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散逸:小米在印度遇到税务麻烦,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
最后更新: 2022-05-04 08:29:00【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杨散逸】
小米公司是我国最早在印度开拓市场的手机公司之一,雷军本人更是通过2015年在印度的演讲圈粉无数,其鬼畜作品《are you OK》是我唯一会唱的英文歌曲,2017年他访印甚至被印度总理莫迪亲切接见了。
当然印度市场也投桃报李,小米已长期成为印度销量最高的手机,占据超过20%的市场份额。
2018Q2-2020Q1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
但是就像婚姻一样,蜜月过去就是无尽的鸡毛蒜皮。
今年年初就有报告说:
“印度财政部1月5日在一份声明中称,已经向小米科技印度私人有限公司(Xiaomi Technology India Pvt.)发出三份述因通知,向该公司追缴65.3亿卢比(约合8800万美元)税款。
印度财政部称,小米印度公司向高通和小米移动软件公司汇付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费,这些费用未计入其进口商品的交易价值中。声明称,小米及其合同制造商也未将进口的MI品牌手机及其零部件的特许权使用费计入该产品的应评税价值。”
近日又有报道称:
“根据1999年《外汇管理法》的规定,印度执法局(ED)没收了尊敬的小米技术印度私人有限公司5551.27亿卢比(约72.55亿美元)的资产。小米印度是中国小米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银行账户中的5551.27亿卢比已被印度商务部查封。印度商务部已就该公司在今年2月进行的非法汇款展开调查。
公司2014年开始在印度运营,2015年开始汇款。该公司已向三个外国实体(其中包括一个伪装为收取特许权使用费的小米集团实体)汇出了相当于5551.27亿卢比的外汇。如此巨额的特许权使用费是在中国母公司实体的指示下汇出的。汇给美国其他两个不相关实体的金额也是为了小米集团实体的最终利益。小米印度是印度手机品牌MI的贸易商和分销商。
小米印度从印度制造商采购完全制造的手机和其他产品。小米印度没有从这三家外国实体获得任何服务,这些款项已转移给这些实体。在集团实体之间创建的各种无关的形式实体的掩护下,该公司以特许权的名义将这笔金额汇往国外,这构成了违反联邦应急管理局第4条的行为。
该公司在向国外汇款时,也向银行提供了误导性信息。”(译自境外报道)
目前尚不得知两次的通告是不是对同一交易的深入调查,但是第二次和第一次的措辞从反避税角度来看差距颇大。
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一下。
首先要说的是如何避税。主要操作是利用各个环节的税率并不相同而进行操作来少缴税。
一方面是企业所得税。
印度的所得税基本税率是30%,在印度境外成立的外国企业和有限责任合伙企业适用40%,同时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还有复杂的减免税制度。
另一方面是预提所得税。
预提所得税是指预先扣缴的所得税。它不是一个税种,而是世界上对这种“源泉扣缴”的所得税的习惯叫法。
通俗地讲,就是外国企业在本国境内没有实体,但有取得的来源于本国境内的利润(股息、红利)、利息、租金、财产转让所得、特许权使用费和其它所得,根据属地原则应该就这个所得在本国缴纳所得税。
由于境内没有实体也没法核算成本,就只能以类似核定征收的方式确定一个明显低于正常所得税的税率对全部收入征税。
印度特许权使用费和专业费用在不享受税收协定的情况下是10%,中印双方于2018年11月26日进行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及协定书》显示,双方没有协定优惠税率。
简单描述二者的关系就是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预提所得税越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就越少。因为特许权使用费是企业的一项成本,而收入-成本=利润,成本越高利润越少。由于预提所得税税率远低于企业所得税税率,所以通过特许权使用费、利息之类成本项目支付预提所得税从而减少企业所得税的方法,一直是各国反避税的重点防范方向。
年初第一条报道的意思是小米印度向美国高通公司和小米移动软件公司汇付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费,小米在印度的组装公司并不使用这些技术,应该是在进口的某些零部件生产环节使用了技术,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并未体现在进口环节其产品的价值上。考虑到印度手机零部件的关税以前是零,在2021年初才微幅调升至2.5%,似乎没必要在进口价格上进行避税操作。
那么这个操作就更像是在对前一生产环节避税,只不过是在印度将这个利润实现而已。单看这条报道的说辞,感觉印度政府很有国际主义精神,本来一分钱税也不在我这缴纳,现在小米的操作要使相关企业缴纳10%的预提所得税,但是我不要这个税,就是要维护国际税收正义。
近日第二条报道的意思是,小米印度的功能定位是贸易和分销商,这些特许权和它没有关系,它也没有获得过服务,这些钱不应该付。
如果说第一份报道还感觉印度有些得了便宜卖乖的嫌疑,第二份报道可能就是图穷匕见要收税了。假如两次报道是一件事的话,那么印度政府的做法可能是发现小米公司有一个避税行为后,想尽量让这个税在其本国缴纳。
当然,这一切都是印度政府单方面的说辞,小米公司的态度是:“支付使用费的特许权都是在印度使用的,我们觉得自己没有问题但是会积极配合印度。”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中国食物自给率65.8%,专家:应防范油奶肉风险
2022-05-03 20:29 观网财经-宏观 -
三星将领先台积电量产3nm,台媒: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2022-05-02 19:57 观网财经-科创 -
遭印度查扣48亿资产,小米回应
2022-05-02 13:44 观网财经-科创 -
巴菲特:华尔街将股市变成了赌场
2022-05-01 09:03 观网财经-海外 -
习近平: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2022-04-30 15:56 观察者头条 -
4月制造业PMI降至47.4%,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继续回落
2022-04-30 10:16 观网财经-宏观 -
吴雄昂出局?安谋中国联名信:软银屡次违背承诺,强势夺权
2022-04-30 09:57 观网财经-科创 -
美股4月收官日:道指再跌近千点,纳指跌4%
2022-04-30 09:20 观网财经-金融 -
苹果CFO:供应问题将导致销售额减少80亿美元
2022-04-30 00:47 -
两部门:5月1日起至年底,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免征增值税
2022-04-29 22:49 抗疫进行时 -
TCL年报净利171亿元增长129%,今年能延续吗?
2022-04-29 21:21 上市公司 -
销量大增,均价下滑,比亚迪品牌力难题未解
2022-04-29 20:49 观网财经-汽车 -
CNN曝马斯克下步动作:可能在推特实行实名制
2022-04-29 16:01 -
特斯拉召回1.4万辆Model3高性能版,赛道模式下缺速度单位
2022-04-29 15:22 观网财经-汽车 -
移动:联通山东分公司干的
2022-04-29 13:47 大公司 -
中金:如何看待美国GDP不及预期?
2022-04-29 13:25 观网财经-海外 -
无视GDP缩水1.4%,美股大涨
2022-04-29 12:55 观网财经-海外 -
美ITC对特定移动电子设备启动337调查,联想等为列名被告
2022-04-29 12:12 观网财经-海外 -
专家:首套房贷利率“破5”将成趋势
2022-04-29 09:44 观网财经-房产 -
天津:10月1日起停止限价商品住房销售
2022-04-29 07:35 观网财经-房产
相关推荐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评论 90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评论 179果然,美媒用“亲华”来猎巫马斯克 评论 86AI与国运:AI发展到了向西还是向东的节点 评论 28最新闻 Hot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
王文:要消除国内对巴基斯坦安全的恐惧
-
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
王文:奉劝美国不要再想侵犯中国的上空
-
由于癌症治疗副作用,查尔斯三世短暂住院
-
“美国高校总想收中国的钱,得好好检查下”
-
特朗普汽车关税,“只会让中国电动汽车领先”
-
郑永年:中国不是美国,不会加入瓜分世界的行列
-
欧洲太想“上桌”了,但…
-
真有极光!NASA拍到了
-
交割日逼近 ,“港府正接洽长和”
-
“怪事!穷国用上先进技术,富国还在用落后技术”
-
“我们列出3个与美方不重复的AI安全风险后,基辛格发出赞叹”
-
“‘奥本海默时刻’是否到了?我们要边发展边治理”
-
“特朗普都能和普京谈了,欧洲为什么不行?”
-
又现“社死级”泄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