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永定:中国应当追求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速
导读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全年GDP逆势增长2.3%,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人民币。
面对斐然成绩之时,我们仍需对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做出全面且冷静的分析;复杂形势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该如何把控,中长期的结构性调整该如何推进,经济民生问题要如何改善,与国际经济的互动该如何维系,诸如此类的难题也摆在我们面前。
本文为2020年12月18日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原所长余永定先生在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九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上的主旨演讲。原文刊于中财大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网站,原标题为《中国需要更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供读者参考。
余永定:
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关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内容。
GDP增长形势分析
总体来说,中国已经慢慢走出了疫情的影响。2020年第三个季度GDP增长率是4.9%,这是非常不错的成绩。尤其是考虑到目前疫情带来的冲击还是相当大的,4.9%是非常不错的增长率了。如果中国要实现2%以上的年度增长率,那么,第四季度需要增长5%以上,这个不是很难实现;如果年度目标是增长2.5%,那第四季度就要增长7%,可能性是有的,但是难度非常大。
今年第三个季度,消费的月度增长率大概是0.9%,不是特别高。过去的10个月消费增长率是-5.9%,这是非常差的数字。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中国我们没有最终消费的季度数字,所以我们就只能用一些估算或者替代,这个替代称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个数字并不是非常准确,只能大致替代,但是我们没有其他可靠的数据,所以只能用这个替代最终消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反弹趋势很强劲。在今年前三个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大概只有0.8%,和历史相比这个数字比较低。但上个月的数字还不错,前11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2.6%。中国大部分经济学家都认为到2020年底的时候,这个数字可能会超过3%,虽然仍然比较低,但是恢复情况还可以。
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上个月制造业投资增长非常高,同时也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一般来说,制造业投资的增长速度往往会慢于经济的复苏速度。比如,在2009年,中国经济强劲复苏之后,制造业的增长速度也仍然慢于它,花了两年的时间才真正实现了复苏。但是这次制造业的恢复速度相当快,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复苏速度,我们还需要研究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今年到目前为止,我觉得固定资产投资最主要的驱动力来自于房地产投资的增长。人们对于房地产投资增长的观点非常复杂,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应该依赖于房地产行业的拉动。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房地产行业是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很重要的驱动力,它也成为我们今年经济复苏当中的重要推手。
我最为担心的是基建方面的投资。在2009年,基建方面的投资增长率达44%,非常高。但是,今年基建方面的投资增速比较慢,只有1%-2%。这大概体现出中国政府希望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而不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复苏的意愿。
1月18日,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2020年中国GDP逆势增长2.3%,首破100万亿人民币。图自新华网
低GDP增长率造成的问题
即使今年中国GDP的增长率将达到2%,甚至可能会达到2.5%,尽管来之不易,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增长速度非常低,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第一个是就业问题。中国政府今年设定的就业目标是创造900万个工作岗位。根据政府的宣布,到目前为止,中国创造了超过1000万个就业岗位,这个目标现在已经实现了。但是,我仍然存在着一些疑问。根据历史经验,也就是创造就业和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如果想要创造900万-1000万的新就业岗位,GDP增长率只是2%-2.5%是不够的。想要创造900万个就业岗位,GDP增长率至少要达到3%。
那么,我们如何能达到900万个就业岗位这一目标呢?代价实际可能是就业岗位质量下降或者说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如果没有经济增长的支持,是没有办法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岗位的。即使就业岗位创造出来也是以劳动生产效率下降为代价的。更何况,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目前的失业情况是相当严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农民工返乡后未能返城就业等等都是证明。总之,中国必须争取实现一个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否则无法真正解决就业问题。
第二点,中国政府的财政状况将会恶化。根据中国4月初公布的政府财政预算,中国预算内的收入在2020年是21.03万亿人民币,预算的赤字是6.75万亿,占GDP的3.6%。根据这两个数据可知,财政部假定的2020年名义GDP的增长率是5.4%左右。也就是说,只有在实现了5.4%的名义GDP增长率时,2020年财政收入才会达到21万亿元。但这显然是不能的。今年GDP的增长速度最多也就是2.5%。同时,CPI、PPI也都比较低,上个月的CPI是0.5%,从去年7月份开始到现在PPI都是负值。显然,中国今年的预算收入肯定达不到21万亿人民币。
但是,由于中国经济下跌和通货紧缩,政府必须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必须增加财政支出。否则,中国的GDP增速就会更低。这是一个两难的境地:如果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你就不得不扩大预算赤字,中国的财政状况就会恶化。如果想减少赤字,就要减少财政支出。这样的话,经济增长速度就会下降,而且会形成恶性循环。政府支出减少导致经济增长下降,经济增长下降导致政府收入进一步减少;政府收入减少导致政府支出进一步减少。这是一个很糟糕的恶性循环。我们必须在经济增长和财政状况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或者说两害相权取其轻。
中国经济学家非常担心中国的政府杠杆率,非常担心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进一步上升会最终造成财政危机。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我以为中国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速度过低而不是政府杠杆率过高。1990年代末2000年代初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增长速度上去了,杠杆率就会降下来。我们不必过于担心政府杠杆率的暂时上升。
- 原标题:余永定:中国需要更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美国万亿资管巨头减持贵州茅台
2021-01-19 17:18 上市公司 -
嘉凯城换帅悬而未决,7日收获5个涨停板
2021-01-19 15:45 中国房市 -
降负债再提速,恒大斥资183亿港元提前偿债
2021-01-19 13:07 中国房市 -
与部分债权人达成重组共识,泰禾集团债务迷局迎来转机
2021-01-19 12:35 中国房市 -
国产光学龙头韦尔股份净利润预增426.17%-533.55%
2021-01-19 09:47 上市公司 -
小米线下渠道生变:“抛弃”专营店,商家续签需再投80万
2021-01-19 08:57 上市公司 -
三星掌门人李在镕当庭被捕,因行贿被判2年6个月
2021-01-18 14:54 上市公司 -
金科人事调整的背后:地产业务不堪重负,物业却大搞理财
2021-01-18 14:48 中国房市 -
市委书记“掌掴”市政府秘书长?当事人回应
2021-01-18 14:31 -
世行副行长:全球债务规模前所未有,我们该怎么办?
2021-01-18 14:06 宏观经济 -
路透社:特朗普政府将撤销英特尔等供货华为许可
2021-01-18 10:01 上市公司 -
时隔8年,京东方再次开出200亿定增大单
2021-01-16 10:06 上市公司 -
央行副行长:蚂蚁已成立整改工作组,正抓紧制定整改时间表
2021-01-15 15:40 金融圈 -
没到8000亿,难道央妈不爱了?
2021-01-15 15:32 宏观经济 -
开年区域大调整,祥生地产卷入裁员风波
2021-01-15 15:17 中国房市 -
开局不利:上坤地产上市两月,高管换血、美元债利率12.75%
2021-01-15 15:11 中国房市 -
小米、中微公司回应“拉黑”
2021-01-15 14:09 上市公司 -
9家银行顶风作案,因涉房贷违规被罚482万
2021-01-15 13:01 中国房市 -
腾讯旗下7款APP遭广东责令整改,侵害用户权益
2021-01-15 10:17 上市公司 -
阿斯麦CEO:拜登上台不会缓和中美技术竞争
2021-01-14 23:05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73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06“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60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113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3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