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光斌:“百年变局”下看中美关系
关键字: 中美关系中美建交40周年大国博弈新阶段新冷战观察者网:到目前为止,中美两国的冲突还是表现在经贸和科技领域。您觉得未来两国的摩擦会不会升级,以至于扩展到政治、军事、意识形态的进一步冲突?
杨光斌:目前来看,无论是技术冲突还是贸易冲突,都是属于低政治(Low Politics)的,会不会走向外交和军事上的对抗,作为学者很难说,也很难做预测,这里面不确定性因素太多。比如说换个总统,换个党,情况似乎会不一样。从目前特朗普政府来看,美国真正受过良好教育的一流学者不愿意与特朗普“有染”,导致他的班子里充斥着一批二流以下的“智囊”,这在某种意义上增加了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假设2020年特朗普将继续当选执政,大国之间会不会出现军事摩擦,比如说在南中国海,在台湾问题上,我认为不排除这样的可能。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另一个大国,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俄罗斯采取的行动在美国看来是威胁更大的。比如收回克里米亚半岛,这对美国人、欧洲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现在他们之间关系很僵,彼此处于一种类似于冷战的对峙状态。我认为,虽然大国之间出现军事上的擦枪走火,可能也难以避免,但是即使这种情况发生,它的结果我们也不用想象得过于严重,因为大国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彼此牵制的关系。至少目前在军事层面上,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半岛、在叙利亚上与美国和西方的冲突,对他们来说军事威胁要比中国人来得更大。
至于意识形态领域,一方面随着颜色革命国家近况的失败和西方国家内部危机的加剧,使得曾经被视为“普世价值”的自由民主已经从道德高地上被拉下了马。另一方面,特朗普是一个经济总统,他明确宣布不愿意在自由民主人权问题上干涉别国内政,他认为这些都很荒唐。如果他继续执政,美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不太可能升级与中国的对抗。
观察者网: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曾提到“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您觉得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国的国际关系层面、尤其是中美关系上我们应当怎样理解?
杨光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的理解并不是一百年,而是一个影响世界300年甚至500以来格局的变化。我刚才提到,白人统治世界的旧秩序正在动摇,这种动摇首先表现于物质财富的转移:西方国家和非西方国家的工业产品总值的对比从1980年的西方国家占90%,非西方占10%,到2010年非西方国家,包括中国、印度这种新兴市场国家,占到40%,西方国家占60%,这个结构还在继续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权力确实在发生转移,尤其是从物质财富这个角度来说。而带领这个权力转移的是中国和印度,尤其是中国。中国从改革开放之初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不到2%到今天占15%,巨大的变化有目共睹。
更重要的是,一些可能进一步改变世界秩序的要素正在出现。比如说西方统治世界的做法是通过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政治上是联合国,经济上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等。以IMF为例,目前IMF受制于美国国内法,改革举步维艰。另一方面中国在IMF虽然特别提款权的量在增加,但是中国无法取得更重要的地位,因为美国在IMF拥有一票否决权。在这个背景之下中国搞了亚投行,用和西方一样的游戏规则去投资,这显然就削弱了美国主导的IMF、世界银行等组织的作用。更让西方人更紧张的是“一带一路”,其实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这个倡议之前,中国已经是大约120个规模以上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个在历史上是很空前的。现今再加上“一带一路”这一国家战略一步步推进,假设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60多个国家形成你中有我为中有你的密切关系,和这些非西方国家的经济关系达到中国和欧洲日本这样的经济密切程度,我们很难想象未来的场景是什么样子,或者说,中国会强大到什么样子。
对于西方的保守派来说,这样的未来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他们会不遗余力地遏制中国。但是对于一些自由派,他们认为美国不得不接受这样的变化。包括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就曾经发文说,“要乐见中国崛起”。包括像《必有一战》的作者哈佛大学艾里森教授,他提出中美的“修昔底德陷阱”,他的主张是如何避免这些陷阱,言外之意就是说中美并不必然有一战。这样的观点美国内部有,中国国内更多,双方都有相当大的力量在努力寻求避免更加激烈的冲突。
最后,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世界政治的本身是很残酷的。中国人的个性不那么好斗,因此,每当出现一些对抗性的事件,很多人就觉得不可理解。然而大国之间的对抗才是世界政治的常态,也是历史的常识。我们新中国建国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承平日久,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一代认为世界政治理所当然应该是和平、合作和发展,然而,历史的现实是,70年的和平局面在整个近现代历史上都非常罕见。
总体来说,未来的三到五年如果出现对抗性加剧的事件,我也不感到大惊小怪,也没什么可怕的,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成长的必由之路。历史上,从落后到发达,从二号到一号,大国成长的道路都是非常血腥的。我们要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中国能够不经过流血的战争而只是一些对抗,最终在对抗中崛起,完成这样的“变局”,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戴苏越
- 最后更新: 2019-01-01 16:48:12
-
美军推特:时代广场跨年降球,我降这个…
2019-01-01 16:38 雷人雷语 -
脱欧临近,英国人忙到爱尔兰办护照
2019-01-01 14:08 不列颠 -
虽然“跨年”关门 特朗普仍不同意民主党新预算案
2019-01-01 10:42 美国政府关门 -
特朗普新年贺词,只有10秒
2019-01-01 10:15 特朗普 -
俄居民楼燃气爆炸致7人死亡 至少36人被埋
2019-01-01 09:56 安全生产 -
跨年夜持刀捅人!英国曼彻斯特一火车站3人受伤
2019-01-01 09:36 不列颠 -
金正恩新年讲话:随时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
2019-01-01 09:09 朝鲜现状 -
俄罗斯抓了个美国“间谍”
2018-12-31 21:37 凉战 -
这是要复兴“大英帝国”?
2018-12-31 19:05 不列颠 -
一起吃顿饭,就不从叙利亚撤军了?
2018-12-31 17:51 叙利亚内战 -
这事儿,澳大利亚也非要插上一脚
2018-12-31 17:37 -
塞尔维亚总统:不为取悦西方而弃用俄天然气
2018-12-31 16:43 -
国父之女胜选当天,17人丧生
2018-12-31 16:12 -
美学者帮华为说话,竟被逼到删号
2018-12-31 15:02 网络战线 -
特朗普:这是美国政治最大骗局!
2018-12-31 14:41 特朗普 -
美边境收容所这样对待移民儿童
2018-12-31 13:47 美国一梦 -
荷兰藏家又称愿意归还肉身佛 福建村民:他以前就说要还
2018-12-31 13:27 -
澳前总理“拉仇恨”:谢谢安倍、李显龙…@特朗普
2018-12-31 09:43 争议TPP -
黄背心中国工厂:5万件急单圣诞前发货
2018-12-31 09:10 欧洲乱局 -
越南担忧中美过剩产能输入,工业难升级4.0
2018-12-30 22:23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260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37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93“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4最新闻 Hot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20.8%,美媒惊了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