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光斌:“百年变局”下看中美关系
关键字: 中美关系中美建交40周年大国博弈新阶段新冷战观察者网:为什么如今美国这种主张遏制中国的保守派声音会占据主流,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在这其中特朗普这样一个“非典型”总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杨光斌:有一本书叫做《国王的两个身体》,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国王一方面身体是自然的,是属于他自己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属于社会的,公共属性,不属于他的。特朗普也可以说是有两个脑袋,一个是自己的,一个是美国社会的、国家的。
对于特朗普,我的理解就是一个经济总统,他想来想去总是经济利益至上。如果把美国政府看作是由大脑,身体构成的一体化,特朗普作为总统就是大脑。现状是,他背后的精英集团、利益集团也好,智库也好,这些人组成的美国统治集团的身体,整个保守化了。
为什么会出现保守化?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战略焦虑。
一是来自制度优越层面的焦虑。苏联垮台之后,“历史终结论”在世界范围内很有市场:在外交理论上表现为民主和平,而民主国家无战争,所有国家民主了,世界也就和平了。当时美国流行的理论是,美国是世界的终端,美国的单一霸权能够给世界带来和平和稳定。但是这个理论仅仅流行了不到20年,中国就意外的崛起了,根本性地改变了西方白人统治世界三百年的世界秩序结构,这套“历史终结论”也越来越没有说服力。
二是来自文明优越层面的焦虑。从1700年开始算,到2000年这300年之间的世界霸权先是英国然后是美国。其间也曾有过来自欧洲的挑战者,从高卢人到日耳曼人,再到东正教背景的苏联人,但是这些挑战都失败了,统治权始终都牢牢掌握在盎格鲁撒克逊白人的手里,也就是英国人、美国人手里。但是今天新的挑战者——中国,属于另一种文明。一般来说,当老二的GDP接近美国60%的时候,美国就需要出手了,不管你姓谁叫什么,不管你什么制度,不管你是苏联还是日本,都要下手。中国今天的GDP总量接近美国的70%,如果按照平价购买力来说可能更多。在这种情况之下,美国的精英阶级普遍感到焦虑,这是对白人支配的世界秩序的一种焦虑。在这个意义上,中美关系的变化不单单是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它其实是有世界政治、世界文明这样一个背景在里面。
三是来自国内社会的焦虑。2008年之后,美国国内社会分裂空前加剧,这里面有几个原因,一方面,有色人种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和之前自由派的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这些对于保守派来说可能有点受不了,于是在政治上他们分裂了。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分裂,拉美的几千万移民,他们会组成自己学校和社区,很难被美国同化。再加上工业上脱实向虚,传统的工业地带衰败,就业困难。一个是经济上的矛盾,二个是社会上的矛盾,加上之前提到的世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三重矛盾叠加,使得美国精英阶级很焦虑。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有时候适度的外部紧张关系,制造敌人,有利于弥补国内的团结。二战之后西方国家内部和美国内都比较团结,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苏联的存在,使他们国与国之间、美国两党之间斗争是有限的、而合作是主要的。但是当苏联的威胁消失之后,美国的两党政治就变成了你死我活。不妥协不合作,变成了否决制政治。为了打破这样的局面,美国需要制造一个外部敌人,某种程度上来说需要让中国代替原来苏联的位置,以帮助他们缓解国内这种普遍焦虑的困境。
观察者网:当前中外很多人都担心中美关系会发展为“新冷战”,特别是前段时间美国副总统彭斯针对中国的演说,被媒体形容为“新铁幕演说”,您对此怎么看?
杨光斌:首先,我们需要界定,什么是冷战?
冷战最主要的特征是全面对抗。当年的美苏冷战,双方的对抗不但是军事上,也在思想上、经济上。但是今天,虽然美国有些人想要制造这样的“铁幕”,但是两国在经济上很难回到当年美苏那样的关系,军事上也不可能像当年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那样全面对抗。我的理解,其中根本性的原因还是我们的民族性、文化不一样。
苏联和美国之间,他们的问题总体上来说是西方文明内部矛盾的一种延续。在近300年(1700年至今)比较短的时间,也可以推到1500年发现新大陆,就是500年,这个世界秩序是由西方人塑造的,它的起点,用新全球史的奠基者、美国人麦克尼尔的话说,欧洲人是血腥、残暴、好斗的,与东方人相比,他们统治的起点是非常血腥,过程是非常残酷的,而结果是不平等和霸权。这样的特征在西方文明内部反复上演,最极端的就是一战、二战。这种残酷是他的民族性所决定。西方国家不论叫什么,叫苏联也好叫美国也好,都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民族主义国家具有天然的扩张性,所以民族国家之间的故事都是很惨烈的。美国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民族国家,而中国不是一个西方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而是一个文明体。文明体的行为方式和民族国家的行为方式是不一样的。
中美两国如果出现冷战,意味着第一是要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全方位对抗。在当前的大国博弈中,当美国这样的帝国遇到了中国这样的文明型国家的时候,中国不太可能像俄罗斯这样的“战斗民族”去硬碰硬,而是有可能会四两拨千斤,用比较弹性的方式去应对。换句话说,美国可能有一部分人想搞铁幕,想搞冷战,但是中国如果不接招怎么办?第二,这种对抗是有组织化的对抗,需要结盟,最终发展为盟国与盟国之间的对抗。中国是结伴而不结盟,我们周围有很多伙伴,在国际关系领域强调广泛合作、求同存异,在形式上和冷战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中国内部也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人可能比较强硬,但是总体来说,当年美苏冷战那样持续数十年全面对抗的情况,我认为不太可能发生。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戴苏越
- 最后更新: 2019-01-01 16:48:12
-
美军推特:时代广场跨年降球,我降这个…
2019-01-01 16:38 雷人雷语 -
脱欧临近,英国人忙到爱尔兰办护照
2019-01-01 14:08 不列颠 -
虽然“跨年”关门 特朗普仍不同意民主党新预算案
2019-01-01 10:42 美国政府关门 -
特朗普新年贺词,只有10秒
2019-01-01 10:15 特朗普 -
俄居民楼燃气爆炸致7人死亡 至少36人被埋
2019-01-01 09:56 安全生产 -
跨年夜持刀捅人!英国曼彻斯特一火车站3人受伤
2019-01-01 09:36 不列颠 -
金正恩新年讲话:随时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
2019-01-01 09:09 朝鲜现状 -
俄罗斯抓了个美国“间谍”
2018-12-31 21:37 凉战 -
这是要复兴“大英帝国”?
2018-12-31 19:05 不列颠 -
一起吃顿饭,就不从叙利亚撤军了?
2018-12-31 17:51 叙利亚内战 -
这事儿,澳大利亚也非要插上一脚
2018-12-31 17:37 -
塞尔维亚总统:不为取悦西方而弃用俄天然气
2018-12-31 16:43 -
国父之女胜选当天,17人丧生
2018-12-31 16:12 -
美学者帮华为说话,竟被逼到删号
2018-12-31 15:02 网络战线 -
特朗普:这是美国政治最大骗局!
2018-12-31 14:41 特朗普 -
美边境收容所这样对待移民儿童
2018-12-31 13:47 美国一梦 -
荷兰藏家又称愿意归还肉身佛 福建村民:他以前就说要还
2018-12-31 13:27 -
澳前总理“拉仇恨”:谢谢安倍、李显龙…@特朗普
2018-12-31 09:43 争议TPP -
黄背心中国工厂:5万件急单圣诞前发货
2018-12-31 09:10 欧洲乱局 -
越南担忧中美过剩产能输入,工业难升级4.0
2018-12-30 22:23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25“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5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