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绍光:“别无选择?”民主并不只有一种答案
在所有群众路线践行机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调研,因为它是最常用的机制;即使在群众路线提法销声匿迹的年代里,调研的传统依然持续,只是频率较低、深入不够。[64]随着群众路线的复归,对调研的重视程度也大大加强,“调研”的百度指数攀升便是明证(见图6)。
在提出群众路线以前,毛泽东已极度重视调研,并身体力行。他于1927年春天在湖南做过长沙、湘潭、湘乡、衡山、醴陵五县调查。井冈山时期,他又进行过宁冈、永新两县调查、寻乌调查、兴国调查、东塘等处调查、木口村调查、赣西南土地分配情形调查、分青和出租问题调查、江西土地斗争中的错误调查、分田后的富农问题调查、有关两个初期的土地法的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65]成为中共领袖后,毛泽东又反复向全党强调进行调研的重要性。延安整风时期,中共中央于1941年做出了《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66]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两次要求“向群众请教、大兴调查研究之风”[67],一次是在1956年前后[68],另一次是在60年代初[69]。
十八大选出的新班子带头人习近平在身体力行调研方面也堪称典范。不管在哪里工作,从担任过党支部书记的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到河北省正定县委,再到厦门市委、宁德地委、福州市委、福建省委、浙江省委、上海市委,一直到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他都勤于调研。2002年10月,刚到浙江走马上任,习近平便展开了密集调研,头两个多月,在外调研的时间占工作的一半左右;头九个月,他已跑了90个县、市、区中的69个;[70]2005年,习近平全年有117天在外调研,做了30次大的调研;[71]五年间,其足迹遍及浙江全省山山水水。[72]2007年3月27日,他调任上海市委书记;几天以后,他便于3月31日开始对浦东展开第一次专题调研;其后,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他就把上海市19个区县调研了一遍。[73]用习近平自己的话说:“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应该跑遍所有的县、市、区。”[74]在十八大上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习近平依然坚持到基层进行调研。[75]不仅习近平是这样做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历届常委们也都是这样一路走来的。[76]
与由学者或智库进行的调查研究相比,这里所说的决策“调研”有八个特点。
第一,调研的定位是决策的必经程序。在毛泽东看来,决策时,“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77]哪怕是选举出来的所谓“代议士”,不经调研就决策也不可取。因此,毛泽东建议,凡是决策,“都要坚决走群众路线,一切问题都要和群众商量,然后共同决定,作为政策贯彻执行。各级党委,不许不作调查研究工作。绝对禁止党委少数人不作调查,不同群众商量,关在房子里,做出害死人的主观主义的所谓政策”。[78]毛泽东的告诫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79]对调研后决策的要求,陈云说得更加形象:“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80]习近平完全认同对调研的这种定位,认为“必须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决策的必经程序”。[81]
第二,调研的主体主要不是秘书、顾问等辅助人员,而是决策者本人。例如,虽然毛泽东曾委托其身边工作人员(如秘书田家英)进行调研,[82]但他更强调领导干部“要亲自出马”,“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因为二者是两回事”,[83]因为“不亲身调查是不会懂的”。[84]他本人以及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彭真都曾到各地进行调研。[85]今天,下基层调研仍是中国各级第一书记的必修课与基本功。习近平的切身感受是,“直接与基层干部群众接触,面对面地了解情况和商讨问题,对领导干部在认识上和感受上所起的作用和间接听汇报、看材料是不同的”。他因此告诫,“现在的交通通信手段越来越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都不能代替领导干部亲力亲为的调查研究”。[86]习近平特别强调各级领导机关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下去做调查,亲自主持重大课题的调研。“因为对各种问题特别是重大问题的决策,最后都需要主要负责人去集中各方面的意见由领导集体决断,而主要负责人亲自做了调查研究,同大家有着共同的深切感受和体验,就更容易在领导集体中形成统一认识和一致意见,更容易做出决定”。[87]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10年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省部级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每年不少于30天,市、县级领导干部不少于60天,领导干部要每年撰写1至2篇调研报告”。[88]
第三,调研的主题可以随时变化,但主要是对决策者负责任范围内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以及形势发展变化带来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新课题。具体到当下,就是要“深入研究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研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全面了解各种新情况,认真总结群众创造的新经验,努力探索各行各业带规律性的东西,积极提供相应的对策”;“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89]
第四,调研的对象是与决策相关的那些“能深入明了社会经济情况的人”,[90]包括“真正有经验的中级和下级的干部,或老百姓”。[91]更具体地说,“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基层、群众、重要典型和困难的地方,应成为调研重点,要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和研究”。[92]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调研对象的角色并不完全是被动的,他们也是调研的能动参与者。决策者应该在群众中,与群众一起展开调查、一起进行研究。
第五,调研的态度是“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因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因为“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更何况,如果不是“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群众就不会“知而不言、言而不尽”。[93]只有“和群众做朋友,而不是去做侦探……才能调查出真情况来”。[94]依据自己的实际经验,习近平的建议是,“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95]
第六,调研的目的是既要了解民情,也要汲取民智,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向群众请教”、“向群众寻求真理”。[96]对决策者而言,了解民情是为了知道该做什么,汲取民智是为了知道该怎么做。主动从老百姓那里汲取他们的智慧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体现。
第七,调研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主要是“走出去”(如访谈、蹲点)与“请进来”(如座谈会)两大类。“走出去”是指,“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请进来”是指,“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97]不管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关键是要接触基层干部群众。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在办公室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98]“走出去”的一个重要形式是有选择地开展蹲点调研,解剖“麻雀”。蹲点调研“要注意选择问题多、困难大、矛盾集中,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蹲点调研,倾听群众心声,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99]当然,调研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在坚持传统方式的同时,也应“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并逐步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调研领域,提高调研的效率和科学性”。[100]
第八,调查与研究并举。调查的作用是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把握一手经验材料;研究的作用是“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它的内在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决策”。[101]调查与研究并举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用陈云的话说,“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什么事情也搞不好。”[102]“实事,就是要弄清楚实际情况;求是,就是要求根据研究所得的结果,拿出正确的政策”。[103]没有细致的调查,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104]没有认真的研究,调查就等于暴殄天物,辛辛苦苦收集一批终将会被弃置的材料。“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调查结束后一定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105]
由上述八个特征可以看出,调研体现的正是群众路线的精髓:“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调研到决策的过程正好回答了有关代表的四个问题:代表谁?由谁代表?代表什么?怎样代表?
近年来,笔者与合作者进行了两项有关中国政府决策模式的研究,一项是关于中国医改决策过程的研究,另一项是关于中国《十二五规划》形成过程的研究。它们都清楚地表明,调研是中国决策模式的最大特色。[106]换句话说,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中国的政治过程确实践行着代表型民主。
- 原标题:代表型民主与代议型民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
北约高官下场:乌克兰要求合理
2024-09-15 09:27 乌克兰之殇 -
他为新日铁站台:美日别窝里斗,一起对抗中国
2024-09-15 08:47 日本 -
中使馆:反对任何企图离间中缅关系、无端指责中国的言行
2024-09-15 07:50 中国外交 -
“CIA参与贩运武器企图暗杀委领导人,已逮捕两名美国公民”
2024-09-15 07:12 -
300家德企催她:签证得快,在华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2024-09-14 23:20 德意志 -
“西方主流媒体并不提供新闻,他们只写他们想写的那套”
2024-09-14 22:58 -
遭美施压,他喊话美大使:武契奇给你开的工资?
2024-09-14 22:47 欧洲乱局 -
想把中国踢出局,美国又拉欧盟“使坏”
2024-09-14 22:39 中美关系 -
“菲律宾的外交政策必须遵循东盟的方式,而非美国的方式”
2024-09-14 21:06 -
普京警告“冲突质变”后,他俩推迟决定
2024-09-14 19:24 乌克兰之殇 -
“几名美国前官员打电话,都来问我普京这句警告什么意思”
2024-09-14 17:46 -
美国再次宣布制裁,RT:我们的爆米花快没了
2024-09-14 17:08 -
他声称:为获“中方军援”,俄正对华提供军事技术
2024-09-14 15:38 -
欧盟对华“知错不改”,欧尔班:摇人,得改
2024-09-14 15:03 -
“反华周”癫狂通过25项法案,美国两党还嫌不够
2024-09-14 13:26 中美关系 -
荷兰议会通过涉台动议,中使馆驳斥
2024-09-14 13:25 两岸关系 -
被掉包的“丘吉尔”又找到了
2024-09-14 12:19 -
“我要驱逐海地移民……驱逐到委内瑞拉”
2024-09-14 11:44 美国大选 -
“华尔街空神”:真按哈里斯说的干,美国金融就崩了
2024-09-14 11:40 美国大选
相关推荐 -
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16“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37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7“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6“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93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