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慧萍:欧美总是指责中国对欧“分而治之”,但这恰是他们的手法
最后更新: 2024-05-08 22:22:24【导读】 6月24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结束首次出访,回到北京。
在德法访问期间,面对欧美社会宣扬的“去风险化”,李强总理指出,应该把防风险的主导权还给企业;防风险和合作不是对立的,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风险,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各种形式的“脱钩断链”。
与此同时,近期德法国内也出现若干动向,德国发布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担任北约史上最大规模空演总指挥;法国总统马克龙则一边表示想参加金砖峰会,一边指责北约秘书长人选;德法轴心之间的裂缝似乎在加深?
德国、乃至欧盟在对中国的三重定位中明确提到“制度性对手”,并高呼对华“去风险化”,但是否意识到“去风险”本身就是巨大风险?
既是伙伴又是对手的关系,将如何影响中国对欧政策?对欧工作又有哪些抓手?
对此,观察者网采访了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伍慧萍教授。
观察者网:为什么德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出台拖延如此长时间?德国社民党议员阿尔特称,由于德国没有战略文化传统,过去70年一直将战略问题丢给北约,如今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变革,需要一定时间。怎么看德国打破这个传统,处于“时代转折”中的德国,将转向哪个方向?您对这份战略整体印象如何,有没有特别值得观察的地方?
伍慧萍:德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出台的确拖了较长时间,德国新政府是2021年12月正式上台,当时的联合执政协议中就已经提出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2022年3月18日正式启动,原本预计耗时一年左右,准备在今年2月的慕安会期间出台,但后来一直往后拖,直到6月14日德国内阁才正式公布,而且在这之前媒体也没有披露文本内容。
其中的主要原因,一是联邦政府内部各部委之间对相关问题及文本细节存在较大分歧,二是联邦和各州层面也因为分权问题有比较多的异议,比如关于灾难防治、网络攻击等方面的管辖权,联邦政府希望扩权,但各州对此存疑。尤其在一些争议性较大的问题上,各部门之间的矛盾比较多,最明显的例子是,最终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里面没有提到国家安全委员会。目前德国联邦政府设有联邦安全委员会,原本希望效仿美国模式,成立一个国家安全委员会,由总理府负责协调、制定国家安全政策;但因为外交部由绿党主导,如果由总理府协调就意味着在重要外交问题上的权力被削弱,所以外交部反对设立。
德国国家安全战略打破了过去的传统,之前安全政策都是由国防部牵头制定,但首部国家安全战略恰恰是外交部牵头,经跨部委协调,几乎所有部门、甚至连教研部都牵扯其中,结果就是跨部门的分歧明显。而且,德国原本计划在国家安全战略的框架下再制定一个新的中国战略,但现在看来中国战略什么时候能出台更不确定,各方在关键内容的表述上分歧更多。
从历史纵向来看,二战以后德国长期在军事上奉行所谓的克制文化,因为国家安全战略首要涉及传统意义上的安全,所以对德国而言,出台首部国家安全战略这一事实本身就已经打破了此前的束缚。
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负面历史经历,战后德国很少谈宏大战略,选择将北约作为军事保护伞,自身更注重发展文明国家这类非军事的民事实力,更多地强调政治价值观、规范性权力,聚焦于发展经济实力,建设福利国家,而在安全战略方面向来不会主动谈及。
但我个人认为,最晚是从两德统一之后,德国的战略文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为德国的自我认知有了非常大的转变。一般来讲,大国都会出台国家安全战略,阐述其如何认知国际局势、周边环境,如何评估全局性的挑战,如何界定自身的角色。两德统一后,德国认为自己成为一个正常国家,在这方面开始有所思考。
如今,德国进一步打破过去的传统,主要是两方面的内外驱动力,一个是前面提到的国家转型,统一之后整体实力上升,伴随着国家崛起,自然而然有了内生驱动力,开始需要更周全地考虑一些时代问题,对国际环境、自身定位,至少要有战略上的表述。
二是,外部驱动力也很重要,因为德国联合政府在2021年底上台后就明确表示要制定国家安全战略,但选在去年3月18日启动,关键因素就是俄乌冲突;战争爆发后,总理朔尔茨提出“时代转折”这一论断,意味着德国外交政策、安全政策等都正在经历相应的转折。所以,俄乌冲突一定程度上是重大的外部刺激。
内外两方面因素促使德国克服了内部各种分歧,最终出台这样一份战略。
德国出台首份国家安全战略 图自路透社
观察者网:不过矛盾的是,俄乌战争爆发后,德国乃至整个欧盟恰恰与北约之间变得更协调一致,在外界看来这似乎与德国推出国家安全战略的目的有所相悖,怎么理解德国人的这套逻辑?他们观念中的独立与协调一致(无论是北约还是欧盟)究竟是什么意思?另一层面是,因为北约最早成立的目的之一是有监督战后德国的意图,所以与战败国的约束有关吗?
伍慧萍:北约首任秘书长曾经说过,成立北约的目的就是挡住俄国人、留住美国人、压制德国人。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目标也在发生变化。
我觉得,如果当下还是使用二战后对战败国德国的约束这样一种认知,其实是过时的。两德统一三十多年,德国早已走出战后初期的生存状态。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它不仅是经济强国,也希望在政治上逐渐发挥更大作用,在欧盟、在全球发挥领导力。德国的自我认知中,已经自视为一个正常国家。所以,出台一部国家安全战略,也是展现这方面的雄心。
事实上,我原本预期它可能在国家安全战略中更多谈论德国的领导作用。因为之前官方的各种表态中,越来越多地提出德国要承担领导作用,甚至包括军事领域;但从实际出台的文件来看,相关表述还是比较谨慎的,没有提及领导力,提的是更多的责任。
至于是否会影响德国跟北约之间的关系,出于战后历史经验的缘故,德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反复强调德国外交的两个支柱,一是欧洲一体化,这一点延续两德统一之前的传统,始终将德国的发展壮大放在欧洲一体化框架之下,跟欧盟的外交与安全战略相符,只有这样才可以打消其他国家对德国崛起的顾虑。
二是跨大西洋关系,强调北约框架下的美欧合作。这两大支柱贯穿于国家安全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德国战后的历史经验,对于德国而言,这一经验是成功的,德国也由此形成路径依赖。
二战之后,原本北约的针对对象就是打压德国,但实际上到了1955年,德国在北约的框架下实现重新武装,再后来德国主动在军事安全领域选择将北约的核保护伞作为本国的安全保障。
1955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加入北约。
可能我们国内会有一些观点认为,这样做相当于丧失了独立的军事主权、谈何独立国家,但他们的理念确实跟我们不太一样,而且在客观实践中,由于北约的存在,德国完全不用担心在军事领域的安全问题,可以利用更多的资源去推动自己的福利国家建设,发展软实力影响等等。这是德国的一套政治逻辑。
当下俄乌冲突确实对德国产生了现实刺激,不过在如何应对和发展欧洲防务方面,德国跟法国还不太一样,虽然德国人也提欧洲独立防务,强调应当建立欧洲的防务体系,但它的前提是在北约框架下。比如,刚刚在德国本土举行的北约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空中演习“空中卫士2023”(Air Defender 2023),德国就担任整个演习行动的总指挥。
可见,德国正在寻求北约内部的领导力,在北约的一些任务中承担领导作用;它希望自己在军事方面产生一定影响力,但是在欧洲、北约的框架下。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空中卫士2023”演习现场 图自北约官方网站
观察者网:不过提到这一点,正好也令人想起另一个对照物——位于东亚的日本,同样是二战战败国,在战后国际政治中与德国有着不同的路径选择,拥有的国际地位也大相径庭,但最近日本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动作非常积极,引起了周边地区的警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否可以对这两个战后国家的当下现实做一些对照?
伍慧萍:从国家地位而言,德国和日本还是存在较大差别。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德国在军事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默克尔任期内还跟特朗普政府争执2%军费开支的问题,但这次国家安全战略中已明确这一承诺,具体是从明年开始,按跨年的平均数来计算达到军备开支2%的标准。而且俄乌冲突后,德国也提出1000亿欧元的特别基金,努力发展军事实力。在欧洲本土安全问题上,德国在北约框架下的表现越来越活跃。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德国在军事方面发挥作用,并没有引发周边邻国太多的疑虑或者担忧,更多的反应是期待德国发挥作用。这和日本还是有点区别。
德国周边的国家,除了俄罗斯之外,大多是欧盟成员国,相互之间是盟友关系;而德国选择了一条相对稳健的崛起道路,反复强调欧盟体制,在军事上也维护北约框架。所以,一个强大的德国是否会成为欧洲的安全隐患,周边国家对此并没有太大顾虑,反倒有较大的期待。这一点和日本及东亚的环境还是有区别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相关推荐 -
近7成美企CEO担忧:这就是“特朗普衰退” 评论 66特朗普“金主”们坐不住了:回头是岸! 评论 185特朗普否认“暂缓”,美股“过山车” 评论 122“华尔街听信特朗普,代价惨痛” 评论 155最新闻 Hot
-
“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太强了,我们至少要投150亿美元”
-
近7成美企CEO担忧:这就是“特朗普衰退”
-
扛不住了?特朗普团队激辩…
-
“为何没有集体反击特朗普?各国陷入了‘囚徒困境’”
-
以总理当面承诺“消除逆差”,特朗普:不打算暂停关税
-
美媒打脸特朗普:错,错,错
-
“美财长飞到佛州劝特朗普:你得改,否则市场还要跌”
-
特朗普“金主”们坐不住了:回头是岸!
-
出租房暗藏非法代孕活动?杭州市卫健委通报
-
开始了!“停止向美国发货”
-
中方:听到这位副总统说出这话,令人诧异,也感到悲哀
-
“反制快狠准,中国早已厉兵秣马”
-
广州又一地宣布:生育三孩,一次性申领5万元
-
距开幕不到一周,日本世博园区又查出爆炸风险
-
特朗普生日当天搞阅兵式?白宫回应
-
欧盟还在“被害妄想”:如果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