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奇渊:中美博弈视角下的全球产业链重构
8.
我国产业链在空间上的挑战:外移、内迁、国际区域重组
这三个概念都是中性的概念,可能是一件好事,也可能是一件坏事。比如说产业链的外移,如果过度外移可能会导致本土经济的空心化,像日本这样。但是合意的外移,是产业升级自然过程、是市场自己的选择。德国也有产业外移,并没有很严重的空心化,也有助于腾笼换鸟。我们也需要推动合意的外移,有助于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生产网络,这也是提高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分工的地位作用。
内迁也是这样,“十四五”规划里面也提到了,做好中西部产业链承接的工作。如果政府干预过多,也会导致资源低效配置问题,如果做得好,在正面的情形当中,发挥区位落差,区位的优势,因势利导,可以实现产业承接、建一些新的产业集群。比如说中部地区,像郑州,或者是成都,在这方面都有一些比较大的发展。
国际区域重组也是这样,做得好可以发挥中国市场技术的优势,以中国为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做得不好,比如说日本推动中国+1的策略,这个生产网络可能会减少对于中国的依赖,甚至往北美收缩,这也是有可能的。因此,同样是内迁、同样是外移、同样是区域重组,我们要去做一些区分,把握好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因势利导来推动。
下面我们看看产业外迁的挑战。在这方面大家比较关心越南。越南过去的十几年当中发生了一个巨大变化。我们团队也在关注这个变化,同事杨盼盼和我在写一篇文章就是关注越南。在2005年的时候,中国的出口目的地当中,越南排第二十几位。2020年,越南已经超过韩国,成为中国第三大出口的目的地。这里没有算欧盟这样的经济体的加总,只是观察单个经济体,所以越南已经成为中国仅次于对美国、对日本的出口,越南排到第三位,超过了德国和韩国。
中国把这么多东西卖给越南,实际上也代表双方互补性也在提高,当然越南的出口跟中国也产生了一些竞争。越南也出口电子、服装产品,对中国有一定的竞争压力。我们计算了一下中国和越南双向贸易竞争压力,中国对越南的竞争压力,其实是百分比的数字,这个竞争压力就是越南能生产的产品当中,如果是0.7的话,意味着越南出口的70%的商品,中国都有替代品,这是对越南竞争的压力。现在中国对越南的竞争压力很大,上升到了85%。越南对中国的出口竞争压力也在上升,从原来4%、3%,上升到了9%,但是中国对于越南的贸易竞争压力是压倒性的位置,而越南对于中国的竞争压力有所上升,但是还在很低的水平。
通过互补性指标也可以看到,中国和越南贸易的互补性也在增强,中国把更多的商品卖给了越南,已经超过了出口到韩国的金额,因为我们的产业链关系更加密切,越南需要更多的中间品,需要机械设备,包括原材料,需要从中国进口。一定程度上来说,越南更多地融入到了珠三角,融入到了大湾区的生产网络分工体系当中。这意味着中国对美国的顺差,一定程度上可以转化为越南对中国的顺差,就像过去韩国、日本在中国做的事情。当然,这个过程中也要防止出现产业链过度外移的情况,所以我们也做了另外的分析。目前来看,我们觉得中国和越南之间的产业链分工,还是在比较可控、合意的范围之内。
最后再讲一下对区域产业链合作的思考。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欧美期间我们发现,也就是去年的四五月份,欧洲的20多条汽车生产线一度停产了,包括上下游的汽车产业链也不同程度停产了。这个时候,欧洲的汽车产业链停顿,对韩国、日本、中国的冲击是非对称的。对中国的冲击就是,我们断货了,从欧洲进口的变速箱、发动机和整车零部件对方不能提供了,因为它不生产,所以是一个供给冲击。而欧洲对于韩国、日本的冲击是需求冲击,本来欧洲要从韩国、日本进口刚才说的变速箱、整车零部件,但是现在不能进口了,所以对于日本、韩国是一个需求冲击。
这个时候,韩国、日本面临的问题是汽车零部件卖不出去,而中国是买不到,这两个放在一起,很自然有一个联想,韩国和日本卖不出去的零部件可以卖给中国吗?这个事情还没有这么简单,我们做了调研,韩系、日系的车和德系、法系的车零部件并不直接通用,不同车系的零部件具有专用性。但实际上专用性也不是绝对的。比如,虽然一级供应商不能满足要求,但是到了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往上游找,那些供应商可能可以做。只要你给出他一个技术标准、具体规格,他就可以生产。所以可以从更上游的环节来合作。
可见,日本、韩国和中国的汽车产业链有合作空间,有这种可能性。疫情之后也出现了产业链的区域化这样的发展趋势,东亚的产业链合作有较大空间。如果我们看历史,欧洲的货币金融合作、欧盟、欧元区,包括欧洲的银行业监管的联盟,这些上层建筑都是有产业合作基础的。在大约1956年,欧洲的煤钢共同体,是从一个产业开始做的,之后才有欧共体、欧盟等等合作。东亚国家从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我们一上来提的就是东亚货币合作,就是上层建筑,缺少产业之间的密切合作,所以汽车产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韩国、日本在传统的汽车领域竞争优势非常明显,在全世界都有竞争力。同时,汽车现在是新技术革命的载体,像人工智能、新能源、绿色技术,这些在汽车领域上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而中国在人工智能和绿色、电池、新能源行业都有很强的竞争力,也有后发优势,而且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所以中国和韩国、日本的汽车产业有很大合作空间,以这个产业为合作基础,再强化区域产业链互补的关系,这是一个具体的建议。
最后的结尾,从前面讲的国家产业链悖论的视角出发,这个悖论告诉我们,还是要坚持最大范围的开放,特别是坚持制度型的开放。我们最近提出来申请加入CPTPP,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中国仍然要坚持最大范围的开放,同时在全世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抓住中美博弈的主线,来利用好刚才说的这些机会,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趋势当中顺势而为,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谢谢!
- 原标题:中美博弈视角下的全球产业链重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单城密集开店失灵,今年第3次集中关店的茶颜悦色能否走出长沙?
2021-11-13 12:44 消费 -
二手房市场出现“解冻”迹象,刚需贷款变容易了
2021-11-12 18:44 观网财经-房产 -
格力市值一年蒸发近2000亿,这个22岁美女能接班董明珠?
2021-11-12 16:37 观网财经-消费 -
微信这次升级秘而不宣?上海消保委:有个问题要问
2021-11-12 16:1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双十一电商集体遇冷,天猫迎来最低增速年
2021-11-12 13:45 观网财经-消费 -
中芯国际蒋尚义辞任副董事长,营收新高难救股价
2021-11-12 10:09 观网财经-科创 -
国内首家获批元宇宙行业协会揭牌
2021-11-11 22:2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李佳琦和蒂佳婷分别给出双11面膜差价解决方法,消费者:就这?
2021-11-11 18:32 观网财经-消费 -
今年双十一,电商平台谈总额为啥变低调了?
2021-11-11 18:2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想抄政策底?高盛大举加仓新东方、好未来
2021-11-11 17:22 观网财经-海外 -
王传福卸任武汉比亚迪公司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何龙接任
2021-11-11 15:35 大公司 -
“双11”降温,头部主播们失去了“全网最低价”仍拿下百亿销量
2021-11-11 14:32 天猫双11 -
流通中的第五套人民币被当藏品非法买卖:面额100元售价1100元
2021-11-11 14:17 -
美企对中国光伏企业制裁请求被驳回
2021-11-11 13:22 观网财经-海外 -
恒大压哨兑付1.48亿美元债务,房企危机好转?
2021-11-11 11:45 观网财经-房产 -
营收近百亿, 蔚来汽车为何亏损仍在扩大?
2021-11-10 21:51 观网财经-汽车 -
红杉资本又出手,疯狂减持国内互联网企业
2021-11-10 18:1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复星医药回爱民:mRNA新冠疫苗是一次“跳跃式赶超”的尝试
2021-11-10 14:11 上市公司 -
特斯拉两天暴跌17%,大空头称马斯克卖股是为还债
2021-11-10 09:30 上市公司 -
日本9月GDP萎缩2.1%,为17个月以来最大降幅
2021-11-09 17:16 日本
相关推荐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评论 75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评论 221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评论 122“损失惨重的100天”,他俩会掰吗? 评论 88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评论 313最新闻 Hot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
内阁“鼓掌欢送”,特朗普:委屈你了
-
为什么丧亲也成了婚恋中的“劣势”?
-
日本急着跟特朗普签协议:中国都说你不可靠啦
-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
黄仁勋劝特朗普:得改,中国紧追其后
-
爱尔兰瑞安航空想买C919,美国有人先跳起来
-
特朗普:他们都讨厌我
-
“美国鼓励印巴合作”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
“纺织业是过去式,美国不需要”,业界怒了
-
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
“上台100天,说100个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