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36期:开天辟地新中国
最后更新: 2019-10-17 19:49:15问答环节
Q1:主持人好,老师好。请问一下在中国创立的过程里面,有哪些特殊之处?对于其他国家它会有怎样的一个借鉴作用?
张维为: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第一句话就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他强调的是民族,强调民族自信,这个非常重要。你仔细看很多国家特别第三世界国家,它这个民族自信心被西方殖民主义给彻底摧毁了。比如去非洲的很多国家,即便你中国人,到了街头农贸市场什么地方,他见到你也称“master”,“主人”,他们习惯这种讲法,这是殖民地留下来的,甚至连宗教语言都是欧洲的了。强调自己的民族性,让自己有能力站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觉得新中国这一点特别重要。
第二就是独立性,因为我们当时处在那个环境,1949年时苏联是我们最大的盟友,但其实那个时候我们还是强调自己的独立性。第一届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相当于是建国的最核心文件,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比如,当时比较有争议,是不是采用联邦制?苏联也是我们老大哥,苏联的整个名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联邦制;联邦制严格讲各个共和国,自主性非常大,甚至可以选择脱离联邦。我们在建国时候这个设计考虑非常周全、非常明确,不采用联邦制,而是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只是有相对大的自治权利,但不是联邦制度。
现在回头看这些,对于我们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中国崛起的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对国外也是一样,一个国家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性,这在做出核心决策的时候非常重要。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始越来越注意到这一点。现在有一个词,学术界称之为“Policy Space”,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有政策空间。因为过去全是西方给你,叫你这样做,你就这样做。但我们要有自己的Policy Space,中国就有自己的政策空间,所以成功了。中国这个榜样开始鼓励很多人。
马丁·雅克:我们能从中国学到什么?人们从未问过这个问题。我们对中国说教,但永远不会倾听或向中国学习。我认为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其他国家可以从中国的制度安排中学到什么?它是如何组织的?中国就是中国。不应该把它与其他任何地方混淆。它有着非常独特的文化。与世界上另一个真正的大国印度相比,它们是非常不同的。所以我可能无法向任何人提供任何建议。但我想说,要学习中国。
骆珺:好几期来咱们节目的观众都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崛起到底对世界意味着什么?会有怎样的影响?有一个小小的亲身经历可能给大家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前几年,我在跟一群外国记者讨论各国的教育问题,当时随口带了一句,那一年中国有600多万的毕业生参加高考,话一出口,全场立刻安静了。
就是像希腊这样的欧洲小国家人口大概只有一千多万,相当于中国每两年就能够推出一批新生力量,抵希腊一整个国家的人口。英国的人口大概是7000万左右,每十年中国就能推出一批新的人才,相当于整个英国的人口。
通过他们的反应我才意识到中国培养人才的潜力,至于中国怎样对世界发挥这种力量和潜力,是由我们这一代人将来要去定义和发挥的。
格雷厄姆·艾利森 图片来自文汇网
Q2:主持人,两位老师好,实际上中国现在可以说是一个新兴大国,但是我们大国自信和我们的大国外交其实已经激怒了作为守成大国的美国,应该如何去避免中美之间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张维为:提出这个观点的学者是哈佛大学的艾利森教授,我也跟他蛮熟悉的,还跟他讨论过这个概念。他说,这是书商,包括中文译本“中美必有一战”之类的,有点标题党,实际上他的研究结论相对还是比较谨慎。他举了16个案例,绝大部分都是你讲的守成和新兴大国,最后因为种种原因还是发生了武装冲突,但也有没有发生武装冲突。但我当时跟他提了一个观点,这16个案例都几乎都来自于要么欧美文化传统,就一神教传统,即你赢我输、零和游戏的传统,要么就像日本这样学习西方军国主义的传统,但没有像中国儒家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所宣扬的真正热爱和平的民族和国家。何况,我们有强大的止战能力,中国人觉得完全可以做到双赢多赢。但是我们跟西方打交道后,特别是跟美国打交道,也看得很清楚,美国是承认实力的。如果你没有强大的止战能力的话,它就会欺负你,而且欺负得很厉害,这种我们经历的太多了。毛主席过去也说,帝国主义如此欺负我们,我们需要认真对付。
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国防能力,该亮剑的时候一定要亮剑。从目前大局来看,核大国之间打仗的概率很小,因为这是共同毁灭;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西方制度有一些极端势力会不会真的想玩火。但现在来看,各种迹象表明它还没有这个实力,确实多数老百姓不希望打仗,国家打穷了。我觉得我们只要保持定力,战略上藐视我们的对手,战术上重视我们的对手,同时确保国防威慑力,这个非常重要,一点都不能让步。该出手一定要出手,这样反而能够制止战争。
马丁·雅克: 我不认为中美之间必有一战。如果你看看格雷厄姆·艾利森所论述的修昔底德陷阱,他举的例子非常多样,在大多数关于中美关系的方面,这些例子都具有启发性,但并非适用于所有其他情况。中美两国最大的区别是核武器。这意味着,任何想要发动战争的国家也必须面临自身可能灭亡的威胁。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强大的威慑力量。但是如果你问我中美关系关系未来会怎样,我认为在好转之前会变得更糟,我不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中美关系会有重大变化或转折点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国要开战。顺便说一句,我认为战争是不可能发生的。还有一个很好的原因,那就是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不喜欢战争,就像美国人喜欢战争一样。我的意思是,美国总是会趋向战争。
在这个意义上,前苏联和美国有着相似的心态。而对中国来说,“战争”的全部意义在于避免战争、不去挑起战争、不去与人竞争。我认为这非常重要。中国会想要捍卫自己的利益,比如在面对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威胁问题时。但我不认为中国会像美国那样成为一个强大的全球军事存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重庆大学博物馆参评专家否认参与鉴定,称只是简单参观
2019-10-17 19:48 -
重大博物馆参评专家否认参与鉴定,称只是简单参观
2019-10-17 19:33 -
丁石孙同志遗体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2019-10-17 19:25 -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李强应勇专门察看了这个特色商品展销会
2019-10-17 19:06 上海观察 -
“搞乱香港你还能安心吃饭?!”
2019-10-17 18:47 香港 -
挪威政客提名“香港人”竞选诺贝尔和平奖 中方回应
2019-10-17 18:41 -
-
媒体暗访PUA:成为导师可月入10万,需和100个女性发生关系
2019-10-17 17:43 -
-
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19-10-17 16:5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任正非:6G或十年内投入使用
2019-10-17 16:47 华为 -
成为观察员 送观网周边好礼
2019-10-17 16:42 -
外交部:两名美国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19-10-17 16:38 -
受贿7244万余元,当庭认罪悔罪
2019-10-17 16:15 廉政风暴 -
地铁上被猥亵,女子揪住对方一路拽到警察面前
2019-10-17 16:10 依法治国 -
复旦开了门新课,就叫“似是而非”
2019-10-17 15:56 趣读 -
安倍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 中方已提出严正交涉
2019-10-17 15:54 日本 -
学校操场向社会开放后,晒被子、随地大小便的出现了
2019-10-17 15:36 -
“报警人”:我jio上的螺丝拐子破了!接警员:?
2019-10-17 15:12 中国雷人秀 -
深圳:下月起,开车操作手机罚300记3分
2019-10-17 14:34
相关推荐 -
“损失惨重的100天”,他俩会掰吗? 评论 64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评论 256“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评论 76美国新驻华大使: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对特朗普“忠诚” 评论 102最新闻 Hot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
“纺织业是过去式,美国不需要”,业界怒了
-
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
“上台100天,说100个谎√”
-
特朗普吹破天,白宫备忘录没敢提对华关税…
-
加拿大人突然对华更友好:中国制造比美国制造强多了
-
“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
“应让各国明白,没中国,特朗普不会宽限90天”
-
15箱中国货海上漂,“死忠粉”傻眼:我哪知道特朗普是纯疯啊
-
“死磕”海底挖矿:美国落后,中国就高兴了
-
我驻智利大使质问:美国怀疑中国,那美国自己呢?
-
“我想当教皇”
-
巴基斯坦警告:可靠情报显示,印度将在36小时内动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