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凯桓:特朗普想乱中取胜,作为其对手该如何稳住阵脚?
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他就以破坏美欧盟友关系而闻名。自从开启第二任期以来,他对盟友的态度变得更加咄咄逼人。同样地,特朗普对美国政府机构乃至整个权力分立体系的态度也是如此,他上任后迅速提拔马斯克,指示马斯克整顿政府效率的做法就与美国的政治传统格格不入,充满了我行我素的“商人风格”。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任命马斯克政府效率部为负责人路透社
特朗普在上一任期就认为,再好的想法如果要经过美国传统建制和“欧洲盟友”,也都会陷入困境,也是因为这样,他在上一任期内的内政外交并没有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果。因此,他得出结论:如果将“西方”这个概念捆绑在一起,他就会与上一任期一样不能达成既定目标,所以他就必须打破这些规则,不再受其束缚。
特朗普不接受所谓的“普遍适用”规则,往往多行动、少规划。他在与乌克兰通电话之前先与俄罗斯通电话,这一行动表明在谈判伙伴的选择上,他更看重对方的实力而非其他因素,或者说,就是“实力高于一切”的底层逻辑。
特朗普对数字的随性也是其理念的一个体现,比如他声称,俄罗斯在苏德战争中损失了6000万人,乌克兰有几百万、甚至接近千万人战死,乌克兰从美国那里获取了3500亿美元的援助,其中一半被贪污,乌克兰当局欠美国5000亿美元,等等。
美俄外长利雅得会晤则是这种理念的集中体现。利雅得会晤由美国首先发起,且没有预设任何条件,一方面这表明特朗普决定采取最快捷的方法达成目标,即实施“快速战略”。另一方面,这次会面完全按照特朗普的理念进行,即应当“实力高于一切”,有明确的强弱之分,在做决策时无需理会“弱者”的看法。
在外交领域,会面的形式和参与者的身份往往会影响谈话的内容与结果。美俄排除乌克兰和欧盟直接进行对话,这不仅是特朗普在实施其“快速战略”,更是在遵循“实力至上”的理念。这样的安排契合特朗普对于国际局势的一贯立场:在所谓的“西方集团”里,实际上只有一个单一的主体(即美国)具有真正的发言权,而乌克兰和欧洲则被视作不具备独立性的存在。俄美直接对话,实质上反映了特朗普对各方实力和影响力的评估与界定。
这同样非常符合俄罗斯的胃口。自普京在2007年慕尼黑安全会议那场著名的演讲之后,俄罗斯一直认为自己被排除在这样的“真正对话”之外,被各种“条约”“承诺”所愚弄,被灌输“基于规则的秩序”。而现在,俄罗斯终于通过特朗普实现了“真正的对话”,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主”。
2007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发表演讲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在美俄利雅得会晤中,除乌克兰问题外,美俄还讨论了中东局势、北极开发、太空合作、经济合作,甚至讨论了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相关问题。对世界来说,一个重要的信号是,俄罗斯终于被承认为美国在一系列全球问题上的合作伙伴和平等对话者,这与拜登政府从道义上指责俄罗斯为“侵略者”,将俄罗斯打为“国际贱民”的做法完全不同。
特朗普“实力至上”的理念和逻辑,本质上是将国际政治简化为零和博弈的商业模型。乌克兰战场陷入僵局成为沉没成本时,特朗普选择绕过欧盟协调机制直接与俄罗斯议价,并认为这是“及时止损”。特朗普用否定盟友的主体性来强化美国的议价权,以侵蚀了西方联盟体系的互信基础为代价强化美国自身,是典型的商业并购式的“强者通吃”模式。所以,特朗普的逻辑和理念看起来粗鄙不堪,但又“简单有效”——至少特朗普及其支持者是这么认为的。
看穿特朗普:乱中取胜
特朗普正通过一系列出其不意的举动来巩固自己的权威。近期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激进举措,其实不过是又一次“极限施压”的翻版,如同他挑起中美贸易冲突时所做的一样。
这种战术的本质在于通过时间上的快速、手段上的出格来制造压力,以极端的方式突破对方的心理防线,让对手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面对紧急状况,从而因仓促应对而露出破绽。通过这种方式,他能够打乱敌人的节奏,迫使其在混乱中犯错,进而为自己赢得更大的谈判空间。
一旦敌人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往往急于寻求喘息之机,这时攻击方便可在谈判桌上获得远超实际战果的利益。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奇袭虽然风险巨大,却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但若遇到一位像费边那样深谋远虑的对手,稳住阵脚进行持久战,则进攻者的弱点将逐渐暴露,最终陷入自身危机之中。
费边,古罗马政治家、军事家,善用拖延迂回战术与敌人周旋
特朗普近乎不顾一切的蛮干行为,更多是在“刀刃向内”,是针对民主党,或者说是美国传统建制势力的一次大胆试探。这些势力原本认为某些根本性的利益和价值观是特朗普不敢轻易触碰的禁区,只要他敢于冒险便会遭遇反击。然而,特朗普看准了美国建制势力如今内部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层的现状,毅然决然地采取行动,直接挑战这些所谓的禁区,如无视法定程序裁撤人员甚至部门,无视外交影响直接与战略对手俄罗斯达成妥协等。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建制派的最佳策略本应是稳住阵脚,静待特朗普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显现。但由于建制派内部的意见不统一,相当一部分人想要迅速反击,而不是耐心等待局势逆转。如果美国建制派无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其内部结构可能面临崩溃的风险,甚至可能反而导致大量人员转向倒戈支持特朗普。
实际上,特朗普的目标并非仅仅局限于乌克兰问题,也并非“联俄制华”,而是旨在对包括美国建制派在内的“旧势力”发动一场全面的攻势。如果他能成功削弱并迫使建制势力的大批成员倒戈,那么他就能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甚至可以重新定义与俄美关系、再次开启对乌援助,并声称除非普京满足新的条件,否则将重新考虑之前的决定。
在这个关键时刻,民主党和美国建制势力的命运悬于一线。能否找到一位具有足够威信和组织能力的新领袖,将是决定这场斗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如果能找到这样的人物,那么特朗普的战略或许会遭遇失败;反之,美国的政治格局或将发生影响深远的重大转变。
比起美国传统建制,特朗普的无章法反而有可能为中国提供机遇,为中国提供强化自身地位、加速发展的空间,有利于我们通过推进科技、经济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在全球舞台上占据更加前沿的位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佳芮 
-
泽连斯基伦敦“求抱抱”,私下却被警告...
2025-03-02 13:5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即使只有1%的可能性,美国也在争取,但欧盟可不这么想”
2025-03-02 12:46 -
泰国向中国遣返40名偷渡人员,真实情况如何?使馆答问
2025-03-02 12:01 中国外交 -
美财长不满:会面前,泽连斯基两次拒签协议
2025-03-02 09:55 -
“泽连斯基团队几乎都哭了”
2025-03-02 09:3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马克龙:愿向欧洲提供“核保护伞”
2025-03-02 08:30 欧洲乱局 -
菲律宾非法坐滩军舰冒出浓烟,疑似焚烧垃圾
2025-03-02 07:53 南海局势 -
国际原子能机构驻扎波罗热核电站观察团首次完全经由俄罗斯领土进入
2025-03-02 07:10 核电 -
尼加拉瓜宣布“退群”
2025-03-02 07:10 -
“乌克兰幸运有英国这样的战略伙伴”
2025-03-02 07:10 乌克兰之殇 -
匈牙利外长:袭击“土耳其溪”相关设施是对匈主权的侵犯
2025-03-02 07:10 乌克兰之殇 -
他们吵架前聊了啥?最后10分钟的导火线,全藏这里
2025-03-01 23:0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
泽连斯基抵达伦敦,将会面英国首相
2025-03-01 21:16 -
泰总理前往泰柬边境 打击电诈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5-03-01 19:58 打击网络诈骗 -
他提欧洲独立三步走:别再幻想了,美国正抛弃乌克兰
2025-03-01 19:46 欧洲乱局 -
库工党宣布将放下武器
2025-03-01 19:27 薄荷四国 -
“有人痛心疾首,有人兴高采烈...美国更撕裂了”
2025-03-01 15:49 中美关系 -
特朗普又污蔑:英国提这要求,让人想到中国
2025-03-01 15:2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看着他们吵,鲁比奥尴尬到抠出三室一厅”
2025-03-01 14:53
相关推荐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99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0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66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8“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