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十七期:解构“西方中心论”,西方文明发展来源于互学互鉴
关键字: 西方中心论古希腊罗马启蒙运动西方文明马泽晨(节目嘉宾):现在的古希腊典籍是通过阿拉伯文翻译过去的,这样就存在一种质疑,就是从阿拉伯文翻译到拉丁文的时候,是不是也存在一定的信息缺失。
大家需要明确知道在翻译界中有一个基本公理,就是说每一次语言翻译都有必要的信息丢失。阿拉伯文跟当时的拉丁文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语系,语系跨得越远,它的丢失量越大。举个例子,我们从汉、藏文语系里的互译,它的信息丢失量,跟汉语与阿拉伯文互译的时候,丢失量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一个值得怀疑的地方。
李志晖(节目嘉宾):刚才讲到古希腊文明的历史有待考证,但是有一件事是比较确定的。大家都知道苏格拉底,公元前300多年的思想家、哲学家,以蛊惑人心罪被判处死刑。而且是以他们所认为的一种民主方式,通过投票决定处死苏格拉底。
而在同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选贤任能的模式已经出现雏形了。当时各个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发展都是遍寻天下贤士,求贤若渴。春秋战国的思想家,都会到各国去介绍自己的思想,其中有很多是被君主所吸纳,这种就是选贤任能的一种雏形。
所以我认为对比中西就可以发现,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治理方式,有自己的传统、自己的历史、自己的逻辑。所以我们没必要“言必称希腊”。
张维为:我补充一点,也是人家学术著作里面提到的。我们前面以《亚里士多德》全集为例,但是你可以仔细想想古希腊当时的物质条件,十卷书目几百万字,而当时书写的载体,一个是羊皮,古希腊不产羊,对不对?还有就是纸草,纸草也是很贵的。
所以有一个学者提出观点,我倾向于同意。也许在当时的阿拉伯世界里,也就是后来史书上所说的“亚里士多德学”,可能是很多阿拉伯学者讨论的亚里士多德思想观点。当时的学术规范也不像现在这么严谨,所以可能是很多人的贡献,最终形成一个十卷本。这个解释我觉得可能相对靠谱一点,但也是一种猜测。
Q1:我们国家现在日益强大,我们也在逐渐地摆脱西方中心论,这固然很好。但是我也发现,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有那么一点点比较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您认为我们是否有必要来警惕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
张维为:这个问题很好,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首先不要太紧张,这个是很自然的。西方也一样,网络世界、自媒体世界,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各种极端的言论都有。但是从宏观把握来看,我觉得中国有两点是西方制度下没有的。
一个是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个比较谦虚的文化,我们叫“三人行必有我师”。可能存在激进的民族主义,但是一般不会成为主流。第二就是中国领导人的选拔是历练,层层的历练,使他总体决策比较理性。不管中国出现什么样的言论,最终不会成为国家政策或者是战略。
看到叶青林我就想到台湾。当年马英九上台,西方一些国家希望抵制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英九也说不排除抵制大陆。但是,中国大陆当时并没有搞民粹主义。中国大陆觉得,不管马英九能力如何,至少还不是“独派”。实际上也还是或多或少地理解他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这就说明我们的决策是非常理性的。
Q2:我觉得“西方中心论”其实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来了,比如有种说法就是把我们的清明节比作西方的感恩节。张教授能不能给我们举一些例子,就是说其实这是“西方中心论”的一些观点,但是已经深入到我们内心里面而不自知。
张维为:自从鸦片战争被西方打败以后,中国人确实,自信心受到很大挫折,崇洋比较厉害。这一现象今天确实还存在,比方说上海叫“东方的巴黎”。上次奥朗德访问上海,他说我们也许可以把巴黎叫做“西方的上海”,他反倒是这样来讲。
也有人把苏州称为“东方的威尼斯”,实际上比较苏州历史和威尼斯历史,苏州是遥遥领先,对不对?所以应该反过来,威尼斯是“西方的苏州”,这样更实事求是,这些都是具体例子。我们现在兴建了这么多的新小区,漂漂亮亮的,但是很多的名字都是西方的,“罗马花园”、“东方曼哈顿”,是不是?完全可以起更好的名字。
在大学里边,如果你发表英文文章,它的得分评价就比中文要高一些,这也是个问题。我们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如果你英文写文章写得确实好,比中文写得更好,那么就给你更高的评分;但如果你写的不如中文写的,为什么英文要更高?这没有道理,对不对?诸如此类,好多好多。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反思一下,但是也不必太紧张,这个过程是一定会经历的。到一定阶段,这个度它会重新恢复到新的平衡。现在中国的自信心越来越好,越来越多新的小区,已经开始用非常典雅的中国名字。
Q3:张教授好,主持人好。西方学者极力地维护“西方中心论”,他们提出了很多的论点、论据。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似乎对这些“西方中心论”的论点、论据,仍然深信不疑。从学界或者学者的角度,您怎么样看这个问题?
张维为:我在前面的演讲里提到,用中国信史的标准来看待欧洲历史,这就是一个学者的建议,就是实事求是。不过,你的问题倒使我想起来,也许我们在很多其他的史学研究方面也可以参考。
政治学我们一直在做,举个例子,中国学者王绍光,他就提出中国人比较注重政道,西方比较注重政体。我也提出过,能否从良政还是劣政的范式出发来研究政治体制,而不是民主与专制的范式。
我自己不是专门做历史研究的,但是对历史非常感兴趣。比方说,用西方的史学标准界定文明,它用的是古文明要有文字、要有青铜器、要有城邦城市,这样的所谓三要素。我在想这个三要素,当然我们也用这个标准先来分析中华文明,但是我从外行的思路来讲,能不能有时候冲破固定的思维方式,产生一些新的思想?
比方说青铜器,它会不会和这个地方的自然资源有关系,这个地方它能够出产青铜。中国的玉器文化就很发达,因为我们有良渚文化,它的玉器非常成熟,因为这一带有一种叫软玉的资源,但是没有青铜的资源。那么这个能不能算作标准之一?
文字也是同理,我们现在一般讲中国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大约具有3300年到3500年的历史。但是,这时候的甲骨文已经有四五千个字,已经非常成熟了。而且里边的内容几乎都是占卜,领域比较窄。那么是不是能够发现,在这个之前已有的其他文字?因为这些文字的载体可能是木头或者什么东西而已经消失,但是却在甲骨上保留下来。
我认为完全可以在这方面打开思路,重新进行探索,没必要被19世纪的欧洲人界定的东西给框住。有时候我们需要创造标准,重新界定现代化。因为中国的历史比它丰富多了,地下的文物也丰富多了。所以我觉得中国是一个源泉,创造新范式的源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原标题: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十七期:解构“西方中心论”,西方文明发展来源于互学互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徐杨
- 最后更新: 2019-05-11 08:04:17
-
122亿不翼而飞,康得新:不排除被存入大股东账户
2019-05-11 07:52 股市 -
养老院称每天陪父母1小时可减免费用 无人做到...
2019-05-11 07:48 -
深圳电机公司多人患白血病:鉴定结果均为职业性肿瘤
2019-05-11 07:35 安全生产 -
笑死了!一家人辞职造假币,结果…
2019-05-11 07:29 中国雷人秀 -
磋商后采访:中方将理性对待中美经贸摩擦
2019-05-11 07:20 中美关系 -
别让基层干警再“累并委屈着”
2019-05-11 07:04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篮球场发生肢体冲突 男子连开数枪威胁对方球员
2019-05-10 22:58 依法治国 -
郭台铭:民进党存在的价值就是消灭国民党,上台后却无所作为
2019-05-10 22:50 台湾 -
新华社:中国网民怒了!
2019-05-10 22:00 中美关系 -
10岁男生被同学家长刺死 当天班主任本约双方面谈
2019-05-10 20:23 -
新生女婴被遗弃臭水沟,生母和外婆被刑拘
2019-05-10 20:11 愤怒的中国人 -
锻造新时代公安铁军 习近平这些话掷地有声
2019-05-10 19:0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香港特首:部分议员常引述美国政府意见,要看清事实
2019-05-10 18:00 香港 -
4地上调工资标准:上海9年9连涨 多地年内或跟进
2019-05-10 17:50 -
崔永元发布致歉声明
2019-05-10 16:54 -
“我的女儿不能租房结婚!”足球名将范志毅也这么看重房子?
2019-05-10 16:39 -
马云“飙车”:996加上669是美好生活的新指标
2019-05-10 16:33 -
最高法“凯奇莱案”后续:王林清被立案调查
2019-05-10 16:13 疑案追踪 -
今年全球6起空难已致231人死,远超过去整年
2019-05-10 15:27 航空安全 -
公安部原副部长孟宏伟被提起公诉:涉嫌受贿
2019-05-10 15:20 依法治国
相关推荐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9“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23“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2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3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