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凯桓:特朗普想乱中取胜,作为其对手该如何稳住阵脚?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薛凯桓】
就在人们嘲笑特朗普那句“24小时结束俄乌冲突”的flag时,他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推进俄乌冲突破局,甚至和俄罗斯坐到了谈判桌上,也让“100天内结束俄乌冲突”的新承诺变得有可能。
特朗普为何这么急于解决乌克兰问题?这一切究竟是老谋深算,还是单纯的情绪化行为?
急切的转向
要想弄清特朗普的意图,我们必须首先回顾2月18日于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的俄美会议成果。
这次谈判的成果之一是,俄罗斯和美国同意尽快使外交关系正常化,并将双方使馆的人数恢复到战前水平,有上千名美国在俄雇员将返回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以及俄罗斯各地的领事馆工作。
这说明,对特朗普而言,与俄罗斯的关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量级,以至于在这一方向上,特朗普愿意采取与美国国内削减开支完全相反的政策。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夕,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的人员数量曾达到2000人,是现在的十倍。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的人员被削减,还关闭了很多驻地方使领馆、美资学校等,上千名美国在俄雇员因此受到影响。
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塔斯社
削减外交使团规模和召回大使往往是两个国家关系濒临破裂的标志,也是以行动表达对对方不满的一种方式。恢复使团规模则是关系正常化的明确信号,代表着双方沟通一切顺利,不愉快已经结束。同时,这也是战略互信再次接近达成的标志(因为美俄两国都心知肚明,对方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越多,其在所在国进行情报活动也就越方便)。俄罗斯外交部对此事的表态是:“双方在对方国家的代表团‘同意尽快任命新的大使,并就消除对使团活动的限制开始磋商”。
俄美外交关系正常化的最新情况说明,自特朗普上台以来,其外交政策较拜登政府出现了“急转弯”,特别是在言辞方面,特朗普表现得极为激进,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粗鄙”,其行动惊世骇俗且非常不稳定。在他的影响下,美国对乌克兰问题的立场也是一天一变。
总结下来,美国政策的急剧逆转体现在:俄罗斯关于乌克兰的定性论调首次得到了美国的高度肯定,即“去纳粹化”“去军事化”的定性被美国官方所认可。特朗普也改变了说辞,将普京之前被拜登政府斥为“看似疯狂的战争冒险”认定为正确理性的决策。
美国“政策急转弯”在行动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特征:转向节奏极快,甚至令人有些反应不过来。这种快节奏没有给其盟友任何恢复元气、整理思绪的时间。对于美国的欧洲和亚洲盟友来说,这就像一场“狼人杀”游戏:当其他国家闭上眼睛时,美国醒着并四处出击。美国闭上眼睛时,世界才会睁开眼睛,应对特朗普及其团队新一轮出击所造成的结果。
“快节奏”是有效的政治技巧,早在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中就有描述。南非曼德拉和非洲人国民大会在结束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后迅速推动民主转型的过程就是典型案例。
1990年,南非政府释放了长期被囚禁的反种族歧视领袖曼德拉。随后,在短短几年内,曼德拉主导迅速启动了一系列变革措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废除种族隔离法律、筹备多党选举以及制定新宪法等几乎所有事项。1994年,南非举行了首次不分种族的全国大选,曼德拉当选总统,南非种族隔离时代正式终结。
南非首位黑人总统,反种族歧视领袖纳尔逊·曼德拉美联社
在这个过程中,曼德拉就采用了“快节奏”的策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起了新的国家机构和选举机制,有效阻止了白人种族歧视势力的反扑。就其行动步伐而言,特朗普颇有“曼德拉”的风范,其雷厉风行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曼德拉等一筹。
西方的反特朗普人士则用“电信诈骗”来形容特朗普的作为,讽刺他通过各种手段来诱使乌克兰迅速妥协。
以美乌矿产协议为例,特朗普所使用的手段包括操作债务数字(声称乌克兰需要归还3500亿美元)、极限施压(要求乌克兰接受他提出的妥协方案,否则将“面临后果”)、打反腐等“恐吓牌”(声称如泽连斯基不接受他的提议,就要公布乌克兰当局的腐败证据),以及诱之以利(以美乌矿产资源协议、欧洲“维和部队”为饵,推动乌克兰当局接受他的提议)。
通常来说,一个政府的执政理念应该以其长期的作为来评判。而特朗普上任仅一月有余,以这一个月的情况来评判他的执政理念,似乎并没有太多说服力,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声音认为,特朗普之所以急于解决乌克兰问题,是意在“联俄制华”。这其实是由于缺乏时间和事实佐证,从而将特朗普第一任期的行事逻辑套到了第二任期上。笔者认为,特朗普之所以选择加快节奏,是因为他不擅长循规蹈矩。因此,他决定快刀斩乱麻,以打破常规的方式迅速达成自己的目的。
特朗普的快节奏外交策略,本质上是打破传统政治惯性的“破局思维”。这种策略的逻辑是:通过制造既成事实,迫使对手在混乱中失去博弈筹码。正如历史上某些军事家偏好闪电战而非持久战一样,特朗普选择以高频度的政策变化压缩对手反应时间,使其对手难以形成统一的认知。在推动美俄关系正常化时,他绕过北约盟友直接与俄罗斯达成共识,避免了欧洲和乌克兰的掣肘,又将俄罗斯的谈判预期锁定在短期利益交换层面,从而留出回转的空间。
不按常理出牌的“商人传统”
特朗普外交策略的背后,是他对传统政治逻辑的蔑视。他重视国际政治的“剧场效应”,即当聚光灯聚焦于某个具体的动作时,舆论往往忽略其背后的战略连贯性。他将商业谈判中的“信息不对称”优势移植到外交领域,通过制造信息迷雾掩盖真实意图。其外交政策的特色是完全的单边主义和“商人传统”。这体现在他对乌克兰的“极限施压”和讹诈上。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佳芮 
-
泽连斯基伦敦“求抱抱”,私下却被警告...
2025-03-02 13:5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即使只有1%的可能性,美国也在争取,但欧盟可不这么想”
2025-03-02 12:46 -
泰国向中国遣返40名偷渡人员,真实情况如何?使馆答问
2025-03-02 12:01 中国外交 -
美财长不满:会面前,泽连斯基两次拒签协议
2025-03-02 09:55 -
“泽连斯基团队几乎都哭了”
2025-03-02 09:3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马克龙:愿向欧洲提供“核保护伞”
2025-03-02 08:30 欧洲乱局 -
菲律宾非法坐滩军舰冒出浓烟,疑似焚烧垃圾
2025-03-02 07:53 南海局势 -
国际原子能机构驻扎波罗热核电站观察团首次完全经由俄罗斯领土进入
2025-03-02 07:10 核电 -
尼加拉瓜宣布“退群”
2025-03-02 07:10 -
“乌克兰幸运有英国这样的战略伙伴”
2025-03-02 07:10 乌克兰之殇 -
匈牙利外长:袭击“土耳其溪”相关设施是对匈主权的侵犯
2025-03-02 07:10 乌克兰之殇 -
他们吵架前聊了啥?最后10分钟的导火线,全藏这里
2025-03-01 23:0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
泽连斯基抵达伦敦,将会面英国首相
2025-03-01 21:16 -
泰总理前往泰柬边境 打击电诈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5-03-01 19:58 打击网络诈骗 -
他提欧洲独立三步走:别再幻想了,美国正抛弃乌克兰
2025-03-01 19:46 欧洲乱局 -
库工党宣布将放下武器
2025-03-01 19:27 薄荷四国 -
“有人痛心疾首,有人兴高采烈...美国更撕裂了”
2025-03-01 15:49 中美关系 -
特朗普又污蔑:英国提这要求,让人想到中国
2025-03-01 15:2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看着他们吵,鲁比奥尴尬到抠出三室一厅”
2025-03-01 14:53
相关推荐 -
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5“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67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98“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30最新闻 Hot
-
普京阅兵式演讲:绝不接受歪曲历史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