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之光:9·11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对世界的看法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殷之光】
“还洗什么脚!还考什么GRE!美国被炸啦!”
大二第一个学期开学不久后的一个晚上,我正在宿舍里洗脚,对门的一个小子突然破门而入,占领了狭小宿舍当中那片我们用来洗脚的空间。他穿着背心和大裤衩,踩着那双地摊上买来的“阿迪阿斯”拖鞋,在我们的洗脚盆周围兴奋地窜来窜去,甚至踢到了脚盆也毫不在意。
他一边兴奋地喊着刚才那句话,一边打开了我们宿舍那台16寸电视,模糊的画面中,两座大楼正冒着浓烟。说完,他又用同样的速度跑回了自己的宿舍。那天是2001年9月11日。
对一个没打算考GRE的大二学生来说,那天晚上电视上的一幕并未能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毕竟那一年里,对一个年轻的中国学生来说,电视上有比燃烧的大楼更值得记忆的事情。我们中间不少人,也许还对那年4月中美南海撞机事件记忆犹新。在我们心里,“81192”这个数字要远远比“9·11”来得重要的多。很快,随着7月北京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成功的消息传来,撞机事件带来的悲愤也多少得到了些许弥补。而到了9月份,当看到电视上表情错愕的美国总统小布什时,对撞机事件中美国政府蛮横无理态度仍旧记忆犹新的我们,也许有不少人在心里也暗暗骂过一句——“报应!”
今年也是南海撞击事件20周年,对于中国人来说,“81192”这个数字要远远比“9·11”来得重要的多
在随后的许多年里,2001年初秋闷热夜晚电视上的图像又反复出现,仿佛不断地在提醒着我,那一时刻对于这个世界乃至我的生活而言无比重要。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对那时的我而言,那仅仅是电视上讲述的另一个无关紧要的惊奇故事。无论再如何耸人听闻、或是悲情动人,亦或是耀武扬威,它都像是发生在另一个世界里别人的故事。
就在9·11之后一个月,美国正式出兵阿富汗,以反恐战争的名义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军事行动。在那一时刻,没有人注意到这个事件的关键意义,更没有人会相信,在2001年10月7日这一天,美国自由帝国主义霸权迈出了它走向衰落的历史性一步。
在那天我的世界里,所有人都因为中国足球队闯入世界杯决赛的消息而兴奋得彻夜未眠。这种情形在9·11之后不断发生。在那之后的2003年,当美国凭着一小管“洗衣粉”便悍然出兵伊拉克,并且在欧洲各中心城市引发了大规模的反战抗议时,大三的我们因为非典疫情正在体验着每日消毒寝室、教室的封校生活。
在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中,被“9·11”占据的“世界”,与我所体验并经历的“世界”,仿佛处在平行时空。直到2011年,当我结束学生生涯,来到阿联酋开始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之后,这种情形发生了改变,被9·11占据的世界开始与我的生活产生交集。
2011年,当我第一次踏上阿拉伯半岛的土地时,阿拉伯世界正在经历着苏联解体之后的最大动荡。当时,在付出了长达10年,耗资百亿美元,以及成千上万阿富汗平民死亡的代价之后,美国骄傲地宣布成功击杀基地组织的领导人奥萨马·本·拉登。
奥巴马和国安会官员正在观看击毙本·拉登的行动,左图为网传本·拉登被击毙的照片
本·拉登的死亡就像是一场精心排演的戏剧。透过霸权者的镜头,这场戏剧将暴力与道义这两个多少有些矛盾的主题揉捏到了一起。在电视新闻上,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用煽情的语言描述了那个“九月晴朗的一天”。那天的阳光,被“美国历史上最残酷的袭击”所“玷污”。“被劫持的飞机像刀子一样,切开了九月那一天的万里晴空”。“9·11的图像,被深深烙在了我们国家的记忆中”。“我们团结一致”要把“那些幕后黑手绳之以法”。在经历了曲折和挑战后,“英勇的美国情报人员、军人与反恐专家”,在“我们的朋友与盟友”的协助下,推翻了“庇护本·拉登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最终,在“一小群有着非凡勇气与实力的美国人”的努力下,本·拉登“被杀死”,他的“尸体”也被这群美国人“保管”起来。
“本·拉登不是一个穆斯林领袖,本·拉登是一个杀人犯。”奥巴马一字一顿地向电视机前的听众们强调。“全世界热爱和平与人性尊严的人,都应当庆祝他的死”。“他的死不代表”反恐战争的结束。“我们会继续不择手段地保护我们的公民与我们的盟友”。这场不足10分钟的演讲正如它所宣扬的,恐怕在当时很多人眼里散发着“正道的光”,掩盖了自由帝国主义霸权的精神实质。它将复仇假装成了正义,打着道义与普遍的旗帜,在赤裸的暴力进程中,实践党同伐异的目的。
就在美国宣布“反恐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他们扶持的伊拉克与阿富汗政府都在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时,阿拉伯世界的许多国家正在接连不断地面临着社会动荡与政府倒台的巨大挑战。当时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像是在重复着同一个英语媒体创造的幻境,将这场动荡描述为“阿拉伯之春”。仿佛在短暂的暴力之后,一个人人解放、社会自由的未来会从天而降。只需要通过复制自由主义者们深信的政治与经济模式,一个国家便可以从“失败”走向“成功”,并最终成为“文明”国家俱乐部的成员。
然而,哪怕是最乐观的自由帝国主义者,也将会对接下来的历史变迁感到不安。
2014年,当阿拉伯动荡进入到第四个年头时,伊斯兰国宣告成立。一时间,欧美世界主流媒体仿佛找到了一个完美他者。这些神秘、暴虐、肮脏、无知、挥舞着陈旧俄制武器的黑衣人们,既像是苏俄幽灵的转世,又仿佛见证了冷战结束之初,由西方先知宣布的“文明冲突”的世界秩序预言。
从动荡之初,西方媒体便用“之春”这一极具冷战意味的字眼来描述这场政治变局,更试图为他们霸权主义的军事干预提供道德佐证。仿佛一场“民主”的大风,以及自己军队“正义”的火焰能将“专制”、“腐败”的“独裁者”们一扫而光。然而,旷日持久的叙利亚内战,以及2013的利比亚内乱与埃及军方政变,都为这个“春天”笼罩上了层层寒意。
伊斯兰国成立、利比亚内乱以及至今还在继续的叙利亚内战,都是这场打着“反恐战争”旗号的自由帝国主义全球扩张的产物。“反恐战争”与“阿拉伯之春”代表了自由帝国主义霸权的两个面向。这种霸权主义相信,只要在“人权”与“自由”的名义下,便可以通过军事干涉与暴力颠覆的形式,清除一切“障碍”,自上而下地推行一套为霸权所认可的“模式”。
然而,这种干涉主义的长臂并未能将和平带给亚非拉世界,相反,却将动荡带回到了西方本土。就在2014年伊斯兰国在美军占领的伊拉克废墟上兴起时,一场对美国自由帝国主义的盟友、乃至全世界影响更深远的事件也在悄然展开。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贵州盘州惩戒43名非法滞留缅北人员:冻结银行账户
2021-09-13 07:14 缅甸局势 -
洪森:柬虽是小国,但不会在压力下退缩
2021-09-13 06:49 中国外交 -
阿塔:将取消公立大学部分科目,与伊斯兰教冲突
2021-09-13 06:49 阿富汗 -
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大乱斗”,谁来接替菅义伟?
2021-09-12 22:55 日本 -
法外长:塔利班在撒谎,不会和阿富汗新政府有联系
2021-09-12 20:49 阿富汗 -
因要求师生戴口罩,美国得州6个学区将被州政府起诉
2021-09-12 19:35 美国一梦 -
巴黎女市长正式宣布参加2022年法国总统选举
2021-09-12 18:12 法国见闻 -
高市还在狡辩:搞不懂为什么美国也反对“拜鬼”
2021-09-12 17:02 日本右翼 -
单日新冠死亡数超9·11,美国正展开另一个巨大错误
2021-09-12 16:25 美国一梦 -
与中国关系紧张,印澳“抱团”合作
2021-09-12 15:25 南海局势 -
“天价海运”降温有戏?中美欧开了一场会
2021-09-12 15:18 中国经济 -
美媒:911是美国超级大国衰落的开始,中国成最大赢家
2021-09-12 14:17 美国一梦 -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不意味着不再关心乌克兰”
2021-09-12 11:21 乌克兰之殇 -
越南日新增确诊数持续过万,广西捐80万剂疫苗
2021-09-12 11:0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中国造全球最大直径全断面硬岩掘进机在格鲁吉亚投入使用
2021-09-12 09:23 一带一路 -
911纪念日当晚,驻有美军的伊拉克机场附近遇袭
2021-09-12 09:12 伊拉克局势 -
匈牙利也将生产中国疫苗,10个月内建生产设施
2021-09-12 09: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世界人民大多还未觉醒,如何让他们理解中国?
2021-09-12 08:19 -
美华盛顿国家广场附近发现疑似装有武器的可疑车辆
2021-09-12 08:11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评论 48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评论 57两名以色列驻美使馆人员遭枪杀 评论 198贴脸开大!特朗普白宫“伏击”南非总统 评论 167CIA高官又上头:首要任务,中国 评论 165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
82%→86%,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还在上升
-
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
“关键时刻,中国东盟谈妥了”
-
美高级官员:听了,但没完全听
-
澳总理还想访华,“这肯定是件好事”
-
“AI教母”警告:特朗普这么干危及美国科技主导地位
-
马斯克:中国实力不一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
-
“俄罗斯士兵渴望和平,但还想继续前进”
-
细节曝光:枪手装成路人,要求保安报警
-
贴脸开大!特朗普白宫“伏击”南非总统
-
CIA高官又上头:首要任务,中国
-
美国又来!这次是中国电池材料
-
“美方不切实际”,欧盟又写了一份
-
美商务部长坦言:特朗普也感到糟心
-
“彻底失望!进一步退十步,24小时不到就背弃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