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国际论坛上经常被“问住”,中国学者怎么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家 王文】
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挨打”、“挨饿”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但“挨骂”问题的解决还没有出现突破性的进展。
本文从个人亲历出发,讲述近年来跨国对比中诸多亟待提升的细节,提出要以新质思维在机制改革上出实招、放大招,最终历史性地解决“挨骂”难题。
三类焦虑式的国际见闻
2022年底疫情放开,对外交流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笔者在此后不到两年时间里,先后赴欧亚美三洲近20个国家和地区参会讲学,在感受到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的同时,也在跨国对比中察觉到国内在提升中国形象、解决“挨骂”问题时,亟待提升或改变的细节。
与前些年笔者经常在国际论坛上的形单影支不同,近年来,在不少国际论坛上,中国学者的面孔明显增多,2024年夏季在希腊举行的世界政治经济学联合会第17届论坛上,甚至有30多位中国学者参会,四天30多个分论坛中几乎都有中国学者发言。这充分反映了放开后的中国学术界致力于国际交流的积极趋势。
然而,只要国际论坛上有中国学者发言的,几乎都会遇到在场听众的提问,有的相当敏感,从国家高层动向到反腐进展,从抗疫复盘到社会治理,从两岸关系到涉疆涉藏,从经济下行到“三大倡议”,从新提概念到政策动向,等等。
但观察下来,多数出访的中国学者对世界涉华疑问存在“钝感”,或限于语言表达能力,或源于知道信息有限,或经验不足,或有所顾虑,不少中国学者放不开,不能给予很好回答。笔者在台下干着急,有时会主动要话筒“救场”。不得不说,类似国际公共场合的“生疏感”折射了亟待弥合的中外信息差,更加剧了增加中外交流频次、提升学者能力的紧迫感。
另一个比较强烈的感受是,中国发展在基础设施上拉开了与多数国家的差距,但微观层面上的对外交往松弛感亟待提升。
近年来,中国在高铁、5G、新能源车、绿化、治安等方面突飞猛进,以致初到海外任何一个城市,乍看都有到中国二、三、四线城市的错觉,加之论坛承办方几乎都较拉垮,既没有国内办会那么严谨,会场往往也不气派,中国人的优越感会油然而生。
然而,在海外参会或交流多呆几天,便会渐渐有越来越多的舒适感与获得感:前沿信息、热门议题、激烈讨论、头脑风暴,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也没有那么多套话空话虚话。联想到那些被国内评价为“慢悠悠”的外国城市,如笔者近年去的巴黎、柏林、伊斯坦布尔等所显现的闲暇,处处都是“一杯咖啡、一张报纸、一群朋友、一脸微笑、一个下午”的松弛感,再反观国内“卷得不行”,对外交往纪律严苛、程序繁琐,形式主义充斥日常,[1]人群拥挤、急躁甚至戾气。两相比较,为中国社会长期发展的节奏与方向提出了另一个侧面的更高要求,即要有硬件上的“硬优势”,还要有软件上的“软松弛”。
除了外松内紧这种精神感受差异外,中外信息“半脱钩”的迹象也越来越明显。
近几年,越来越多外国朋友都用上了微信,中外交流的技术手段在增多,促进中外之间的交流渠道变多。越来越多外国学者都在追踪中国“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等政策时髦词,也在用各个角度解说与理解。
从感知上看,中国学者对外讲述的多是官方话语框架下的诠释,既没有政治话语学术化,也暴露出了近年来中国学术理论的贫瘠;相比之下,国际上的新鲜提法和学术阐述则层出不穷。很难想象,如果美国学者在国际场合只讲述白宫的政策主张或重复总统的话语,怎么能长年占据在世界话语中的领衔地位?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外信息流动受到比过往更严重的阻隔。据统计,2023年全球互联网语言占比统计中,中文仅排在全球第13位,在英、西、德、日、法、俄、葡、意、荷、土耳其语、波兰语、波斯语之下。同时,以历史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中文网页全球占比一直在下降,由2013年有数据以来的4.3%下降到当前的1.2%,2021-2022年表现还不如越南语。[2]
图为自2013年1月以来热门内容语言使用的历史趋势数据W3Techs
可见,中外信息流动存在不为人所感知的壁垒,中文信息很难穿墙而出,海外数据也常被拦墙外。智能科技时代,大语言模型正以几何倍数增长的速度提升西方话语逻辑下的语库语料,若中文生成的内容不参与到全球流动与语料语库融合竞争中,会为未来的历史叙述偏差埋下隐患,更无助于“挨骂”问题的全面解决。
可见,要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必须先清除中外信息流动的壁垒,弥合类似“半脱钩”或“平行世界”继续恶化的态势。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彭宇萱 
-
外逃副市长违法所得填满报纸整版:涉案逾31亿
2024-10-14 10:21 廉政风暴 -
军事专家:解放军此次围岛演习有3个更加
2024-10-14 10:11 两岸关系 -
东部战区为什么于凌晨夜间发起演习?专家解读
2024-10-14 09:20 两岸关系 -
福建海警位东引岛、马祖岛附近海域开展综合执法巡查
2024-10-14 09:20 -
河北秦皇岛游船侧翻致12死7伤,调查报告:6人被批捕
2024-10-14 08:47 安全生产 -
天安门下半旗悼念吴邦国同志
2024-10-14 08:38 -
4支海警舰艇编队环台岛巡航管控
2024-10-14 08:13 两岸关系 -
挑衅越甚勒得越紧!解放军3次围岛示意图叠加
2024-10-14 08:01 两岸关系 -
军报:冥顽不化难逃覆灭,谋“独”挑衅注定失败
2024-10-14 07:46 两岸关系 -
山东寿光发生中毒事故7死4伤,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
2024-10-13 17:34 安全生产 -
《黑神话:悟空》在台过审上市
2024-10-13 15:51 台湾 -
成都发生爆炸腾起蘑菇云?官方通报
2024-10-13 15:46 安全生产 -
女子当街抢他人孩子?警方:系精神障碍患者,已送医
2024-10-13 15:36 拐卖儿童 -
广州荔湾区回应“一未成年人辍学拾荒”
2024-10-13 11:45 -
岑浩辉高票当选澳门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
2024-10-13 11:16 -
4天内两名腐败分子获死缓,有个共同点
2024-10-13 10:58 廉政风暴 -
中国海警发布!“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2024-10-13 10:08 钓鱼岛持久战 -
公立医院为何难开进口药?原研药去哪儿了?
2024-10-13 10:08 医疗改革 -
财政部同意销毁“六六顺”等28款即开型彩票
2024-10-13 08:21 -
这位中美“民间外交家”走了,口头禅是“谨慎乐观”
2024-10-13 07:56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74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66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1“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1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