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升:关于难民问题的这三种声音,声势还不小呢
关键字: 难民难民潮欧洲难民潮中东难民中国接收难民恐怖袭击【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杨升】
有关“中国该不该接收难民”的争论还在持续,其实不是从今年的国际难民日,而是从欧洲难民危机以来,这个话题就一直在往中国的头上飘,大家还记得今年大年初一联合国官微是怎么给咱们拜年的吗?
翻看这几天的新闻,总能听到各种针锋相对的声音,笔者和周围的朋友,包括一些欧洲朋友也有一些争论,这里不妨总结几个典型的观点,一一做个回应:
第一种:首先,我们不同意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还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超强国力的大国,这个托词不能成为中国拒绝难民承担国际义务的借口,反而会被人耻笑。而且,我们不同意“谁污染谁治理”,很多接收难民的国家都不发达,也没有参与制造难民,比如叙利亚的一些邻国,比如黎巴嫩,但他们在承担国际义务方面比欧洲做得还早,难道中国连他们都不如吗?
这种声音来自于外国人,他们对中国人的“冷酷”和带有“种族歧视”的“难民恐惧症”表示不满。
接收国是不是发展中国家并不是那么重要,几十年前中国还很穷的时候,也大规模接收过难民,关键是难民的成分问题,也就是难民和接收国社会的兼容问题。这不是种族歧视,而是对难民和接收国双方利益都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忽视这一点,就会出现欧洲正在面临的难民危机。
这种声音中提到的黎巴嫩正好笔者去考察过,而且考察时间正好是欧洲难民危机前夕的2015年4月(欧洲难民危机开始于2015年夏季),也正是叙利亚内战如火如荼之时。这个小国确实早于欧洲承受了百万难民,当地的官员和联合国分支机构介绍道,从2011年开始,短短四年不到,黎巴嫩接收了相当于自己人口四分之一的难民。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黎巴嫩在2011年人口只有460万人左右,但到了2015年,已经变成了580万,增长了120万人。阿拉伯之春之前的2005-2009年,同样是四年,这个国家的人口只增长了18万人左右。
黎巴嫩难民营
那么如此剧烈的变化给黎巴嫩社会带来了什么改变呢?说实话,并不像欧洲难民危机那么恐怖。很多餐馆服务员、高级酒吧的酒保、夜店DJ、咖啡厅的咖啡师、出租车司机、在街上擦皮鞋的小孩儿、抬高海滨高档住宅楼市的富人等都来自叙利亚,根本看不出他们跟黎巴嫩本地人的区别。他们都说阿拉伯语,都信伊斯兰教,肤色五官无区别,两国历史上曾同属一国(详情可以参见笔者之前的文章:《时代》给默克尔戴了一顶高帽子)。
当时与笔者同行的欧洲同学们都在想黎巴嫩的经济可怎么受得了,完全没有想到这些人对黎巴嫩不留恋,对叙利亚老家更是已经绝望,一旦找到廉价的途径就会向梦中的欧洲进发。结果“蛇头”们和土耳其看到了机遇,笔者离开后不久,百万难民开始如潮水一般浩浩荡荡水陆并进陆续奔赴欧洲。
结果同样的难民到了不同的社会带来了完全不同的影响,当时每个欧洲国家平摊的量还不及黎巴嫩一家,结果每个国家都发生了当地人和外来难民的矛盾摩擦,出现了社会治安恶化、宗教种族对立、政治上的左右对立、极端思想扩散、甚至恐怖袭击常态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难民问题直接导致的,有些是间接导致的,但是稍有常识的人不会否认它们和难民潮之间是有关系的。
再说说中国的例子。中国连中东小国都不如?非也。中国恰恰是在东亚东南亚这片地方从源头上扼杀了难民的产生,中国国力的壮大、对周边邻国间矛盾或邻国内部矛盾的积极调解,以及在亚洲地区处理安全问题的冷静合理性,使得很多个“火药桶”没有爆发,中国周边很长一段时间来没有大规模战争,这是扼杀了难民产生的源头。
反过来看看,面对难民问题时,黎巴嫩、约旦他们有选择吗?而土耳其,沙特以及那些自己距离中东近在咫尺的欧洲国家,不但不去扮演稳定器和调停者,反而去推波助澜,试图浑水摸鱼,中国在西方动手开打之前好言相劝,却被全当耳旁风,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种的苦果只能由自己来咽了。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2015年的情况报告,中国累计接收难民30万,其中绝大多数为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华侨,只有极其少的几百人来自非洲和中东(由于本国政局不稳生乱生战,在中国沦为难民),近年由于缅甸内部武装冲突也有不少难民过境进入云南,这批难民没有可查的官方统计数字。
这30万出头的难民大部分的接收时间是六七十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那时的中国还远远不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更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这些接收既没有遭到百姓的强烈反对,很多选择留在我国的难民在我国社会的融入情况也相当不错,为什么?同宗同源啊!
这就是为什么难民和接收国社会的兼容问题至关重要。接收国对接收对象进行筛选不是种族歧视,而是对双方负责。这也是为什么王毅外长说:“解决中东难民问题,首先需要加快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为难民回归创造必要条件。”
因为中东难民最适合去的地方就是他们自己的国家,再退一步就是和他们处于同一个文明圈的其他国家,你把这些地方搞乱了不收拾,还一拍胸脯说“没事,我给你一个新家!”这不是行善,是彻头彻尾的害人害己。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62“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79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87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6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