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开彬:中国的博士培养应在哪些方面学习美国?
最后更新: 2021-12-10 12:22:56【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徐开彬】
随着中美竞争的深入,两国越来越聚焦于人才竞争,近年来国家多次召开高级别人才会议,就人才培养问题作出指示。对教育体系的改革也提上日程,大家也对目前的人才培养体系表达出不满。
尽管中美关系目前处于低谷,中国在很多方面也已超越美国,但从本人的观察来看,就人才培养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而言,除了少数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如汉语言文学),总体上质量不如美国,对于去美国学习过、了解中美两国学术现状的人来说,这种对比更加明显。
比如,本人所在的新闻传播学科是舶来品,美国在1960-1970年代已培养了大量的新闻传播学博士时(本人的博士导师就是1970年代初博士毕业),国内最老牌的三所新闻传播学院(人大、复旦、中传),2000年才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即使至今,当美国的修辞学、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健康传播经过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修辞学已超百年,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已超80年,健康传播已满50年),已经培养了大量的博士,有了海量的研究成果时,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科在这些领域才刚刚起步。
除了起步比别人晚,中国的博士培养质量为什么不如美国,这个沉重的话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国内的很多师生,也令国内的教育管理者不解。
很多博士生对自己所受的学术训练甚至对导师不满,博士生导师们也对学生的学术表现不满,都在干着急甚至互怒。
毕业典礼上被授予学位的毕业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为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学习过五年且任教过七年、同时也在国内的研究型大学任教过六年的人,我要说,这肯定不是学生的错,也基本上不是导师的错,而是国内的博士培养体系有问题。
本人觉得有必要基于自己的经历来谈谈这个问题,希望对国内的师生和教育管理者有所启发。由于本人的背景是新闻传播学科,故只谈该学科博士的培养,不涉及其他学科。
1.国内博士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大力加强。
国内很多学校的博士培养是3学年制,只需要上一年的课程,其中政治课和英语课各2个学分,就占了三分之一的学分要求,再修8个学分也就是4门专业课,就满足毕业的学分要求了,可以开始做资格论文了,这样做出来的论文质量可想而知。
而且这些专业课程通常是每两周才上一次课,有的课程甚至一个月才上一次,加上课程内容落伍,阅读量和深度都不够,这种博士课程体系不够深入,与美国的博士培养要求相去甚远。
如果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读过硕士和博士就会发现,别说博士课程,就是绝大多数硕士课程,也比国内的博士课程阅读量还要大很多,授课教授也更投入。
比如我在美国读硕士时,每门课程每周的阅读量都是几百页的材料,而且每周都必须针对阅读材料写一篇阅读反思,上课前交给老师,不阅读是写不出反思的。期末前两个月就得开始准备课程期末论文,学期结束时必须提交,不像国内可以拖到下一个学期才交。
美国的硕博学生课程标配,每学期修3门课(各3个学分),这就满负荷经常熬夜到凌晨了,我曾经尝试过一学期修4门课,结果发现阅读材料根本就读不完。
国内的硕博学生,通常一个学期修5-6门课,而且看起来时间都还比较充裕,其深度可想而知。
而且,美国的教授比国内的教授普遍更投入更负责,上课的一定是该领域的专家,开学第一周就会把非常详细的教学大纲(syllabus)发给学生,上面罗列了一学期每周要学习的研究话题、每个话题的经典阅读材料和最新研究进展文献,每周要批阅学生的阅读反思并提供反馈意见。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的各种疑惑得到解答。教师每周至少有3个小时的法定办公时间,欢迎学生去讨论。
这样比较下来,美国的博士生至少要上满2年的专业课程,从理论课到研究方法,再到各种研究专题、跨学科课程,而且课程阅读量大、内容前沿,教授授课敬业,国内博士生与他们的差距,就不言而喻了。
美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博士4到6年毕业的占绝大多数,3年能毕业的非常罕见,一般是个别国际学生出于家庭原因需要早点毕业回国,但会留下缺憾。
我在读博前,先花1年在美国读过传播学硕士(2年的硕士项目提前1年毕业,除了睡觉、吃饭就是阅读和写作,好在我是英语专业出身,阅读速度快),即使这样,读博期间,仅修课就花了2年半,然后准备资格考试和做博士论文,4年毕业也觉得很匆忙,总觉得还有缺憾。
比如,仅仅是研究方法的课程,除了本系必修的1门质化研究方法、1门修辞批评、1门量化研究方法外,也在本系旁听过1门话语分析,在心理学系修过1门统计学,在教育学院修过民族志方法、高级测量、高级统计分析这3门课,并在社会学系和政治学系分别旁听过民族志方法与统计分析。
除了研究方法课,还有大量的理论课程和跨学科课程。跨学科训练有利于研究创新,每个博士生都会在其他院系修课。
我为了研究组织传播,也在工商管理学院修过组织理论、领导学、组织战略、组织发展这4门博士课程和1门人力资源管理MBA课程。这些课程需要分学期上,时间跨度自然拉大。
但国内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普遍缺乏研究方法课程的训练,学生靠自学,在研究中难免会有各种漏洞。
在美国读书时的感受是,理论材料可以自己看,但研究方法还是要听人讲授。2016年我在国内的第一届博士生入学,觉得他们不掌握研究方法不行,于是主动向学院提出在当年秋季开了一门质化研究方法,虽然其他博士生导师的课程都是一学期只上8次课,我也凭良心上了13次,因为8周明显不够,当时的课堂每次爆满不得不换教室,几个不同年级的博士生和硕士生都有人来旁听,学院和隔壁华中科大也有几位教师来听,因为这是学院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人给博士生开这门课。
2017年由于我在香港浸会全职任教,故没有给武大的学生开课(作为海归,不得不吐槽国内学校管理的不规范。当时想离开武大的原因是,2015年7月入职武大前学校许诺给我30万人民币年薪——这其实比我2008年博士刚毕业在美国任教的年薪还少20万人民币,结果学校前八个月都是按20万年薪发的工资,我一声没吭,到2016年春节开学后实在忍无可忍,就想离开了,也告诉了院长和书记,结果他们说不知道学校只给我按20万发的,后来就补上了。考虑离开的时候,香港那边工作效率高,2016年4月就给我发了全职工作邀请和合同,于是下半年向武大辞职,准备2017年元旦入职香港,但武大新上任的院长说他刚上任我就走,校领导会怪他,给我保留武大的职位)。
后来,2018年回武大再开课时,看到有些一年级的博士生居然只旁听不修课不想做作业时,我觉得很无语,这是学院给博士生开的唯一一门研究方法课,连研究方法都不愿认真学,能做出什么严肃的原创研究?做出来也会瑕疵多,或者陷在别人的概念里转圈。
学生不想做作业,我也不想再像2016年那样费力地超课时授课了,也和其他博导一样每学期只上8周课。对比中美的博士培养课程体系,令人感慨。
顺便说点2017年在香港高校的感受:收入很高,约为美国的2倍,香港本科生很尊敬留美博士,从内地去的几位美国海归教授对我也很好,但香港看似自由的氛围却令人压抑,香港学生一个个反中情绪非常严重——后来的局势发展也验证了我的预判,香港本土教师对内地教师带着隔膜和警惕,多数本科生英语好但学术能力还是有所欠缺,学生住家上学所以迟到现象普遍。香港的英联邦1年制硕士远不如美国2年制的硕士。我感觉不如教内地985的学生有成就感,于是最终将3年期且可续聘的合同只干了1年就提前辞职了。人活着不只是为了钱,遵从内心最重要。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配合粤港澳三地通关,“香港健康码”正式开通
2021-12-10 11:37 香港 -
“抢甘蔗事件”老人的家人:满意处理结果,不想再被打扰
2021-12-10 11:33 -
36年前决定与台“断交”的,也是他
2021-12-10 11:20 台湾 -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37例,其中内蒙古24例浙江5例
2021-12-10 09:0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谁在挑起台海紧张局势?这三篇文章分析得很透
2021-12-10 08:15 台湾 -
-
“刺死辱母者”于欢出狱一年:拒绝签约直播带货,凑钱开零食店
2021-12-10 07:15 疑案追踪 -
绍兴新增初筛阳性感染者3例
2021-12-09 22:2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太空授课的显示屏配置,厉害了
2021-12-09 22:12 航空航天 -
台湾35天零本土破功:一P3实验室研究人员确诊,疑不慎接触病毒
2021-12-09 21:58 台湾 -
福建南平一蓄水钢坝放水致2人落水身亡,相关责任人被刑拘
2021-12-09 20:52 -
-
孙卓户籍为何在黑龙江?养母:当时请娘家帮忙落户
2021-12-09 20:21 -
香港公务员学院今日成立,港澳办:要着力培养公务员的爱国意识
2021-12-09 19:41 香港 -
交警直播查酒驾“翻车”后停播,唐山警方通报
2021-12-09 19:10 -
德国手游广告将大陆标为“西台湾”,果然我们又“崩溃”了呢…
2021-12-09 18:21 -
-
深圳遭遇建市以来最严重缺水,节水办:少洗1分钟澡可省8升水
2021-12-09 18:04 -
“英雄团长”祁发宝昏迷期间一直拳打脚踢
2021-12-09 17:33 龙象之间 -
我国“刑事缺席审判第一案”一审开庭
2021-12-09 17:11 依法治国
相关推荐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68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5“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85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407最新闻 Hot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