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我们是首都,只买欧洲车”→“中国制造,真香!”
阿斯塔纳号称“全世界第二冷的首都”,冬季气温一般是零下20-30℃,甚至晚上达到零下40℃。在这样的环境下,宇通的纯电客车持续高质量运行,续航里程保持在300公里以上。这样的硬实力才是中国品牌在海外的通行证。[全文]
-
世界变了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与其加入美国的盟友圈,不如加入中国的朋友圈,这才是人间正道。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再是一个抽象而遥远的目标,而是一个可以直接参与并从中受益的伟大进程。凡是美西方进行破坏的地方,几乎都是我们可以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地方,中国外交大有可为。[全文]
-
把铁路修到中亚去,有什么用?
铁路出现的频次最高。铁路是新基建中能够明确将中国和中亚五国联系在一起的关键要素,并能影响中国与中亚五国在区域治理、联合反恐、协同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合作,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发展中国-中亚关系的重要抓手。[全文]
-
“一带一路”十年,中国做对了什么?
但中国不是用军事力量,而是和东南亚共同发展,形成一个地缘经济的结合,这样美国地缘政治战略就很难在这里连接起来。“一带一路”地缘经济挡住了印太战略的地缘政治,这种战略上的作用,我们过去也没有想到。[全文]
-
发展中国家要打造本土品牌,中国能不能“扶一把”?
比如中国和马来西亚,可不可以考虑在某个领域,以中国技术为主导,带动马来西亚本国的研发,并将联合研发的产品,以一个接地气的本土名字命名,可以选择在马来西亚生产,但大家都知道它的技术来自哪里,是典型的“powered by China”——“中国智造”。[全文]
-
中老铁路通车,泰国是无奈地笑,老挝是开心地笑
中泰高铁使用了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中国在高铁领域的发展有目共睹。在泰国修建中泰高铁,究竟合不合适,只有我们泰国人才知道。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总结探索适合自己国家国情的发展道路,别的国家最好不要插手。[全文]
· 中泰联合声明发布 -
中国说“达则兼济天下”,他们却质疑你是不是要称霸
你对世界上的其他人说“兼济天下”,这些人对你是有疑虑的,因为在他们的字典里、在他们国家独立的过程中、在他们所受的教育与所接触到的人文熏陶中,其实都是“独善其身”。[全文]
-
中企在巴西的布局,正逐渐发挥作用
“中资企业大举进入巴西始于2013年之后,最主要的原因是巴西腐败案,腐败案调查对巴西经济与社会震动影响巨大……可以说,中国很多企业确实是把握了时机,‘抄底’收购了一些重要的资产。”[全文]
-
中巴合作去美元化,有何深意?
中国开创了 “老挝/柬埔寨 ”模式,这对美国的 “伊拉克/阿富汗 ”模式造成了威胁。中国把铁路等基础设施带到了这两个国家,而美国则用炸弹摧毁了伊拉克和阿富汗。与帝国主义截然相反,社会主义理念重新来指导国际关系,开启了国际关系领域新范式。[全文]
-
为什么卢拉访华备受瞩目?
卢拉致力于提升巴西的大国地位,使其国际政治影响力与国家经济体量、在拉美地区的重要性相匹配。作为东西半球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巴西的关系发展已然超越双边范畴,对全球经济和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构建都有着重要意义。[全文]
-
美国记者甚至连文章都没读,就认为“一带一路是债务陷阱”
中国毫不藏私、不求回报地将成功经验传授给发展中国家,吸引发展中国家加入“一带一路”项目,为发展中国家填补基础设施、工业技术等领域的资金缺口,从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繁荣。[全文]
-
文明国家还是民族国家,中国只能二选一吗?
十九世纪后的中国其实是文明国家和民族国家的“混血儿”。或者说,中国包含了一个“天然的部分”和一个“后天的部分”,“天然的部分”是文明国家,后天的部分是民族国家。自十九世纪末以来,中国曾长期处于这种矛盾之中。但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找到了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方法。[全文]
-
阿拉伯人心目中的丝绸之路,半是历史,半是想象
古老的记忆一旦被唤醒,便显露出在欧洲史之外,人类有着更为丰富和广阔的风云往事,这使人对西方文明不再简单迷信。因此,新世纪以来,阿拉伯世界对丝绸之路爆发了极大的热情。[全文]
-
与50多国记者争辩:中国想构建怎样的世界
“债务问题是否会对整个项目推进的质量造成影响?如何提高债务透明度?”“好像东部非洲受到特别的关注,非洲其他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有什么样的位置?”"我们也发现实际没有太多进展。你们怎么给我们提供支持?"……[全文]
-
石油发现之前,阿拉伯的富庶“自古以来”
非常多的人受欧美通俗文化的宣传影响,误以为在西方人发现该地区的油气资源之前,阿拉伯半岛只有沙漠、骆驼和游牧民族,是文明的荒漠。那里并非就是西方人渲染的“蛮荒之地”,而是形成了别具一格、不断变化的物产、商业文化和文明形态,有着兴衰的轮回。[全文]
-
从追赶到反超,中日制造网络地位为何反转?
中高端产业的全球竞争也有了质的提升。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贸易分类中,中日以电子产品见长,美欧在飞机、制药等领域更有优势,而在中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贸易中,中国汽车和电气行业的出口正在快速发展。[全文]
-
面对拜登拉拢,东盟的最优解是保持中立
在中美竞争中,双方都希望东盟倾向于一方或另一方,而东盟的最优解是保持中立、谁也不依靠。东盟的中立本身就意味着进步,因为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是从没有任何朋友的状态开始的。[全文]
-
解决全球通胀,中国给出一个重要方案
全球想平抑当前的价格,最重要的就是全面进口中国的各类商品,同时也向中国这个超级大市场出口相应的商品。也就是说,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分享中国经济大市场所带来的增长动能是目前解决全球滞胀的一个重要方案。[全文]
-
对东南亚人而言,来中国意味着什么?
东南亚各国间政经关系如何?老百姓如何看待中国?如果中国做了A,某国的反应可能是B还是C?这一点需要从大学的东南亚各语言院系发起,商界政界配合。系统性的研究他们,真正去下地打交道,而不是坐在房间里面天天搞翻译,如此我们才可以真正的把这一票国家拉到中国的战线上来。[全文]
-
南亚在“摇摆”,中国如何应对?
很多南亚中小国家,有的迫于美印的压力采取了一种左右逢源的态度,有些甚至希望借助美印的压力向中国索取更多好处,实际上它们在摇摆,并且摇摆是向一个不利于我国利益的方向发展的。对此,我们确实需要拿出斗争精神来维护国家利益。[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美官员本想牵头美中共建一带一路,但错失一生最大政治良机”
-
刚强@大国外交最前线丨一方餐台 通达古今 欢迎宴会上有哪些别具匠心的设计?
-
综述:中哈两国携手同心 共建“一带一路”结硕果
-
“中国同意转让部分技术,帮泰国自主建造高铁网”
-
跨越大陆,“一带一路”为哈萨克斯坦打造东方出海口
-
让友好情谊更加深入人心(聚焦中国—中亚峰会)
-
美媒图解中国铁路遍布东盟:“将中国置于区域贸易核心地带”
-
“这个领域中国反应最快”,“一带一路”投资正转型
-
互联互通释放强劲动能——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折射“一带一路”生机活力
-
【“一带一路”央企逐梦】点亮东帝汶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一座千年丝路古港的“前世今生”
-
“中国有约 相约海南”,出发!
-
《成语里的中国》:天下为公
-
习近平复信阿拉伯知名艺术家代表
-
马兴瑞率团出访,会见三国总统
-
学习100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商务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年均增长8%
-
中国影像节“一带一路”主题展映活动正式启动 以影像为媒 筑“和合”之路
-
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
“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繁荣发展的希望”
-
-
· 一带一路 ·
-
孟加拉总理:印度,你是大国,不要担心“一带一路”
-
怎么当好“一带一路”主力行?专访中行行长刘连舸
-
州政府自行加入“一带一路” ,澳总理惊了
-
甩开“中央”单干,澳这州加入一带一路
-
“一带一路”5岁了,真好!
-
中企承建的跨海大桥通车,克罗地亚庆祝了一整天
-
“轻轨外形很像中国高铁,这让我觉得埃及越来越先进了”
-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
欧媒:中国一出手,孟加拉国全国通电
-
这是真鲜为人知了…
-
一部影片,为何在上映半年后得到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的点名称赞?
-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电视台给新疆主持人发感谢信 为什么?
-
当炸弹成为商机 阿富汗电商飞速发展
-
印尼80多岁老华侨当年年级第一 他聊了聊回国高考
-
“舌战群儒”视频5|张维为:价值观念彼此尊重,这才是中国的行事之道
-
斯里兰卡前大使:印度对中国的这个担忧很可笑
-
中国为全球贡献多少就业?仅一带一路就超16万
-
骑行18国抵北京,这是第一个骑摩托穿越丝绸之路的阿拉伯人
-
当一带一路来到电影世界,中国的角色依然很重要
-
这个台湾人连赞3遍大陆——非常强,非常强,非常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