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高:出口、房地产、市场信心,中国经济复苏的隐忧在哪里?
把地产投资资金来源数据拆细,可以发现今年1季度地产资金改善主要来自地产销售回款的增加。地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定金及预收款,以及个人按揭贷款是售房的回款,与地产销售直接绑定。它们加起来占到了地产投资资金来源的一半以上。2023年1季度,定金和预收款,以及个人按揭贷款的规模显著回升。3月,季节调整之后个人按揭贷款规模甚至已经接近了历史高位。同期,自筹资金规模虽然也从2022年底的低位回升,但幅度明显低于售房回款的升幅。而地产开发商直接从银行拿到的开发贷款,则直到今年3月仍然处在近5年的低位。从地产投资资金来源来看,今年1季度地产行业的复苏有明显的需求拉动特征——房子卖得多了,销售回款增加了,所以地产行业复苏了。(图表 6)
在地产供给偏紧时,需求拉动型的地产复苏恐怕难以持续。2022年地产行业的融资紧缩让地产供给增速大幅下滑。2022年4季度,我国房屋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的同比增速分别为-44%,-45%和-10%,均深度负增长。到2023年1季度,这三个面积的同比增速分别回升到了-19%,-5%和15%。三者中,只有竣工面积回到了正增长区间,新开工仍然深度负增长。而从开发贷款的低迷来看,银行对开发商的“惜贷”情绪仍然严重。从数据上来看,地产供给仍然偏紧。
正如笔者在2022年12月5日发表的《构建地产新发展模式的三个原则》一文中所说的【3】:“经过了最近这一年多严厉的调控之后,地产市场内包括购房者、开发商和调控者在内的各方,对地产市场的长远发展都不再有清晰预期。预期不稳反过来又会抑制当前地产市场的活动。”不稳的预期会明显抑制地产开发商的投资热情,令地产供给瓶颈长期收紧。
在地产供给瓶颈仍然较紧的时候,需求拉动型的行业复苏很可能带动房价上涨。2023年3月,我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房价环比上升的城市数已经上升到64个。而仅仅在3个月之前,70城市中还只有15个新房房价环比上升。房价上涨压力已明显抬头。而房价涨幅一旦上升至高位,地产调控政策势必收紧,从而打压地产需求。在决策者对房价上涨的容忍度有限的时候,需求拉动型的地产复苏会自己打败自己。(图表 7)
地产市场不稳的预期也可能抑制地产需求。从30城市周度地产销售面积数据来看,地产销售在今年4月已经明显降温。4月以来,一线城市二手房报价指数也已明显回落至去年的较低水平。从高频数据来看,此轮地产需求的复苏似乎有结束的迹象。(图表 8)
所以,摆在当前地产行业面前的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地产需求再度转凉,需求拉动型复苏走向终点;另一种是地产需求保持高涨,带动行业复苏的时候同时拉升房价,并最终因地产调控政策的收紧而让复苏结束。不管哪种情况发生,地产复苏都难以持续。
由于目前对地方政府的融资约束政策仍然较紧,地产行业如果转向低迷,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将再度下滑,从而让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收紧,基建投资增速下滑。消费者的收入预期也会在地产走弱之后下降,从而抑制消费。而外需前景也不乐观,并连带国内制造业投资意愿走低。所以,尽管今年1季度国内经济增长数据还算不错,经济复苏前景仍存隐忧。
经济增长的隐忧让市场纠结。花旗经济意外指数反映了经济数据的超预期水平。该指数走高,意味着经济数据超预期的好。今年3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发布之后,花旗中国经济意外指数已经上升到了近7年来的最高水平,表明我国经济明显好于预期。从过去几年的规律来看,经济超预期向好的时候,利率往往会上升。但在近期经济超预期程度创几年新高的时候,我国10年期国债利率却不升反降,表明市场对国内经济复苏有些信心不足。(图表 9)
在经济复苏存隐忧,市场对经济前景信心不足的时候,经济增长还需政策添柴加火。对换届之后的政府,各界抱有不小的期待。而新一届政府务实的作风也给了大家希望。2023年3月2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4】。这一方案在全党上下掀起了调研的热潮。相信在调研过程中,会有更多基层真实的声音被高层听到;调研之后,宏观政策也会更加实事求是。因此,对今年我国经济的复苏仍然可以抱有信心。但这种信心何时能变成现实,还需观察后续宏观政策如何调整、何时调整。
【1】徐高,2023年4月5日,《硅谷银行冲击的实体余波》,http://www.chinacef.cn/index.php/index/article/article_id/9932。
【2】徐高,2022年5月18日,《疫情之外,地产是另一个关键》,http://www.chinacef.cn/index.php/index/article/article_id/9101。
【3】徐高,2022年12月5日,《构建地产新发展模式的三个原则》,http://www.chinacef.cn/index.php/index/article/article_id/9612。
【4】中共中央办公厅,2023年3月20日,《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人民日报》2023年3月20日第1版,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3-03/20/nbs.D110000renmrb_01.htm。
- 原标题:经济复苏有隐忧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华电新能IPO:或成为A股新能源领域最大规模IPO
2023-04-24 17:34 观网财经-金融 -
还没完!网易起诉暴雪:要求退还3亿欠款
2023-04-24 17:3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放弃50万年薪!浙江姑娘辞职冲上热搜第一
2023-04-24 16:07 -
数字化转型新时代,中国离不开扬招出租车“老师傅”
2023-04-24 10:5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证监会核发首批企业债券注册批文,拟募资合计542亿元
2023-04-23 20:46 观网财经-金融 -
商务部:中国有意愿有能力加入CPTPP
2023-04-23 18:16 -
硅谷开始抓创业公司老板了
2023-04-23 14:27 观网财经-评论 -
商务部:我国的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2023-04-23 10:56 中国经济 -
爱上数字阅读的Z世代,去年偷偷“肝”了2000万本《史记》
2023-04-22 10:3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马云有了新身份:港大荣誉教授
2023-04-22 09:5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替代IMF!金砖国家成为全球南方国家的希望
2023-04-22 08:57 金砖国家 -
知原药业IPO:7名董监高的前东家,曾卷入轰动一时的“银杏叶事件”
2023-04-21 18:42 观网财经-金融 -
美国挑刺中国电商平台,商务部回应
2023-04-21 18:33 观网财经-海外 -
“今天在软件上我们还是落后的”,任正非呼吁国产软件加强合作
2023-04-21 18:15 观网财经-科创 -
商务部:继续征收反倾销税,还是5年
2023-04-21 15:03 -
华为:孟晚舟没有美国出差安排
2023-04-21 13:02 观网财经-科创 -
持续亏损却被资本热炒,优品车上市首日大涨620%
2023-04-21 10:57 观网财经-汽车 -
宁德时代一季度利润大涨557.97%,高瓴资本却在偷偷减持
2023-04-21 10:48 观网财经-汽车 -
消费扩大,经济增长的原因还是结果?
2023-04-21 08:01 -
一季度外贸20强城市出炉:佛山进前十,郑州3月数据不妙
2023-04-20 21:47 观网财经-宏观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