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奇渊:中美博弈视角下的全球产业链重构
【导读】 本文节选自徐奇渊在第168期【鸿儒论道】的演讲,经本人审阅。观察者网已获转载授权。
【文/徐奇渊】
首先这个研究是我们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团队的共同研究成果,涉及到十几位主要的成员,因为这个题目是一个跨学科研究,比如涉及到国际政治、国际贸易、专利技术、直接投资等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很荣幸得到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年度课题的资助。
1.
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的区分
讲之前,我想把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做一些区分,因为有时候会不加区别地使用一些概念。比如三链——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我觉得这个区分是有意义的。
首先第一个,价值链是谁关注呢?是研究者关注,因为我们在实际统计的时候,可以统计出贸易流,这个贸易流并不是直接的价值分布,最后是估算出来的对应的价值链数据,比如说OECD贸易当中的增加值,或者是世界投入产出表,这些数据都是由一定假设估算出来的。当然也有统计的,比如苹果手机就是我们经常讲一个典型的例子,苹果手机是几百美元,中国在整个价值链当中分到了几十或十几美元,而美国企业分到了更大一部分。所以价值链是关注贸易中的利益分配。
但是,尽管加工环节在整个价值链条当中占比非常低,比如富士康,但是如果疫情蔓延、富士康停工了,尽管占比很低,但是供应链就断掉了。这就不是价值链的问题了,而是供应链。管理学当中也有一套研究方法,网络的分析方法,网络当中谁处于节点,哪个点是比较重要的,在系统中处于中心的位置,中心程度是怎样的,而当这个网络当中有一个出问题传染到其他环节,这就是网络当中的风险传染,这个在管理学当中有一系列的研究方法,但不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两个视角不太一样。价值链也可以分析冲击的传染,但可能更适合分析需求冲击。而供应链的分析,更适合分析供给冲击。
而且供应链是企业关心的事情,我们经常讲日本的零库存。但在疫情之后、中美冲突以后,零库存虽然效率比较高,但可能风险就比较大,所以这个是供应链、企业的视角。
从国家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关注的是产业链的安全,特别是疫情之后,这个供应链在关键时刻,像医疗,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供应链,能不能稳定供得上货?产业链对于国家来说,强调的是安全,当然在疫情之前,我们也会关注产业升级、效率这样的角度,现在更多关注安全这样的角度。
所以我们会看到三链有的时候是矛盾的,比如价值链关心效率,关心能从价值链分工当中获取多少利益。我希望越多越好,这是利益,按照这个逻辑来看,疫情之前,很多低端的产业,比如说橡胶手套、口罩这些一般的医护用品行业,是更多分布在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但从产业链安全的角度来说,疫情发生以后,我就希望这个产业链能待在自己国家,至少待在本区域。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关心的人,研究者、学术界、企业界或者政府,出发点也是不同,研究方法有的时候也是不同的。
近期,美国国内遭遇供应链之乱。当地时间2021年10月2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滩市,长滩港的集装箱堆积。@视觉中国
2.
从卡脖子视角来分层次观察全球产业链的现状
这里再做进一步区分,我们换一个卡脖子的视角,这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全球产业链的视角。卡脖子卡在哪里了呢?
第一个是贸易流,我们有统计的从美国进口了多少东西、比较依赖于美国,如果美国不卖给我们,这个风险很大,这就是有贸易流的情况,也是讨论比较多的。
第二个是没有贸易流的,美国干脆没有卖给我们,但是我们在这方面也面临比较卡脖子的情况,这就是出口制裁的清单上出口管制的情况,卖给中国比较少,或者是没有卖给中国,我们可以看美国的制裁清单、出口管制清单。
第三个角度是直接投资,我们知道贸易是投资的结果,贸易是国际分工秩序的结果,投资是形成分工、流量上改变国际分工格局的因素。所以,投资也非常重要,美国通过审查委员会进行国家安全理由的审查,禁止中国或者是以一些理由不让中国投资到美国,这就跟投资有关系了。
商品和投资的背后,我们最关心的其实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背后更高一个层次的就是技术标准,就像华为参与5G的标准当中,不但有占比30%多的专利技术,而且参与了制定标准。就像制定规则的人总是最厉害的,技术标准总是比专利技术更高一级。
在商品、资本、技术,特别是技术的背后,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人才流动,国际之间的人才流动,以及论文学术交流这样的渠道,现在这些方面也都碰到一些问题。如果再往上就有治理规则,这个规则就不但是一个专利技术的技术标准,而且包括了贸易、投资的规则,以及全球治理体系,这就上升到国际政治关系的一些角度来分析了。我们这边会更多侧重于前面一些内容,就是跟贸易、投资、技术相关的分析视角,这个其实涉及面也已经比较广了,我会跟大家做一些分享。
3.
分析的一条主线和三条辅线
展开主题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我们的主要逻辑线,这个逻辑线最重要的是刚才题目当中讲到的中美博弈,百年变局当中这也是最重要的主线,其他的三条辅线有数字技术、疫情冲击、气候变化。
为什么中美关系冲击是最主要的线条呢?我举一个例子,如果没有中美冲突的话,数字技术对中美的产业升级,对各个行业的影响相对是中性的,就只是一个创造性破坏,学术上对各个行业有非对称冲击,新兴行业会发展更快。但是放到中美冲突的背景下,情况就不一样了。
具体地,我们可以把这个事情放到全球化的三个阶段背景下来观察。我们先把全球化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的贸易一体化,就是英国日不落帝国的阶段,当时全球化的东西只是跨境消费,英国把纺织品卖到印度,从印度把茶叶进口回去。也就是说,买卖的、跨境的只是一个消费。到了第二个阶段,跨境资本的投资,带来了跨境生产。第三阶段,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过去的十多年,就不是跨境商品和跨境投资了,而是跨境信息的流动。而信息往往涉及到军民两用技术,就像美国在特朗普时期经常用国家安全的理由来对IT业的巨头进行打击,军民两用技术使得国家的安全边界变得模糊,如果两个国家互信程度是非常高的,这个没问题,如果两个国家互信程度不高的话,就变成一个问题了。所以,信息安全在现在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
所以数字技术发展得越快,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赶超、换道超车的机会,但伴随着互信程度下降,也带来了中美之间更激烈的冲突,甚至反过来还影响和波及到了跨境贸易和跨境生产。当然,这也意味着数字技术、网络空间成为中美之间一个新的竞攀领域。
中美的一阶段协议当中主要涉及的还是第一、二个阶段全球化面临的问题,但是对于信息全球化这个难题,大家都在想怎么样去解决、怎么样去面对。
回过头来看气侯变化,一般来说应对气候变化是有压力的,当然不同行业也面临不对冲的冲击。而在中美冲突的背景下,中美在很多领域有很多的竞争、对抗,但是气侯变化领域是一个少有的可以找到共识、合作点的领域。所以在中美冲突的背景下,我们看待气候变化的视角跟之前也不太一样了。疫情冲击也是类似。所以我们把三个非常重要的冲击结合中美经贸冲突这个主线来讲,这个逻辑是这样的。
因为刚才说的这些逻辑,全球化可能有这样几个趋势:第一个趋势是数字化,第二个趋势是多元化,因为要生产安全,所以要多几条生产线,要复制备份。第三个是低碳化、绿色化,这两天新闻也报了,中国在“一带一路”将停止对煤电项目的新建。
- 原标题:中美博弈视角下的全球产业链重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单城密集开店失灵,今年第3次集中关店的茶颜悦色能否走出长沙?
2021-11-13 12:44 消费 -
二手房市场出现“解冻”迹象,刚需贷款变容易了
2021-11-12 18:44 观网财经-房产 -
格力市值一年蒸发近2000亿,这个22岁美女能接班董明珠?
2021-11-12 16:37 观网财经-消费 -
微信这次升级秘而不宣?上海消保委:有个问题要问
2021-11-12 16:1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双十一电商集体遇冷,天猫迎来最低增速年
2021-11-12 13:45 观网财经-消费 -
中芯国际蒋尚义辞任副董事长,营收新高难救股价
2021-11-12 10:09 观网财经-科创 -
国内首家获批元宇宙行业协会揭牌
2021-11-11 22:2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李佳琦和蒂佳婷分别给出双11面膜差价解决方法,消费者:就这?
2021-11-11 18:32 观网财经-消费 -
今年双十一,电商平台谈总额为啥变低调了?
2021-11-11 18:2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想抄政策底?高盛大举加仓新东方、好未来
2021-11-11 17:22 观网财经-海外 -
王传福卸任武汉比亚迪公司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何龙接任
2021-11-11 15:35 大公司 -
“双11”降温,头部主播们失去了“全网最低价”仍拿下百亿销量
2021-11-11 14:32 天猫双11 -
流通中的第五套人民币被当藏品非法买卖:面额100元售价1100元
2021-11-11 14:17 -
美企对中国光伏企业制裁请求被驳回
2021-11-11 13:22 观网财经-海外 -
恒大压哨兑付1.48亿美元债务,房企危机好转?
2021-11-11 11:45 观网财经-房产 -
营收近百亿, 蔚来汽车为何亏损仍在扩大?
2021-11-10 21:51 观网财经-汽车 -
红杉资本又出手,疯狂减持国内互联网企业
2021-11-10 18:1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复星医药回爱民:mRNA新冠疫苗是一次“跳跃式赶超”的尝试
2021-11-10 14:11 上市公司 -
特斯拉两天暴跌17%,大空头称马斯克卖股是为还债
2021-11-10 09:30 上市公司 -
日本9月GDP萎缩2.1%,为17个月以来最大降幅
2021-11-09 17:16 日本
相关推荐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17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9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7“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3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