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金像奖主席尔冬升: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最后更新: 2025-04-19 16:26:14
编者按:“港片”永远是华语电影爱好者绕不开的话题,自2015年起担任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董事局主席、自称“影坛不死鸟”的香港导演尔冬升认为,港产片的成功既有几代香港电影人的努力和创新,更离不开时代的因素。
“现在中国电影已经国际化了,所以港片的影响力已经不会像当年那样的震撼,因为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
邵氏武侠男主出身的尔冬升在优酷《无限超越班》第三季录制后台与观察者网交流了自己对于电影产业和演员的看法。他认为做演员是一辈子的事,“艺德、专心、对行业有热情”是他对“好演员”的标准。从执导《癫佬正传》《新不了情》《旺角黑夜》,到来到内地市场后拍摄的《我是路人甲》《海的尽头是草原》,再到近年来扶持新人导演,监制《年少日记》《白日之下》,尔冬升一直在关注着市场的变化。
尔冬升在优酷《无限超越班》后台与观察者网对话
【对话/新潮观鱼】
演员的成功靠“命运”,男粉比女粉更长情
观察者网:很高兴能在《无限超越班》后台和您交流,作为演员出身的著名导演,近年来您以评委老师的身份出现在内地的演技综艺,对艺人演技的点评以犀利和直接著称,您如何衡量年轻演员的演技,作为导演您在工作中是如何帮助演员调整到最佳状态的?
尔冬升:评价演员的演技,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很多时候大家觉得流量演员演技就不行,那也不一定,有些拍网剧的流量演员戏也很好,而有些科班出身的演员演戏也未必行。我也试过一些科班出身的演员,其实他们不太适应影视领域,更适合去演舞台剧。
我认为一个演员的成功有时候不(仅仅)是看他能力多高演技多好,也看运气,往往是有没有运气遇到一个好角色。哪怕你之前人气不高,或者大家不喜欢你,只要你遇上了一个好角色,可能突然间就爆火了,有时候可以说这就是所谓“命运”了。
这一季的节目比较特别,这些演员第一次录制的时候比较紧张,到了第二阶段我发现大家的变化都很大,应该是已经有了一些准备,有了经验之后就比较稳了。我印象最深刻的艺员是余宇涵和丁真,他们俩一开始都是“一张白纸”的迷茫状态,这次来已经适应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俩的提升是最多的。
在《无限超越班》第三季体验“演员”角色的丁真和余宇涵
我是演员出身,理论方面不强,所以在现场我更多的是以一个前辈的角度来点评他们,有时候说话就比较直。参加了几次演技综艺后,我自己其实也在反省和改变——为什么我在现场是比较保护演员的,到了综艺就好像变得那么严苛——可能是因为综艺本身的需求吧。现在我自己也有一些微调,我看到演员们紧张的时候,会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位置去想,其实他们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我做导演的时候拍戏没有那么赶,每天的工作量安排要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演员交流沟通,而对待不同的演员需要有不同的方式。演员其实有的时候很脆弱,如果在现场你对他们太严厉,有可能整个人的(精气神)就会散掉。比方说,你拍一个新人,如果镜头和工作人员和他的距离很近,往往他们就会很紧张,这个时候我就会调整画面的结构,把机器全部往后挪,让现场的人少一点。但也有演员就完全不怯场。
参加这些演技节目,我也和郝蕾、陈凯歌导演学习了和演员沟通的不同的方法,很有收获。
观察者网:您曾经执导过的作品《我是路人甲》,关注和描写了“横漂”群演们的奋斗日常,这次《无限超越班》第三季也在横店录制,会有“光替”让选手体验不同的工种,您怎么看待这样的安排?您觉得演技综艺对学员的实际业务会有什么样的帮助?
尔冬升:我之前建议,与其搭那么多布景,不如把这档综艺挪到横店来拍,现在很多演员没有试过作为群演的那种处境了,所以我们想在节目里故意让他们试一试这样的感觉。
我认为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所有的人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团队合作的。如果只有主演,是成不了一部戏的。现在一些年轻演员有很多人围着、捧着,但你要知道,其实你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如果没有其他的工作人员,没有群演,你根本没办法吸引到观众,戏也拍不出来。所以在我的戏里,我是不会让他们蹲着吃盒饭的,必须在吃饭时让群演有桌子椅子可以吃饭。
尔冬升在横店拍摄的《我是路人甲》描写了群众演员群体的艰辛与喜怒哀乐
对于演员来说,我觉得综艺是另外一回事,和真正的影视还是有差别的。演员来参加《无限超越班》这样的综艺能得到的好处首先是曝光率,其次是对他们应变能力的训练——突然间换了一个剧本、突然间自己的角色被换掉了、你准备好的东西突然不需要了——这在我们影视工业里也是时常会有的情况。在综艺里这样的体验是对他们挺好的训练。
观察者网:您曾经凭借出众的外形成为早年间的邵氏“古偶男主”,现在很多网友会对比当下的偶像演员和老港星,认为“审美退化”了,您怎么看?您曾经提到“演员靠脸是没用的”,是否也源于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尔冬升:审美不会退化啊。我想30年后的人再看今天的肖战、王一博,也会觉得他们长得帅。审美其实还是一样的。
但如果只是看样子的话,人是会变老的。我前几天还在跟朋友开玩笑说,男粉丝好像比女粉丝要“长情”——女粉丝“变心”很快,虽然追星时比较疯狂,但突然另一个偶像出现,她们很快又会“移情”新的偶像。如果只靠脸是不行的,对不对?
尔冬升在邵氏武侠《三少爷的剑》中的造型
现在你的流量高,那以后呢?演员是一辈子的工作。今年6月30日是我入行50周年,我的演员生涯没有走到过最高,也没有去到最低,我老开玩笑说自己是“影坛不死鸟”。一个演员随着年龄的变化,需要去演的角色也会改变,年轻时演学生,成熟了要去演白领、然后到了某个年龄就去演爸爸、妈妈这样的角色。这是逃不掉的。无论是做演员、编剧还是导演,在这个新人辈出的行业里,要留得长久还得靠你的演技和能力。
港片情怀是大时代的产物,不会刻意“坚守香港”
观察者网:对于内地很多电影爱好者来说,港产片是他们的审美启蒙,但现在大家也会感叹港产片繁荣不再,甚至“港片已死”,您对此怎么看?
尔冬升:这种变化是和时代有关的。80年代改革开放,慢慢有港片的录像带进入内地,第一批“北上”的香港导演是90年代左右来的内地,第一站先到的上海。当时内地的商业片没有那么多,所以香港的这些东西进来之后影响很大。内地的观众之前没有看过,对于港片的第一印象必然是新鲜,甚至带点震撼。
现在中国电影已经国际化了,所以港片的影响力已经不会像当年那样的震撼,因为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
2002上映的《无间道》被视作“港产片最后的辉煌”,同年上映的《英雄》推开了内地华语亿元票房大片的大门
香港电影对内地电影的影响主要在十几、二十年前,我认为从冯小刚拍贺岁片开始情况就不同了——所有的老板一看,哇,原来一部电影的票房是可以过亿的——从这一刻起香港的电影市场就彻底被颠覆了。商人都是很现实的,一夜之间香港所有的老板都转型要去拍合拍片。
冯小刚喜剧电影《非诚勿扰》在2008年上映,拿下了2.6亿票房
合拍片的繁荣后来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当时的合拍片演员是有配额的,所以当时的合拍片往往都是香港演员演男主角,搭配一个内地女明星演女主,一大批内地女演员在那个时候进入香港电影市场,但其实没有什么发挥的空间,只是为了凑一个配额。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世界记忆名录》上新!我国三项文献遗产入选
2025-04-17 19:45 -
“大咖出山”依然六连扑,长剧要完了?
2025-04-14 12:41 新潮观鱼 -
TVB总经理:内地观众的情怀,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2025-04-11 15:16 新潮观鱼 -
对话《黄雀》编剧:不会美化罪犯,创作应有底线
2025-03-31 08:23 新潮观鱼 -
英军战俘后人:终于明白父亲为何不让买日货
2025-03-19 15:23 新潮观鱼 -
斯内普也变黑人了?那他被霸凌的情节……
2025-03-17 11:30 新潮观鱼 -
花14亿,他还是救不了韩国人的科幻梦
2025-03-15 14:39 新潮观鱼 -
春季档期能靠“她们”盘活吗?
2025-03-07 13:35 新潮观鱼 -
毒枭、变性、出轨、同性恋…要素拉满的《艾米莉亚·佩雷斯》和奥斯卡
2025-03-06 14:14 -
《生息之地》柏林电影节获奖,为什么又是农村片?
2025-02-26 15:40 新潮观鱼 -
哪吒“出海踏路”,好莱坞发行垄断如何破?
2025-02-20 20:30 新潮观鱼 -
对话陈思诚:这一次,我想撕开“文明”的虚伪
2025-02-18 14:31 新潮观鱼 -
《哪吒2》破百亿了,我们都参与了这个大项目!
2025-02-12 19:35 新潮观鱼 -
这是演技综艺还是“劣迹演员洗白大会”?
2025-02-12 12:36 新潮观鱼 -
《哪吒2》《唐探1900》都在讽刺它?
2025-02-07 14:59 新潮观鱼 -
我想拍中式超级英雄,但……
2025-01-27 08:22 新潮观鱼 -
访谈︱浦嘉骐、林黎: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之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失于我身——赵堡太极拳的文化传承
2025-01-23 20:59 -
被指“抄袭”的《漂白》为啥那么“硬气”?
2025-01-23 19:42 新潮观鱼 -
《漂白》陷“漂白”争议,影视行业成“洗稿重灾区”?
2025-01-21 22:11 新潮观鱼 -
“原来他们精神状态领先好多年……”
2025-01-20 09:56 新潮观鱼
相关推荐 -
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52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22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35“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146“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
印尼让步了
-
“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
西藏日喀则市原副市长张云宝被查,长期在水利系统工作
-
轮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滚进服务区致人死亡,重庆警方通报
-
中国在智利合建天文台项目,美国又伸黑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