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博:日军为何立即撤离,没有发动第三次空袭?
四、事情的来龙去脉
关于第三波攻击的问题,我们还是先从官方史料开始着手。关于第三次空袭的部分,日美双方都记录了相关的几个重点:
1.攻击队的收容作业完成以后要立即着手准备下一轮进攻,舰载机应当被装上鱼雷。
2.如果出现有实力的敌方舰队,下阶段攻击的重点应当转向它们。
换句话说,日方的作战命令是有考虑到攻击在珍珠港外可能出现的美军舰队的。然而不论从当事人的回忆,还是官方的战后总结,历史上南云似乎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件事情。这背后又暴露出日方当时的几个战术安排问题:
第一,如前所述,南云没有安排足够的侦察力量对瓦胡岛周围水域实施侦察,因此即使出现(事实上的确出现了)一定规模的美军舰队,机动部队也无从知晓,更不可能组织力量予以攻击。
第二,南云从一开始就放飞了所有的舰载机,从上午7点第二波攻击队起飞开始到下午2点最后一架攻击机收容完毕,整整7个小时内日方的6艘航母是没有攻击能力的空壳航母,如果算上重新整备进攻所需的至少一小时,这个时间窗口会更长。
也就是说在从日出到下午三点之前,日本航母一直处于一个比较脆弱的状态,在必须设法与敌人保持距离的同时,还需要加紧对周边的敌情侦察,在下一波攻击准备就绪之前,如果突然有敌方航母编队出现,机动部队只能挨打不能还手;一直要等到下午三点左右,他们才能选择再拉近与夏威夷之间的距离,考虑进一步打击消灭珍珠港的美军残余兵力,或者应对海上出现的敌军目标。
显然这是一个在操作上比较困难的情况。因此正确的问题应该不仅是要不要发动第三波攻击,而是向谁发动、应该什么时候发动。
这里我们可以先参考一下两年多后美方发动的一次类似作战,即被称为美国翻版珍珠港的1944年突袭特鲁克环礁作战。
在这次突袭中,美国也是从遥远的距离派出了一支庞大的航母编队突袭了日军在南太平洋的最大基地特鲁克环礁。与日军在珍珠港的做法不同,美方除了派出舰载机反复攻击港内舰队和设施之外,还派出了一支水面舰队在环礁的出口外巡逻,堵截可能出逃的日本水面舰艇。由此战列舰“密苏里”号才获得了整个服役生涯中唯一的海上炮战战果。
回头看当天上午十点以后珍珠港的情况。历史上对珍珠港的描述大多止于机动部队袭击结束,很少有笔墨介绍过袭击之后珍珠港当天还发生了什么。
根据美军的作战报告,珍珠港内的残存舰艇自空袭结束就开始组织往港外撤退,到了中午时分,凡是能靠自身动力航行的基本上已经都离开珍珠港躲避空袭了。甚至根据记录,它们中的一大部分在下午四点左右还在距离瓦胡岛以西100海里附近遇到了“企业”号编队并与之汇合。
而此时瓦胡岛上的美军航空兵力已经基本瘫痪,能够起飞的战斗机不超过20架。有个位数的中远程轰炸机自发起飞搜索日军舰船,但是完全没有指挥和调度,一通乱找之下连机动部队的正确方位都没有搞对,自然谈不上对机动部队造成威胁了。
美陆军航空队的惠勒机场,已经被严重损毁,失去进一步攻击的价值(图源:美国国会调查报告)
也就是说,即使派出了第三波飞机,如果还是打击珍珠港本身,那既没有舰艇也没有飞机可供攻击,而从油库与其他地面设施上能取得的战果也不会很大。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采取类似美军在特鲁克环礁的策略。
考虑到从下午三点到日落之间还有大约2个多小时,发动攻击有些勉强,日方完全可以选择保持与瓦胡岛之间的距离,派出侦察机(这也是作战命令中一开始就要求的)对白天轰炸珍珠港的战果进行确认。同时利用夜幕掩护,以逆时针方向向西南方向航行,绕到瓦胡岛的西侧。在晚间可以完成飞机的修理、替换和飞行员的休整工作,待第二天天亮时再根据新的侦察情况对瓦胡岛以西以及以南的水域发动搜索和打击。即使遭遇美军水面舰艇,以两艘快速战列舰和两艘重巡的实力,机动部队在火力上也完全不用担心附近可能出现的任何美军水面舰艇编队。
因此,如果南云果真敢于南下,第二天继续攻击,他不但不会遇到美军反击的威胁,反而有机会抓到把美军剩余力量一网打尽的战机。然而,历史上他仅仅用了不到40分钟就选择转身撤离,白白放弃了千载难逢的扩大战果的机会。
也就是说整个机动部队8艘主力舰、400多舰载机、上万人花费1个多月航行半个地球,仅仅只对敌人做了2小时的攻击。无论从什么角度看,这都是一次执行效率很低的行动。
- 原标题:闻博:日军为何立即撤离,没有发动第三次空袭?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河南巩义宋陵上种田,河南考古院:正在进行环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些“至暗时刻”?
2021-05-04 08:17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相关推荐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评论 32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评论 154果然,美媒用“亲华”来猎巫马斯克 评论 86AI与国运:AI发展到了向西还是向东的节点 评论 25最新闻 Hot
-
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
“美国高校总想收中国的钱,得好好检查下”
-
特朗普汽车关税,“只会让中国电动汽车领先”
-
郑永年:中国不是美国,不会加入瓜分世界的行列
-
欧洲太想“上桌”了,但…
-
真有极光!NASA拍到了
-
交割日逼近 ,“港府正接洽长和”
-
“怪事!穷国用上先进技术,富国还在用落后技术”
-
“我们列出3个与美方不重复的AI安全风险后,基辛格发出赞叹”
-
“‘奥本海默时刻’到了,我们要边发展边治理”
-
“特朗普都能和普京谈了,欧洲为什么不行?”
-
又现“社死级”泄露…
-
拉夫罗夫:普京访印正在准备中
-
果然,美媒用“亲华”来猎巫马斯克
-
特朗普威胁上了:敢联手,就征更多关税
-
石破茂称将考虑“一切选项”回应,分析人士:日本不会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