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军:通胀目标下调至2%,将给2025经济回暖留出足够空间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于3月5日发布,一个小时出头的报告,信息量巨大。报告确立了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以上,物价涨幅2%左右等,还提出了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政策取向,以及2025年经济工作的十大任务。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重要的亮点和值得关注的政策方向?观察者网邀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为我们解读。
【对话/观察者网 高艳平】
财政政策大突破
观察者网: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发布了,您关注到的亮点是什么?
张军:有两个方面我比较关注,一是提振消费的措施写的很细致;
第二,是今年的财政政策有比较大的突破,增加了1.6万亿的赤字规模,赤字率达到4%。经济学家呼吁了很多年,甚至是在疫情期间,赤字率,也只有3.8%的。
另外对于扩大的赤字,即这些钱的投向也都已经写明了,比如,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用于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
可见今年财政的方向很明确,要扩大政府支出。钱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说清楚了。
钱要花在刀刃上
观察者网:在2025年十大任务第一条就是提振消费和扩大有效投资,的确提振消费写的很细。不过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比较,关于提高投资的内容,强调了要提高“投资效益”,以及“坚决防止低效无效投资”,您认为这时候重申投资效益,有什么政策考虑?
张军:经济学家过去近十年一直在争论“投资”的功过,多数人认为投资过多,不仅浪费了资源,还挤占资源,限制了政府对消费的支持。很多超前的建设,由于需求不充分,使得政府的债务高企,加剧了财政负担。
因此,这时候的逆周期调节,虽扩大政府投资不可或缺,但是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是有效的投资,要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
锚定2%通胀目标制定宏观政策,促进预期回暖
观察者网:就2025年的增长目标来看,增长目标为5%左右,跟去年一致;就业目标至少1200万、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也与去年相同。但是通胀目标下降为2%,往年目标是3%,您怎么看?
张军:的确,我们过去几年的经济增长目标都完成了。但是消费者价格指数目标3%,都没有完成。去年的CPI增长只有0.2%,可见我们还面临比较大的通缩压力。
去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建议应该将消费价格指数CPI的上涨目标下调到2%,锚定2%的消费物价涨幅。
因为,如果我们扩大内需的政策走向加剧产能过剩和通缩的老路上,对物价会造成更大下行压力,而盯住物价总水平的政策,对提振国内总需求往往有更直接的效果。
物价上升会更直观地改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预期,从而能刺激到消费和投资的支出。通缩压力要得到缓解,最重要的是改善预期。
之前多年我们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虽然都把消费价格指数CPI的上涨目标设定为3%,但从来没有达到过。而且随着经济放缓和遭遇疫情的冲击,3%的通胀目标显得不切实际,无法实现。
虽然每年我们的增速GDP目标都基本实现了,但这些年我们的消费物价涨幅平均也就在1%多一点,最近几年更是降到了小于1%的水平,2022和2023年,CPI的涨幅都没有超过0.5%,2024年的CPI仅上涨了0.2%,不仅离我们预设的3%的目标还相当远,而且通缩的趋势反而有所加强。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在政策上做出调整,把消费物价上涨目标下调到2%,不仅更加实际,而且2%的物价温和上涨有助于加强市场预期的稳定,也能够为央行的货币供应留出大约7%的增长空间,满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要求。
“投资于人”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观察者网:《报告》在2025年经济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中提到,“要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经济政策着重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销费。还提到,要推动更多资源“投资于人”……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接下来具体政策就包括,城乡居民养老金要提高20元;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30元和5元;推动农村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推动免费学前教育,等等。
您过去几年一直在提中央财政要从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改变,也就是说向家庭福利倾斜,您怎么看这一导向在当下经济增长转型期惠民生的必要性,以及财政困难之下的可行性?
张军:今年的财政赤字增加了1.6万亿的规模,就可以首先考虑增加对人头的开支,优先保障对家庭,特别是低收入和特困家庭的收入支持和福利支持。现在大拆大建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况且,之前我们有过很多讨论,我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在民生改善方面是有欠账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有这个实力来弥补欠账。
推动更多资源“投资于人”,首先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比如说地区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大约是2到3倍,但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的地区差距可以高达8-10倍。如果国家财政能够有更多的统筹比例,尤其向农村老人倾斜,将会大大缓解我们的城乡差距。
现在国家反对铺摊子,所以,投资更多资源“投资于人”,完全可以优先照顾两头,即老年人和儿童。比如今年报告里面提到推动免费幼儿园教育;另外前些年的两会上,有委员代表提议75岁以上老人的免费医疗等。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苏堤 
-
Miu Miu带飞的Prada,又被范思哲拽下来了
2025-03-06 13:51 观网财经-消费 -
阿里开源新模型:仅用1/20参数比肩满血DS-R1,可在消费级显卡部署
2025-03-06 11:41 大公司 -
算力版图的国运赌局
2025-03-06 10:28 -
今年政府债务增加2.9万亿,都用在哪?
2025-03-05 21:26 2025两会 -
“想在中国全面领先的赛道上超车?可不是烧钱就行的”
2025-03-05 19:24 减排史诗 -
烘培、烧烤、麻辣烫……海底捞“副牌”狂奔
2025-03-05 19:01 观网财经-消费 -
华为李鹏:5G到5G-A持续演进将释放网络无限潜能
2025-03-05 18:36 观网财经-科创 -
微软推出免费广告版Office?网友:怕是欺负外国用户没用过WPS
2025-03-05 17:46 观网财经-海外 -
大模型工具Ollama存在安全隐患,本地部署Deepseek需小心
2025-03-05 17:30 观网财经-科创 -
让无人车更聪明,首个自动驾驶高性能大规模强化学习规划器问世
2025-03-05 17:29 观网财经-科创 -
关税壁垒加剧滞涨担忧,标普500抹去特朗普当选以来涨幅
2025-03-05 17:28 观网财经-海外 -
追赶腾讯!字节跳动最新估值3150亿美元
2025-03-05 17:2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全国人大代表赵红果:加快制定完善的新茶饮行业标准
2025-03-05 17:24 观网财经-消费 -
张颐武、户思社委员:建议加大对侵犯著作权犯罪惩治力度
2025-03-05 17:2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2025大众点评“必玩榜”发布,上海为全国上榜数量最多城市
2025-03-05 17:2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年薪250万的CFO离职,舍得酒业人事频繁动荡
2025-03-05 17:16 观网财经-消费 -
使用腾讯元宝将被迫授予文章使用权?官方回应
2025-03-05 17:0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李云泽表态拉长稳楼市白名单,专家:有助增强民企投资信心
2025-03-05 16:19 2025两会 -
全国政协委员郁瑞芬:要发挥地方财政优势,让全社会“想消费、敢消费、能消费”
2025-03-05 16:08 2025两会 -
国家市场监督总局:今年将出台直播电商监管办法
2025-03-05 14:10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25“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5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