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香港资本主义”的特色到底是什么?
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由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垄断政治权力,实现“资产阶级专政”,是正常不过的。但香港的政治权力一直由中央所掌握,从驻港部队,以及《基本法》的制定、“一国两制”制度框架的构建、特区的筹建,都能清晰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特征。[全文]
-
对话外国记者:美国现在很魔幻
美国成了一个解决不了问题的国家:解决不了枪支暴力问题,解决不了堕胎权利问题,解决不了基础设施常年失修的问题,更别说毒品泛滥这样的问题了。为什么会这样?[全文]
-
香港要实现“良政善治”,这些深层次矛盾是不可回避的
香港长期自命“国际城市” ,但实际上香港人的国际视野、情怀和认识都非常有限,香港的对外关系仍然非常薄弱及片面。香港所谓的“国际性” ,其实长期只是给外来人士及利益集团提供了一个活动平台;本地人及其社会经济活动的角色,多数只是迎合这些外来因素所作出的配合。[全文]
-
从全球文明节点的视角,定义香港的未来
这些大都市在许多方面也具有文明的特质,构成了东西方文明之间互动联系的节点。它们经历过的起起落落、它们复杂的历史都证明:这些节点要么成为不同文明之间、东西方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要么成为不同文明和文化冲突的前哨,即某种文明要压倒另一种文明。[全文]
-
“从加拿大回香港,我听到大家说这么丝滑就回归啦?”
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修例风波”、新冠疫情等重大冲击,香港一路走来,并非坦途,但在国家的支持下经受住了挑战。回归25周年之际,观察者网邀请到六位来自香港各界的人士,听他们讲述自己的香港故事。[全文]
-
香港回归25年,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香港回归25周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作为曾经参与基本法起草的过来人,回顾香港问题四十年的往事,“变还是不变”,“干预还是不干预”,“两制”会不会出问题,“50年不变是不是一个期限”,时间和实践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全文]
-
履历特殊的新班子如何推动香港“由治及兴”?
纪律部队的人执行力较强,胆识也较大,而且对下属的管理和要求较严厉。从执行的角度来说,纪律部队出身的人应该会有更强的推行政策的能力,会更尽力地去克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不管这障碍是来自政府内部还是社会。[全文]
-
三种史观“打架”,香港青年怎么“补课”
在三种历史观要素中,存在殖民史观和本土史观相互勾连并夹击爱国爱港史观的长期趋势,香港青年由“殖民臣民”被误导转向一种“世界公民”的定位,缺乏获得国民教育的机会,缺乏成长为“国家公民”的本地文化与教育基础。[全文]
-
质疑“一国两制”的人搞错了标准
邓小平强调“五十年”只是“一个形象的讲法”,意味着“五十年”在中央眼中从来只是概数而非确数。他曾说,“一国两制”会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全文]
-
香港还有哪些“灰犀牛”?
坊间有意见认为,中央在修例风波后出手制定实施《港区国安法》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显示往后出现危机,中央自会出手解决,特区政府无须担忧。这种看法并不准确,而且不负责任。下届政府必须主动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不能等到局面失控时,才寻求中央出手相助。[全文]
-
香港将如何让国家骄傲,让国际羨慕,让港人自豪
这些年来,经历一系列严峻挑战,不少市民朋友或许会感到疲累,对香港前景存有疑虑。未来五年,我期望能带领香港开启“由治及兴”新篇章,与大家共同建设一个更宜居、更开放、更有活力、更团结的城市。[全文]
-
新任香港特首要尽力做到八件事
美西方不再相信香港能够成为它们可以利用的“颠覆基地”,反而一口咬定香港已经变成助推中国崛起的“帮凶”,以及践踏民主和人权的“凶手”。[全文]
-
亚洲金融中心比拼,新加坡还在追赶香港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连接香港和新加坡,新加坡将从中受益,而且它正在做对很多事。但新加坡并不满足于仅仅分享其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它还想提高竞争力。但只要中国大陆仍然是企业和投资者的理想市场,香港就会是一个重要的门户。银行家们总是希望能接近客户。[全文]
-
“政务官治港”的终结?
回归以来,香港社会政治环境出了不少问题,政务官也无可避免成为舆论焦点。过去也曾有非政务官出身的人出任行政长官,也曾尝试拣选更多非政务官出身的人出任主要官员,但“政务官治港”的局面没有太大变化。[全文]
-
我曾在港府工作,亲眼目睹每5年提一次政改所造成的内耗
我过去曾经在香港特区政府工作。我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到特区政府每5年提出一次政改所消耗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无可避免难以聚焦民生、经济发展和与内地融合这些更重要的议题。多次推动政改换来的,是社会内部更严重的撕裂,和对于中央政府和内地民众的更大的不信任。[全文]
-
香港抗疫是“爱国者治港”的关键测试
香港抗疫过程中出现的指挥不一、责任推诿、执行力不足等现象,反映出特区政府在管治理念上缺乏“为人民服务”的积极作为,缺乏“爱国者治港”的情怀和责任感,仍然存在“打一份工”的消极公务伦理和精致管理与推卸责任的公务陋习,甚至存在对“动态清零”抗疫路线的软抵抗。[全文]
-
香港还没有“与病毒共存”的本钱
内地的小区基本都有物业、居委会管理,他们知道哪家住了哪些人,这样便于追踪;而香港没有这类系统,基本上你不申报,没人知道你住哪里,而且也没人强制你申报。……如果强制要求所有人刷身份证检测,又必须先修订一些法例。[全文]
-
香港疫情告急,除了让政府担责,我们还做了什么?
香港和内地、外国的居住环境相差很远,香港的住房很小很密集,而且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厕所。病患居家隔离时食物还可以由家人专门准备,但厕所还是要共用的,这是其中一个传播黑点。[全文]
-
为何有部分港人仍幻想能“与病毒共存”?
中国的“动态清零”对策,有其必须有的社会条件及制度要求,世界上没有几个地方能抄用。香港与内地社会条件有差别,但也不至于令严厉的抗疫措施不能在港实施。[全文]
-
疫情中的香港:人命关天,这时再说共存大家都受不了
“我看朋友圈都在转发,大家都觉得有希望了,觉得很兴奋,国家会救我们,中央对我们不离不弃。”[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李家超强烈谴责佩洛西窜台:全力配合中央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
香港警务处国安处微信官方账号今日启用,设举报功能
-
香港跟随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有国际投机客欲“狙击”港元
-
为国尽责!新加坡敦促大型科技公司回国上市
-
欧洲议会副议长叫嚣:不会像对香港那样,对台湾也那么天真
-
港媒曝去年市民路边挂国旗被收14万港元,路政署:将退款
-
史墨客“临别致辞”炒作香港问题,中方多部门驳斥
-
别了,史墨客!
-
香港财政司:已成立工作组,全方位推动土地及房屋供应
-
香港警察学院结业:首次走中式步操
-
“我们是君子,但世界上有很多小人”
-
李家超:我练气功超25年,对养生非常有效
-
习近平视察驻香港部队
-
梁振英接受BBC采访:英国走后,香港享有更高自治权
-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
习近平圆满结束在香港各项活动,乘专列离开香港
-
习近平考察香港科学园
-
习近平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
-
习近平会见梁振英,委托相关方面转达对董建华的问候
-
习近平会见林郑月娥:中央充分肯定你这5年工作
-
-
· 香港 ·
香港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天受海陆气温差异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西伯利亚寒风影响,吹西北风。理想中的“民主”气候理应更多样而温和,但香港的“民主”天气却有些单调而凛冽……
-
香港仅存的百年老茶楼结束营业
-
香港红馆演唱会大屏幕跌落砸伤两舞者,李家超:震惊并促全面调查
-
港人移英热得受不了,他想了一“招”
-
“好好的香港不留下来,偏要去外国捱生捱死!”
-
四名乱港分子欲逃往台湾被捕,曾向美国领事馆寻求庇护被拒
-
为香港供水竟成了英国殖民的功劳?!这下港媒大翻车…
-
拿不到香港消费券,跑路“黄丝”急了
-
香港作家狂怼他:拐子佬,干你啥事?
-
船主回应“自沉”质疑:不会获得保险赔偿
-
拖船方式不合理?
-
香港“地标”在南海沉没了
-
TVB资深艺人想搬往内地:我喜欢和平没仇恨的地方
-
香港“手足”被台湾网民骂懵了:趁火打劫,诈骗集团!
-
这算一鱼两吃…?
-
一句“我是香港的”被批漏掉“中国”,洪金宝儿子回应
-
“鸠摩智”晒内地居住证:以后我是有身份的人了!
-
英国拟立法严打示威,香港网友看乐了
-
“笑掉大牙!港英时期香港人都没有的权利,现在英国会给你?”
-
梁振英对他开轰:美国人真够关照…
-
又跑一个!“黑暴御用律师”仓皇离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