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洋:提升国内消费,重点不在增速,而是解决这两大群体的“尴尬”
最后更新: 2021-03-13 15:09:24观察者网:但目前房地产部门的投资回升速度,是外界比较担心的。我们讲4万亿计划对中国经济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确实也在某些方面埋下了隐患,其中就包括房地产,现在的情况是否又会让人想起当时的状况?
姚洋:房地产业是一个对宏观经济比较敏感的部门,特别是疫情期间人们的购房意愿被压制,去年5月疫情逐步好转,房地产开发商感觉经济要开始恢复了,人们的买房意愿要回来了,他们就会开始投资买地,去年土地就卖得很好。房地产行业是看未来的。到了今年,中央又开始发出一些信号,提醒房地产行业不要跑得太快,不要过热,这是主要原因。
当然还有一个方面,是去年地方政府的财政都比较困难,卖地收入用起来相对比较灵活,而中央给的专项债用起来都很麻烦,这样一来地方政府肯定还是倾向于卖地,尤其在一些比较困难的地方,多卖点地,补充财政亏空,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
不过,像有些地方搞合村并居,从出发点来讲,并非错误;我们住在城里面,不能拍脑袋看这些问题,大部分农村地区就是必须集中,否则公共品的提供效率很低,成本太高,而且好多农村都快空了,还继续保留一些老旧房子是浪费土地,合村并居一定程度上能节约土地。推动“农民上楼”,某种程度上也是更集约化地使用土地。当然,有些地方土地稍微多一点,允许住到镇上的人弄块地盖个平房,但很多城市近郊的所谓农村地区,那里所谓的农民已经不种地了,“上楼”也是可以考虑的。
观察者网:回到宏观经济面上,最近关于通胀的讨论又多了起来,但不久前人们在谈到抗疫纾困金、判断中国经济状况时,大多担心通缩;另外,现在谈通胀和通缩还要考虑国内和国外两个层面,全球大发货币,中国会不会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有什么化解工具?
姚洋:总得来说,没有大变化。去年我们当然应该担心通缩,我个人觉得看CPI并不是很准确,主要还是应该看PPI(生产者价格指数),这是直接反映生产面情况的,然后传导到消费面。CPI数据统计取决于“一个篮子”,要考虑很多指标,各自比重有多大,比较麻烦。
PPI相对比较固定,统计准确度就比较高,去年我们的PPI一直是负的,现在转正了,说明中国经济的确可能处于一个转折点上,由通缩变成微弱通胀。今年设定的CPI涨幅是3%,恐怕也是一个高限。
此外,大家担心的输入性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大宗商品价格都在涨,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有多大程度能反映到物价上?大宗商品占全部原材料的比重没有想象那么大,其实是较小的一个数字。
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人民币升值问题,我的判断是今年应该还可以再升一点,大概升到6.3或6.4是有可能的,人民币升值可以对付通胀。
总体而言,至少今年上半年的通胀压力不会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财政货币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不应急于退出,所以这次政府工作报告里面也提到了货币政策不要急转弯。我想,即便今后要退出,也是比较缓慢的进度。
观察者网:现在我们讨论财政货币政策,大多是就短期的宏观调控来看,那么今年两会还有一件重大事情是“十四五规划”,如果考虑到长期目标的实现,在制定短期宏观调控和长期经济目标时应怎么协调?再者,现在各种科技类的财政、金融工具很多,这些会对传统的宏观政策、经济目标带来什么变化?
姚洋:第一个问题就是短期和长期之间的关系,短期要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长期应该看供给面。关于后者,我们国家主要是靠改革和技术创新。“十四五”规划中,有很多内容是关于供给面的,而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则会提短期措施,两者涉及的领域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刚才我们谈到的一些先进手段,像互联网金融、数字化人民币等等,都是很好的创新,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现在讨论也比较多。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要防范风险,但在这之前还有一句话,大体意思是我们要照顾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要考虑到国际竞争力。
这句话非常重要,它是有内容的。前段时间,国内强调所谓反垄断,现在的意思其实是某种程度上要取得一个平衡。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监管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急于将其归类——要么归到科技企业,要么归到金融企业,事实上它们就是正在创造一个新形态——科技金融。对于科技金融需要新的监管手段,而不是试图将其杀死。
最近银保监会出了一个关于助贷、联合贷的征求意见稿,我觉得其中有些方面值得商榷。比如,中小银行只能在自己的属地开展业务,不能超出自己的属地范围,也就是说不能超出本省,这显然和互联网金融是相对立的,很明显助贷、联合贷就不能做了,因为它们的优势就是要跨省、在全国范围开展的。
我想,如果这样一个措施发布出去的话,基本上是把互联网金融的一条腿给打瘸了。这不应该是我们的发展方向,你可以增加监管要求,甚至可以给它们提类似银行那样的自有资金要求,这些都可以,但是如果你用行政手段去限制其业务范围,就有些作茧自缚了。
互联网金融好不容易成为中国可以超越美国的一个地方,如果自我设限、自缚手脚,显然跟总理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关注国际竞争力是不相符合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美股中国美妆第一股”首份财报:营收大增,亏损26.9亿
2021-03-12 17:45 上市公司 -
挤走韩企后市场回暖,TCL华星去年净利骤增151%
2021-03-12 17:28 上市公司 -
中美半导体产业技术和贸易限制工作组成立
2021-03-11 14:42 -
2021两会|陈康平: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标准建立
2021-03-11 13:28 2021两会 -
“最具挑战的一年”,国泰航空去年亏损超200亿港元
2021-03-10 17:14 上市公司 -
唐山一级红色预警,铁矿石暴跌10%
2021-03-10 11:07 金融圈 -
定价10万!TCL新款旗舰电视抢跑Mini LED技术
2021-03-10 09:45 上市公司 -
电信运营商回A第一枪,中国电信拟申请上交所主板上市
2021-03-09 17:30 上市公司 -
美图“吃螃蟹”:买4000万美元比特币、以太币
2021-03-08 22:58 疯狂比特币 -
商务部长:中国政府已经核准RCEP
2021-03-08 18:22 2021两会 -
“从负债100万元到存款300万元,我是通过理财做到了”
2021-03-08 08:49 -
受海外债市暴跌影响,中国2月外汇储备下降57亿美元
2021-03-07 14:04 中国经济 -
李小加:建议创建“滴灌通”,将全球过剩流动性引入中国中小企业
2021-03-05 22:59 2021两会 -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3日起施行
2021-03-05 18:08 -
去年超额完成城镇就业1186万人,今年1100万为何“压力很大”?
2021-03-05 18:04 宏观经济 -
2021两会 | 中化宁高宁:保障粮食安全、打赢种业翻身仗
2021-03-05 16:28 2021两会 -
2021两会 | 新希望刘永好:猪芯片是当前猪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1-03-05 15:37 2021两会 -
曲线入职米哈游被判赔百万,两名腾讯前员工违反竞业协议遭起诉
2021-03-05 10:59 大公司 -
周延礼:建议推动衍生产品统一立法
2021-03-05 10:15 -
美专利巨头故意妨碍小米起诉,武汉中院发首个跨国禁诉令
2021-03-04 22:04 上市公司
相关推荐 -
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评论 119“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评论 258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评论 213“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评论 126“不如申请成中国一省” ,德国锂企竟如此激将欧盟 评论 126最新闻 Hot
-
“即使特朗普下台,美国政策也不会变,中日韩要合作”
-
“船到桥头自然直”,印外长回应美议员
-
俄海军副总司令阵亡
-
“在越南的中国制造商松了一口气”
-
他倒戈后就躲起来了,电话都不接,同僚评价:聪明
-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
“印军将全面排查中国产零部件”
-
美国和盟友闹掰?“本质没变,中国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声,英财相当场落泪,“哭崩”市场
-
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
莫迪表态:金砖是重要平台
-
“还想阻挠大陆武统?美国太晚了”
-
受贿数额特别巨大,齐同生被提起公诉
-
“美国占一半,中国分四成,欧洲...”
-
李在明最新涉华表态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宫整活,北约秘书长:惊喜且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