研,从外贸转内贸,很困难,一个是品牌没有知名度,打品牌要花钱的。现在好了,明星带货,网红做品牌;再一个资金怎么给,如果我们国家政府再能把网上银行、网上金融这些平台用好,不是简单把钱给了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最后又放不出去,而是通过真正的创新,把钱撒到这些有需要的外贸企业,让他们雇佣工人。我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软件外包企业遇到很大困难,王岐山副总理那时召集开会,每一个企业,如果招大学生,6个月之内,政府给4500块钱补贴,那企业都愿意用大学生。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外贸企业转成内贸,大概需要6到8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而到那时他们挣的钱更多,比外贸还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2日全国接待国内游客超3千万 旅游收入约128亿
2020-05-03 07:33 中国经济 -
山西新增本地1例:持绿码自鄂返晋后确诊
2020-05-03 07:0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这次押解嫌疑人,93人被隔离
2020-05-02 22:2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香港五一假期:首日内地旅客仅119人次,去年为50万
2020-05-02 21:39 香港 -
往返珠澳的两个口岸明起恢复通关
2020-05-02 20:3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致敬!劳动者的十二时辰
2020-05-02 19:19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 汗水的味道——记录奋战在复工复产一线的劳动者
2020-05-02 19:15 -
微视频丨奋斗底色
2020-05-02 19:07 -
今起全国所有省份应急响应级别均为二级或以下
2020-05-02 17: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香港某些政客蛊惑‘有案底的人生更精彩’,你们的孩子在哪”
2020-05-02 16:06 香港 -
河北廊坊:首都周边城镇,大专以上学历等人才租房也可落户
2020-05-02 15:34 -
石正丽驳斥“叛逃”谣言
2020-05-02 15:16 网络谣言 -
推进国际抗疫合作,习主席这样介绍中方努力
2020-05-02 15:0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人民日报和音:为世界经济注入宝贵信心和动力
2020-05-02 15:04 中国经济 -
时政微视频丨为了承诺如期实现
2020-05-02 14:57 扶贫攻坚战 -
湖北鼓励职工周五下午与双休日外出旅游
2020-05-02 14:5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张家界旅游集团前董事长坠桥身亡
2020-05-02 14:04 -
北京延庆,又出这种事!
2020-05-02 13:27 医患关系 -
在新闻联播中“消失”3个多月,康辉现身
2020-05-02 13:17 -
劳动者图鉴
2020-05-02 11:56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