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44期:全面小康,14亿人的成功
最后更新: 2020-01-25 14:49:53问答环节
Q1:全面小康,“全面”一词讲的是全方位所有方面。但到2020年初还有5%的人口处于贫困县,脱贫也仅仅是温饱。全面小康是不是还得往后顺延几年?
张维为:我估计你这个数字不是十分准确,我们现在最新的统计数据是还没有脱离极端贫困的大概有600万人。2020年我们要解决这最后600万人的脱贫。
如果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这不是简单的温饱了,这是小康了。我走了很多很多发展中国家,70多个,一切都在与国际比较。我们的指标非常具体,最简单的,对于一个农户来讲,现在有个要求,就是他住的房子必须是水泥地,不能是土地。在印度孟买都做不到这个,我去孟买的贫民窟考察过,那里有50%的人口,全是泥土。
这就是我们的进步,我们要实事求是,肯定我们巨大的进步。
王绍光:全面小康的意思,我想大家的理解上有点偏差,其实无非就是让所有的人都摆脱绝对贫困,讲的不是相对贫困,这大概是2020年要实现的一个基本目标。
那么2020年以后,我相信中国政府一定会出台新的贫困标准。这个贫困标准可能是一个相对的贫困标准,也就是说相对于其他的人群——所谓的中产阶级、上等阶级,有一群人实际上还是需要帮助的。
所以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不是终点,是一个新的起点,这个起点会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所有人来共享改革开放的成就。
Q2:在未来,人工智能取代一些劳动力岗位是一个趋势,我们如何避免因为这些劳动岗位的替代而导致的失业,并进一步发挥我们人口大国的劳动资源优势?
张维为:这个问题上现在我们民间讨论的也蛮多的,万一人工智能以后不需要这么多就业了怎么办?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的是一方面一部分产业消失了,但另外又产生很多新的产业。还有业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老讲这个例子,就是随着网络书店的兴起,实体书店开始纷纷倒闭,但新的业态的书店又开始了。
现在上海要建立世界电竞之都,这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年轻人喜欢。
人最终要减少各种各样为了生存的劳动,可以享受更多的闲暇时间,享受更多的文化生活、精神生活,最终到按需分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也不见得是坏事,所以我们要抱着建设性的态度往前看。
王绍光:你的担心跟中国很多经济学家的担心恰恰相反,因为很多经济学家担心的是,我们所谓的人口红利消失了。什么叫人口红利呢?就是在整个人口里边就业年龄段的人口比较多,现在按照这种人类人口学、经济学的预测,这个比重的人口是会降低的。
1975年到1980年之间,我们开始进入了人口红利期。这个人口红利期按照现在预测,大概就是到2020年左右开始收缩。现在这个红利窗口要消失了,很多经济学家是非常忧虑的。
但中国命好,正好赶上了人工智能革命。因为人工智能确实可以替代一些人。会计、律师,包括投行,今后想要学金融的人可能要好好再想一想,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很容易就被计算机,被大数据、人工智能替代。
我倒觉得没有必要那么担心,我们为什么要搞经济发展,为什么要建社会主义?实际上是要把人解放出来,有些劳动是必要的,但有些劳动实际上就是为了赚钱糊口的,把这一部分不必要的劳动力解放出来,使人变成一个更完善的人。而且不是一个人、一群人,而是所有人。从这个角度来看AI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个帮助。
Q3:西方国家有一个观点是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14亿中国人都过上发达国家那样的富裕生活,就会对他们自身的发展造成阻碍,这就成为了一个发展上的矛盾。我想请教两位教授,如何看待这种观点?以及这种矛盾是不是只能靠我们人类去掌握更新的科学技术,比如我们常说的人造太阳去加以解决?
张维为:这个世界实际上是很不公平、很不公正的。美国的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5%,却消耗世界25%的能源,但它还说你不能用这个,不能用那个。欧洲也一样,现在我们讲的温室气体排放,大气层里积累的二氧化碳,主要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积累的,他们当时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现在却要求大家都来节能,都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我觉得是应该明确地指出这一点。所以在联合国谈判气候公约的时候,包括执行机制都是有一个原则的,就是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
但同时整体上来看,生态文明对整个人类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方面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科技是很重要的一块,包括你刚才讲的人造太阳,包括海水淡化等等。另一方面中国实际上在这方面给世界带一个好头。大概不到10年前,他们都说中国环境污染很严重,我们真的是下功夫治理,现在我们在新能源、太阳能、电动汽车、风能这些方面,都是全世界最大的投资,也是最大的产量。
王绍光:欧洲那边的西方人,他觉得我也没有想霸占你,以前工业革命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排放了,现在我们知道了,所以你不能排放。他说的都头头是道,全部理都在他们家,现在就出现这样的局面。
有些东西听起来实际上都是似是而非的。我们现在要有人讲一套新的话语,说你那些话语都是有利于你们的,是自私的,要把这个揭示出来,这件事情真正需要很多很多的青年学者来参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雪莹 
-
交通部:疫情应急物资与人员车辆免费、优先通行
2020-01-25 14:44 医学 -
钟南山被传染?谣言!
2020-01-25 14:40 网络谣言 -
东方卫视春晚增加抗击疫情诗朗诵《因为有你》,曹可凡、陈蓉连夜录制
2020-01-25 14:32 爱申活暖心春 -
造谣小区4人确诊,湖南男子被行拘
2020-01-25 14:29 网络谣言 -
“特殊”的除夕夜 他们仍坚守岗位守护这座城!
2020-01-25 13:43 爱申活暖心春 -
汉口开来!急寻这趟列车4号车厢乘客
2020-01-25 13:41 -
武汉征用24家医院万张床位收治发热病人
2020-01-25 13:37 -
一级响应后的上海:社区排查消毒、对湖北旅客全部量体温
2020-01-25 13:30 爱申活暖心春 -
国家卫健委组6支1230人医疗队驰援武汉
2020-01-25 12:57 -
防控疫情,买菜不必去集贸市场,智慧微菜场订单上升3成,但背后辛劳也增3成
2020-01-25 12:16 爱申活暖心春 -
“美女吃蝙蝠”视频引疯传,当事人道歉
2020-01-25 12:10 医学 -
危机时刻,我感受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优秀
2020-01-25 12:07 爱申活暖心春 -
钟南山:已有几种药物准备用于临床治疗
2020-01-25 12:00 观察者头条 -
海南、新疆、河南、黑龙江、甘肃启动一级响应
2020-01-25 11:50 医学 -
预约量超日常数倍,上海取消2月2日结婚登记
2020-01-25 11:35 婚姻故事 -
紧急进口人工心肺系统套件已抵上海:今发往武汉
2020-01-25 11:26 -
广西出现2岁确诊病例
2020-01-25 11:19 -
暖心外卖涌向武汉医院,医生:很感动但不能收
2020-01-25 11:07 暖心闻 -
浙江新增19例
2020-01-25 11:05 -
山东新增6例
2020-01-25 11:04
相关推荐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41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33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1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