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博:日军为何立即撤离,没有发动第三次空袭?
【导读】 珍珠港事件爆发至今已有80周年,后人关于其中的一些细节也多有揣测。
本文为下篇,主要探讨日军为何未继续发动第三次空袭,并总结日美双方作战给后世留下的经验与教训。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闻博】
三、扑朔迷离的第三次攻击
话接上文,关于珍珠港事件,另一个后世常常争论的话题是,南云为什么在两次空袭以后选择立即撤离,而没有发动第三次空袭?
关于这类问题,后人为南云也找过很多解释,可惜这些解释不是简单重复一些事后的回忆和观点,就是缺乏根据的臆测,唯独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考察,大多数都经不起事实推敲。
这里针对几个常见的谬误观点做一下简单分析:
(一)“日本机动部队缺乏燃料因为不能逗留”
由于远航缺油使得日军放弃第三波空袭,这是一个很流行但缺乏根据的说法。
先看美国人自己,截至1941年底,美海军全军上下能够用来做舰队补给的油料补给舰(Fleet Oiler)只有8艘,其中四艘在大西洋、四艘在太平洋。从1920年代开始到1936年美国恢复大规模造舰之间,美国就没有造过任何一艘能够满足海军需要的舰队油料补给舰。
原因自然是在大萧条背景下,国会老爷要省钱,而能够跑出20节航速跟上舰队行动、且载重万吨以上的补给舰需要战列舰级别的动力系统,造价自然不菲,因此战前只有很少被列入造舰计划。
而日本方面,由于长期的战备需要,制造了大量的高速油轮为舰队提供远洋作战的燃料保障。袭击珍珠港的行动中,日军带上的油料补给舰就有8艘之多,而且还是清一色的新船。
可以说,机动部队6艘航母、2艘战列舰所享受到的加油保障和当时美国海军全军上下拥有的保障水平相当。而且从日本当时的家底来看,袭击珍珠港配置的油料补给舰只占了日海军能调动的高速油船总数的40%左右。因此机动部队主力根本不存在缺乏油料而耽误作战的情况。
开战时日本拥有的高速远洋舰队油轮一览表,其中高亮的部分为珍珠港袭击所动用的船只,可见还有很多余力。(根据日本船籍数据,作者自制图表)
另外一个旁证,就是返航期间对威克岛的支援作战,南云接到山本的命令后派出了“苍龙”、“飞龙”两龙去执行对威克岛的轰炸和登陆支援。而两龙是整个机动部队主力舰中续航力最短的舰只。敢于派出这两艘腿最短的航母去特意绕道上千海里,证明了当时并不存在任何迫在眉睫的油料问题。
摘自渊田美津雄著,袭击珍珠港
(二)“经过两次袭击,日方飞机损失大、兵力不足”
这种观点只统计了标准搭载或者日本当天出动的攻击机的总数,但是忽略了日本航母还有大量的备用机,详细统计见下表:
根据战史丛书统计,本文作者翻译制作
当天出动350架次其实只是标准搭载的部分,日本航母当时总共还有92备用机可用。日军的两波攻击一共有29架未返航,其他不可修复的损失大约30架左右。如果这些不可修复飞机由备用机代替,那日方依然有大概380架飞机和搭配的机组可以出击。
并且根据战史丛书关于返航飞机的统计,当天两波结束后能立即投入使用的飞机在265架左右,另外经过修复后能使用的有86架,这还不计入可以启用的备用机。据此推算,在袭击后第二天,日方大约依然有265+86+54(担任航母警戒未参与作战的零战)=405架作战飞机,也就是说依然有400架以上的飞机处于可用状态。如果再启用备用机,可以说实力没有丝毫受损。
而且29架全损只占搭载量的7.1%而已,后来在中途岛和所罗门,机动部队在严重损失下依然反复凭借数量有限的舰载机对美航母发动攻击,以这两个实际案例来看,珍珠港这点损失完全不可能动摇日舰队进一步攻击的决心。
更何况经过一天打击,美国在瓦胡岛的航空力量已经遭到瘫痪性打击,此消彼长之下,日军现在的优势反而更大了。
- 原标题:闻博:日军为何立即撤离,没有发动第三次空袭?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河南巩义宋陵上种田,河南考古院:正在进行环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些“至暗时刻”?
2021-05-04 08:17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相关推荐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45“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71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2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5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2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