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者争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七:自由浮动还是弹性可控?
关键字: 余永定林曙陈学彬人民币汇率汇改IMF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逼近7的关键时刻,又恰逢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扬言在汇率方面压制中国,因此,人民币的贬值无论在政府监管层,还是学界,坊间,都吸引人们热切关注与讨论。
12月21日,由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举办,RICE-CCES“中国大问题”讲堂•第9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主题报告研讨会上,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顾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教授,以及复旦大学陈学彬和林曙两位教授展开热烈讨论。
观察者网受邀参加,并在专家发言之后就热点话题提问并做采访。
余永定教授认为,在目前的人民币贬值预期之下下,央行的“收盘价+篮子货币”定价机制,虽然有些聪明的设计,但解决不了如何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实现双向波动的问题。因此,央行应尽快放弃对汇率的管控,让其自由浮动。
在余永定教授看来,人民币并不是弱势货币,所以在贬值压力释放后,即便出现超调也很有可能会反弹到一个还比较不错的位置;而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是我国花费多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不应随便牺牲。
余永定这样说的是有前提的,但是被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他所主张的停止干预,是建立在保留资本管制这一前提上的。汇率浮动应该放在资本项目自由化之前,这似乎在学术界已有共识。
余永定介绍说,我们的汇率制度在全球大国中,属于独一家,归于“类爬行钉住”,同处这一类别的除了中国以外绝大多数都是些经济实力不强的小国。人民币汇率对浮动的应该具有很强的耐冲击力。我们要克服人民币贬值的恐惧,况且人民币贬值对我们目前的经济应该是利大于弊。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陈学彬教授则认为,让汇率浮动起来是好的,但在目前的状况下不能一下子放开,要一点一点地慢慢放,力求平稳可控。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主任林曙教授认为人民币汇率浮动是大势所趋,政府在调控时还须对市场有所敬畏。
至于人民币兑美元破不破7,学者们认为这并不重要,预测明年人民币究竟到多少才探底,也无太大意义。
对于特朗普上台对人民币汇率所造成的影响,余永定认为要一方面“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另一方面要考虑周全小心做准备,待美国采取实质性的措施之后再予以反击,为关系的修复留下充分余地。
人民币贬值是前期升值的正常调整
观察者网: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紧贴”7关口,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您怎么看?
破7不破7、什么时候破7,对我来讲没什么意义,也不重要,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我的主张是放开对汇率的控制,让汇率自由浮动。
不过数据的变化可能还是会引发一些市场行为,有些投行的经济学家告诉我,中国的外汇储备可能很快就会跌破3万亿美元了,估计跌到2.8万亿美元的时候,市场会采取一些相应的操作吧。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首先想引用一篇国际上非常经典的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固定汇率的幻象”。
这篇文章写于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是对亚洲金融危机一个反思。
从技术上来讲,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外汇储备,也通过提高利率来维持汇率水平。为什么很多国家会放弃调控汇率,让它自由浮动呢?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在有强贬值压力是动用各种手段调控汇率对经济的成本太高。
尤其是当公众预期这个成本会很高的时候,这样做成本会更高。
所以我认为人民币走向浮动是大势所趋。
我们看中国最近为什么会贬值?
第一,我们2014年之前汇率升值非常大,所以有一个向下的调整是非常正常的。
第二,可能大家认为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势具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会因汇率的变动产生了一些担忧。
第三,人民币和美元资产吸引力逆转,导致了中美之间资产的重新配置。
第四,美元加息将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冲击。
第五,汇率维稳政策导致预期无法分化,出现单边预期。
目前在政策上,我们没有及时让人民币进行浮动。对此,我非常同意余永定老师的观点,如果811以后再等两个星期,说不定结果会完全不一样。
但我们没有顶住压力坚持下来。
而现在采用维稳的做法,努力控制汇率调整的速度,一定会形成单边贬值预期。
所以我的想法和余老师一样,我们应该放开,让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
前一段时间有个国际会议,某基金公司请我去跟他们做交流,让我分析人民币为什么会贬值。因为汇率在某种程度上是代表了人民币的价格,所以我们会想,人民币是不是不值那么多钱了?
美国量化宽松多印了很多钞票,但其实我们中国印的钞票也很多。以前两种货币有含金量之比,现在没有了,所以想要知道货币的价值就得看你有多少产出。
如果产出的东西只有这么多,却发行了巨量的货币,那么货币肯定会贬值。
再换种方式,用M2跟GDP之比来衡量(M2:广义货币,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等于交易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的M2与GDP之比比美国低。
但现在我们的这个比率是美国的两倍多,各自代表的购买力发生了变化,这样肯定会贬值。
外储、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项目适度开放都不该牺牲
观察者网:在比较强的贬值预期之下,学者们对于应对贬值预期的办法,观点不一致。
应对贬值压力,一般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面对强大的贬值压力和贬值预期,一般国家会选择停止干预外汇市场,一次性释放贬值压力。
第二种,是此前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我国的做法,即钉住美元,宣布绝不贬值,同时加强资本管制,直到由于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贬值压力消失。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用了这一招,并取得成功。但这种选择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存在严格的资本管制。今非昔比,这个条件在中国已经很难满足。
第三种,也就是我国现在正在做的、努力想要走通的路——通过某种方式引导汇率逐渐贬值,直至贬值压力消失。
我认为这第三条路是行不通的,汇率、外汇储备、货币政策独立性、还有资本项目适度开放(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四选三,后面这三个你都不应该牺牲。
我们讲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是完全正确的。
问题是,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并未处于“合理均衡水平上”(具体参见图1)。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维持汇率的“非均衡稳定”呢?
假设美元就是白菜,在6.5元/斤的价格水平上,白菜处在供不应求状态,于是出现价格上涨压力。如果白菜价格上涨到6.7元/斤,白菜的供求就会实现均衡,白菜价格就会实现“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但央行想要把白菜价格维持在在6.5元/斤。怎么办?有两种办法(或两者相结合)。
其一,抛售国家储备中的白菜(抛售外储中的美元)弥补供给缺口(图中的水平红线代表)。此时,白菜价格为6.5元/斤,交易量为s3。
其二,实现“凭票供应”制度。把需求量限制在s1。但在6.5元/斤的水平上,对许多人来说,白菜太便宜(美元太便宜)。由于“狼多肉少”,便出现计划经济下常见的“短缺”现象。“排队”、“走后门”和“投机倒把“成为分配白菜的办法。
显然,两者都不是解决市场失衡的理想办法,前者消耗外汇储备,后者导致各种扭曲。如果非要我在“两选一”,我宁可选资本管制。
但最佳选择是放弃干预,让白菜(汇率)找到自己的“合理均衡水平”——6.7元/斤。当然,汇率不是一般商品价格,汇率“超调”和其他种种难以预料的风险难于避免。
但现在已经没有万全之策。
不到两年时间,我们已经消耗了一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我们还打算消耗多少?!
图1:什么是汇率?如何动用外汇和资本管制的力量稳定外汇
- 原标题:余永定:放开人民币汇率,它会跌一下再回来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吴娅坤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