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星: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讲,我们今天的地球上依然有一万多种恐龙
最后更新: 2020-07-14 09:48:09对于反对恐龙起源假说的学者来说这是好消息。他们认为,就像鲨鱼、鱼龙和海豚的鳍一样,似鸟恐龙和早期鸟类手部结构的相似性是表面性的,不是同源的,这样就证伪了恐龙起源假说,否定了恐龙和鸟类的祖裔关系。
但是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我们认为这是不成立的,因为科学哲学证伪理论要比这个复杂得多。在经典物理学中,一个负面证据可以推翻整个理论;但在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复杂学科中,一个负面证据不足以挑战一个得到许多其他证据支持的假说,证伪不能过于简单。
因此,即便以上有关手指的同源判断是对的,也不能就此否定恐龙起源假说。不过,从研究演化的角度,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化石和胚胎发育的证据存在明显的矛盾,我们怎么去解释这样的矛盾?
其实有的矛盾对科学家来说是非常好的,我们都知道,许多重要的科学突破和科学革命,恰恰来自于已有的数据或者已有理论产生的矛盾。比如说在物理学当中产生了几次物理革命,就是由于当时的一些理论和数据产生了矛盾。
当然鸟类起源手指同源问题的矛盾没法跟物理学的矛盾相提并论,但是它依然指示了这可能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怎么样去解答这个问题,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有很多方式可以开展工作,我今天就说常见的两种。一种叫作数据驱动型,一种叫作假说驱动型。
科学家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先提一个假说,然后再去找证据来验证这个假说,叫作假说驱动型。
数据驱动型是什么方式呢?我们做科学问题的时候会采集很多数据,有点像今天的大数据分析一样,通过数据分析看它的规律,如果找到了规律,会形成自己的假说和理论。当然这两种方式可以交叉使用。
对于研究古生物学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化石证据。而且我们知道,化石是决定一个进化理论正确与否的一个终极判断的标准。研究化石经常使用的是第二种研究方式,通过数据驱动型,找到很多的数据,然后会发现规律。
我们没想到的是,从2000年开始,我们在新疆五彩湾,一个戈壁沙漠地区,找到了一些化石,这个化石提供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数据,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野外场景,有很多小帐篷,我们每天都住在帐篷里。在找化石过程当中有中国的科学家,有外国的科学家,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中国的科学家都喜欢把帐篷扎在一起,但是外国的科学家不愿意扎在一起,越远越好。当然这是一个题外话。
去找化石不是很容易的,因为这是戈壁沙漠地区,大家可以想象,非常干旱、炎热,有时候还有其他的一些危险,来自毒虫的,来自野兽的,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危险。
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找化石,努力的工作还是得到了一些回报。我们找到了很多漂亮的化石,其中有一种化石就帮助我们回答刚才讲到的那个矛盾的问题。
这些化石代表一个恐龙新物种,我们给它起名为泥潭龙。这个化石是很完整、很漂亮的,当然完整、漂亮不重要,最关键的是它保存的信息——它保存了一个完整的手。
泥潭龙有一个地方跟原来我们见过的所有恐龙化石不一样。我刚才讲了,化石证据显示,在向鸟类演化的支系上,恐龙逐渐退化和丢失了外侧两个手指,剩下内侧三个手指,所以它一般都有一个很大的大拇指。但泥潭龙恰恰例外,它有一个很小的大拇指。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发现呢?我们可以把科学发现大致分成三类。如果用比较文学化的语言来形容,第一种发现叫作锦上添花型,一般是为主流科学假说添砖加瓦;第二种叫作雪中送炭型,一般是为非主流假说奠定基础的;当然第三种科学发现我觉得最重要,翻天覆地型,把过去的认知彻底改变。
- 原标题: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讲,我们今天的地球上依然有一万多种恐龙 | 徐星 一席第649位讲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全力以赴打好旧区改造攻坚战!上海设立这一重要平台,李强龚正今日前往调研
2020-07-13 19:59 上海观察 -
-
中国武协:习武者不得自封大师、掌门等称号
2020-07-09 13:27 -
恐怖主义头领也常争论:敌人是英美异教徒,还是不纯净的穆斯林?
2020-06-17 07:56 -
浙江温岭一槽罐车爆炸,致10死117伤
2020-06-13 18:20 安全生产 -
最新排名:清华首进前15,英美高校显疲态
2020-06-10 16:01 中西教育 -
武大老牌坊遭搅拌车撞击后受损,建于1937年
2020-06-06 16:18 -
网信办等8部门集中开展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
2020-06-05 14:05 -
全力救治109天 四省医护接力救回的小伙回家了
2020-05-30 11: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总书记与我们在一起丨听党指挥 闻令而动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英雄军队
2020-05-28 09:30 2020两会 -
某法律团体曲解香港国安法,全国人大香港代表团发表声明
2020-05-27 06:43 香港 -
教育部:不盲目追求来华留学生规模
2020-05-26 11:42 中西教育 -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要编制好“十四五”规划
2020-05-22 10:00 2020两会 -
多年来,习近平始终惦记着这些“小事”
2020-05-22 08:4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第一观察 | 两会前夕,总书记作出一个重要指示
2020-05-21 08:2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民政部:整治低俗婚闹等不正之风
2020-05-20 19:25 婚姻故事 -
中国人喝的鸡汤,一代不如一代
2020-05-18 07:42 -
应对疫情要靠“政治能力”,它从何而来?
2020-05-17 08:34 -
担心中国或学习中国,是硬币的两面
2020-05-17 08:20 这就是中国 -
著名作家叶永烈去世,享年79岁
2020-05-15 16:29
相关推荐 -
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评论 196“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评论 293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评论 107“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评论 124最新闻 Hot
-
果然,“欧盟没硬起来”
-
美国达美航空一客机与军机差点又撞……
-
美准空军部长:中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
美军飞行员怒了:这是要害死我们!
-
新协议更狠!“乌克兰将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
哥大临时校长将辞职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普京强硬表态,点了英国
-
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
“曾被马斯克嘲笑的中企,现在让美国人高攀不起”
-
“李嘉诚卖港口交易,暂缓?”
-
“菜鸟防长”访菲,大谈威慑中国…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
他放弃日本2.2亿元项目回国:目标是增强中国技术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