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2022年,美国军火商赚了多少钱?
截至2021年,北约30个成员国中仅有10个的军费占比超过2%。但自3月份以来,欧洲多个国家纷纷宣布上调军费开支。其中德国宣布在现有财政支出的基础上设立1000亿欧元基金,用于采购新型主战兵器,研发下一代主战坦克以及无人机;2023年法国国防预算达到439亿欧元,比2022年增加7.4%,同比增加了约30亿欧元;受政局影响,英国的2023财年军费支出目前尚不清晰,但英国国防部计划让该国的国防支出在2029-30财年达到约1000亿英镑,而目前约为480亿英镑;与此同时,罗马尼亚、波兰、瑞典、芬兰等距离俄乌冲突一线很近的北约国家,其军费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总的来说,北约的军费在2022财年超过了10000亿,考虑到各成员国的防务支出普遍提升10%左右,北约整体军费在2023年可能会达到11000亿。即便考虑到欧洲各国的通货膨胀较为严重,北约集团在2023财年的军费也会得到较为可观的提升。
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欧洲各国纷纷为F-35等项目大开绿灯。就在12月14日,德国联邦议院预算委员会,正式批准了德国联邦国防军斥资85亿美元购买F-35战斗机的计划,该项目是德国批准的100亿采购项目之一。除了德国以外,此前6月份瑞士也同美国签署一份价值62.5亿美元的军购合同。按照合同,美国将于2027年至2030年向瑞士提供36架F-35A战斗机。而在年初,美国的传统盟友英国也确定,要继续从美国采购74架F-35战机。
可以说,光是洛·马公司就在欧洲的订单中斩获了超过150亿美元的合同订单,以及接近300亿美元的意向订单。除此以外,在北约相对统一的装备体系下,欧洲各国今年以来加紧采购美制弹药,仅在今年7月份,美国国务院就批准向爱沙尼亚、挪威等国出售15亿美元的空对空弹药和其他军事设备。
在这一轮“贩卖焦虑”中,作为北约对抗俄罗斯的一线国家,波兰可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PUA”,进行了极为夸张的扩军。波兰2022年的军费预算为其GDP的2.4%,约190亿美元,已经高于北约平均水平,而波兰2023年的军费开支预计为其GDP的3%,约280亿美元。考虑到波兰的装备采购绝大部分用于外购,波兰的军费占比,已经接近一个国家在和平时期的承受极限。
波兰到货的K2 图源:波兰国防部
今年以来,美国国务院共批准多笔美国对波兰军售,包括2批共366辆“艾布拉姆斯”系列主战坦克、96架AH-64E武装直升机和6套“爱国者”防空导弹发射系统。去年,波兰还购买了32架F-35战机。除了美国之外,波兰还计划从韩国采购820辆K-2系列主战坦克、672辆K-9自行火炮和288台K-239多管火箭炮。
虽然当下波兰的这些订单不少还处于意向阶段,但今年以来波兰的确与韩国实实在在地签署了很多大单。例如今年7月份,波兰和韩国政府代表团在华沙签署了一份价值高达150亿欧元的军贸大单,其主要内容包括56亿元的陆军机械化装备,包括180辆K-2型主战坦克、212门K-9自行榴弹炮以及48架FA-50“金鹰”教练机。
对于只有3700万人口的波兰而言,波兰政府庞大的机械化装备采购计划,不禁让人回想起冷战时期苏东一方夸张的机械化装备密度。这样空前庞大的机械化编制,可能是波兰政府的“应激反应”,也可能是北约集团计划将波兰打造成冷战前线的一部分。而由于韩制装备中也有大量关键子系统来自美国,这使得无论如何,在波兰的军备采购大单中,美国的军火商依然会赚取其中大量的利润。
当前,随着俄乌冲突的继续,美国贩卖的焦虑范围,也早已不仅限于俄罗斯方向。美国今年主动在台海问题上挑战我国主权底线,并迫使我国展示了近年来构筑的一部分反介入能力,美国的游说机构借此大肆向日本渲染“中国威胁论”,逼迫日本主动或者被动地提高军费。
就在不久前,日本政府在12月16日的内阁会议上,敲定了面向强化防卫力的新《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3份安保相关文件,在2023-2027财年,日本防卫费用总额将达到约43万亿日元(约合2.18万亿元人民币),相比于2019-2023财年约27万亿日元,日本防卫费用将增长近60%,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
激增的军费,主要用于采购此前受政治原因未能采购的武器,包括在2027财年购入最多达500枚“战斧”导弹,以及同样数量的JASSM-ER防区外巡航导弹。同时,日本将发展本国导弹产业,计划在2027年以后部署两种高超声速武器。而这一切,无论是直接采购还是本国自制,都离不开美国的帮助。
最后不要忘了,俄乌冲突引发的“焦虑”尽头最终还是反馈到了美国自己身上——史无前例的2023财年美国军费。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总额高达8580亿美元的国防授权法案(NDAA),比总统拜登提议的预算还多出450亿美元。比去年的NDAA法案更是高出了780亿美元——换言之,仅仅比去年多出来的部分,就是美国今年援乌装备总价格的两倍还多。根据美军军费经验比例,这其中至少一半的钱将落入军工复合体之手。
在具体的军费比例上,173 亿美元用于运营和维护(包括营运资金);1745亿美元用于军事人员;1613亿美元用于军购;1386亿美元用于研发;305亿美元用于核能活动;165 亿美元用于军事建设和家庭住房。即便美元在2021年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通货膨胀,在折算通胀以后,美国的军费依然比往年要高出了2%左右。
所以说,对于美国的军火商们而言,数百亿的弹药采购只是标志着一个动荡时代的开始,随着美国及其盟友进入“大国竞争”的焦虑时代,以美国为首的全北约集团,每年新增的接近千亿美元的军费才是美国军火商真正的狂欢。
军费绑架了美国?
对于美国的军工企业来讲,今年是一个“丰收年”。要知道,在2020财年,美国对外的军售总额为1750亿美元,而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就在2021年,美国对外国政府的军售额却下降了21%,为1380亿美元。随着美国政府正不断批准新的军事研发项目,从大趋势上说,美国的军火商必然渴求着新的订单来源。
虽然我们还不能就此立论,“军工企业绑架了美国政府,为了挣军火钱而刺激俄乌爆发冲突”——这样的结论显然是低估了美国的国家意志;但与其说军工复合体主导了美国,不如说军工复合体只不过是美国国家意志的一种延伸。相对于23万亿美元的GDP,每年6万亿美元的联邦财政支出而言,美国军火商今年即便借着俄乌冲突的“东风”,盈利超过接近千亿美元,其营收占比也仅仅达到了美国一年GDP的0.5%;我们要知道,作为一个霸权主义国家,美军的军费更接近某种税收征收成本,而不是维系国家生存必要的安保费用。
当下俄乌冲突在世界舞台上已经变得有些边缘化,北约集团也仅仅需要面对一个常规战争中损兵折将的俄罗斯,甚至在俄乌冲突中,军事问题正逐渐走向次要地位——俄乌冲突对于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远远大于欧洲直接面对的战争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军火公司的“丰收”,只不过是美国维系全球霸权的一点额外的开支。换句话说,即便没有美国军火公司的鼓动,美国的执政团体也有意愿,去挑动一起热点地区的战争,以维系美国自身的优势。
但这并不代表着美国的军火企业没有“趁火打劫”。虽然从数学上说,国防产业GDP占比只有美国总产业的“九牛一毛”,但军火商的政治地位和其他产业却不可同日而语。和美国政府长期宣传的“自由市场”截然相反,美国的军工企业完全改变了传统自由企业制度模式,军工企业几乎完全依赖美国政府的国防采购,除非进行出口贸易——五角大楼,几乎是这7家公司唯一的客户。
美国的防务公司营收,均高度依赖军品订单:即便是以“波音”系列客机著称的波音公司,其2021年军品订单占比也超过50%。考虑到2022年全球最大的航空订单——中国采购140架民航客机的订单,一举被空客斩获,波音公司在2022年度只会更加依赖军用订单。在美国“去工业化”的大趋势下,美国军事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包括工程师、技术员和产业工人,还是其所在地的主要税收来源,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这让每一个州内有军工复合体的参众议员,都会天然的成为“战争贩子”,和州内的军火公司达成一致——而这种一致,甚至往往不需要政治献金。
当下,全球经济局势动荡,在硅谷等令人羡煞的传统大企业也纷纷裁员的今天,美国的军火商们依旧赚得盆满钵满,确实体现了目前国际秩序的不公。可以预见的是,即便俄乌战场在2023年走向偃旗息鼓,但美国的国会议员和军工企业们依然会沆瀣一气,借着热战的“东风”,借着太平洋西岸崛起的强大力量渲染新的焦虑,以创造新的营收。不过在上一场冷战结束30年后的今天,压在这些年多少有些心猿意马的美国军火公司肩上的,除了庞大的订单,更多了几分“不可落于人后”的重担。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世怡 
-
土耳其又用无人机干了件“大事”
2022-12-17 11:03 薄荷四国 -
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附近海域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2022-12-17 07:29 俄罗斯之声 -
两艘万吨大驱护航,辽宁舰编队前出西太
2022-12-16 23:55 日本 -
印度成功试射“烈火-5”型弹道导弹
2022-12-16 14:15 印度惊奇 -
美国一架F-35B战机着陆时坠毁
2022-12-16 11:57 美国一梦 -
解放军报: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备战打仗
2022-12-16 07:41 抗疫进行时 -
羊羔特工队:联合研制何其难
2022-12-15 18:57 -
美海军首艘“伯克”FlightⅢ驱逐舰开始海试
2022-12-15 18:19 -
为应对所谓“中朝威胁”,驻韩美军成立太空部队
2022-12-14 21:52 -
中国海军拉萨舰再次东出西太平洋
2022-12-14 20:24 -
斯洛伐克准备将米格29援助乌克兰
2022-12-14 16:44 -
英美弹道导弹核潜艇罕见合练
2022-12-14 16:29 -
日本将发展导弹潜艇,谋求远程“反击能力”
2022-12-14 16:22 -
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开展边境处突演练
2022-12-14 15:52 龙象之间 -
美军以费卢杰战役命名新两栖攻击舰
2022-12-14 14:30 -
F-35飞行员,注意你的素质
2022-12-14 08:17 -
为满足F-35起降,日本计划扩建西南诸岛机场
2022-12-13 21:34 日本 -
用“直升飞机”替换“直升机”,是世界潮流吗?
2022-12-13 18:58 -
西部战区:中方巡逻遭印军非法越线拦阻
2022-12-13 18:36 龙象之间 -
失败4次后 美军空射高超音速武器终于打完全程
2022-12-13 11:41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36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9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65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62最新闻 Hot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