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慧萍:这次,欧洲的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更新: 2024-05-08 20:24:04观察者网:其实国内有学者也分析认为,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两人同行,前者主要着重中法双边,后者则在一些场合强调欧盟的一致性。
伍慧萍: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分工。一方面要展现不脱钩、争取中国的态度,另一方面该传递的信号都不会少,台海、俄乌、中欧投资等等都包括在内。我们可以看到,欧盟在投资审查机制方面的防御性措施、工具箱越来越严格,这是分工的产物,也体现了欧盟对华政策的复杂性。
比如,就在贝尔伯克访华前,德国将汉堡港列为关键基础设施,所以中资入股汉堡港一事相当于要重新评估了。冯德莱恩访华之前在欧洲智库做演讲,她称欧洲对中国不搞脱钩,而是降低风险,也就是降低对中国的依赖性,尤其在一些敏感领域,这其实代表了欧洲对华政策的主要调整方向。
汉堡港“福地”码头被列入关键基础设施,德国重审中企投资。图自《南德意志报》
观察者网:近来对这一点的体会越来越明显,有时候我们对欧盟国家的分析认识过于笼统,总觉得欧盟内部主要是新老欧洲的鸿沟,但现在看来即便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执政政府、同一党派内部,对某个问题的立场的分裂很大;如果是这样的话,有望实现马克龙所梦想的“欧洲作为多极化中的一极”吗?还是如部分人预期的那样,欧盟的衰落是不争的事实?
伍慧萍:我长期关注德国政治,对这种分裂的感受还是非常深刻的,且不说欧洲一体化,哪怕是外界认为比较团结的德法轴心也是三心二意。德国执政联盟社民党、绿党、自民党之间存在严重分歧,不同政府部委之间也是如此,像德国外交部和总理府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分歧很大;再退一步,哪怕像社民党内部也没有保持高度团结,比如对马克龙访华表态就有不同看法。
不仅是对华政策,在对美政策上也有不同之处,到底是更加亲美,还是更加强调欧洲战略自主?其实也是分裂的。
至于外界判断的欧盟衰落问题,我觉得要看放在一个什么样的时间窗口来看。以欧盟的整体实力,相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一体化初期的6个国家到现在拥有27个成员国的欧洲联盟,欧洲通过一体化进程改变内部单个地区性小国家的地位,使其在国际政治中提升自身话语权——这是单个地区小国在国际层面难以企及的目标。
同时,在中美之间,现在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希望争取欧洲;如果离开了欧洲的合作,整个国际格局也不平衡。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欧洲作为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极,已经是一个事实了;只是说如果从军事防务的角度来讲,欧洲这一极还比较弱,仍高度依赖美国。
但我们也不能因为欧洲比较松散、有时有些混乱,而低估了欧洲的能量。在规则塑造、标准制定方面,欧洲具备强大实力,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防御性政策工具箱,现在想要突破还是比较困难的。
对此,有位美国学者曾提出一个概念“布鲁塞尔效应”,如果以单纯的军事实力来看,欧洲是疲弱的,尤其是俄乌冲突进一步暴露了欧洲的短板,而且欧洲人最终选择了加强对北约的依赖;但如果去观察标准、规范、理念推广,欧洲不容小视。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不能忽视了这个层面。
再说,欧洲对美国的依赖,也并不意味美国可以对欧洲为所欲为。比如在援乌问题上,美国要求德国向乌克兰提供豹式坦克,但德国也会提出美国先提供自己的主战坦克以后,德国才会跟进,最终的结果是双方各作妥协。此外,在一些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美国和欧洲也是互不相让的。
观察者网:其实通过这场战争,某种程度上也是提高了中东欧地区的重要性和曝光度。
伍慧萍:有这个迹象,现在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欧洲政治已经开始中东欧化了;像波兰、捷克、波罗的海三国在安全方面更需要美国,它们出于各种因素会更容易感受俄罗斯的威胁,所以在战争中会大力发声。
其实,欧盟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它一直对外宣传自己是多元一体,可能我们平时更多地注意到了它的矛盾,但通过一体化所达到的、仅凭单个国家无法形成的合力,有时被我们忽略了。尤其是一些后发国家,即便欧盟内部要搞民主评估、要削减财政补贴等等,它们还是愿意留在欧盟,因为获益更大。
观察者网:最后,回到当下现实,欧洲人对乌克兰战争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是希望这场战争快点结束,还是受美国、北约压力继续拖延下去?
伍慧萍:其实现在也很难形成一个专业的看法。美国的立场不好说,大家看得出来美国从俄乌冲突中得到的好处还是很大的,不仅极大地强化自己在美欧同盟中的优势地位、让跨大西洋联盟空前团结,还在欧洲能源危机中趁机成为欧洲天然气的最大供应商——美国原本是全球液化天然气的最大生产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其中最多的就是出口欧洲。之前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公开抱怨美国坐地起价。从这些角度来看,美国是否希望战争快点结束,还真不好说。
但对欧洲而言,战争没有任何好处,希望能尽快结束。无论如何这是在欧洲本土作战,而且乌克兰还有欧洲最大的核电站,万一核电站发生泄漏或是情况失控动用核武,在欧洲人看来这是具有现实性且极其恐惧的场景。更何况战争之下,能源短缺、物价上涨,各种罢工潮从去年一直涌现,战争难民也是一个重大难题,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欧洲正在直接面临的。
现在比较关键的是,战争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各种可能的情况暂时都无法排除。
所以,我们现在看欧洲,能清楚地看到它的挣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