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绍光:既然美国能在“断供”之后走出危机,我们也可以
最后更新: 2020-09-05 15:26:218月28日,中信基金会咨询委员、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王绍光做客第六十九期“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分析了新冠疫情冲击这种“深度不确定性”事件所带来的世界变局。
王绍光教授将新冠疫情这种“深度不确定性”事件比喻为“星陨来袭”。其特点就是极难预测,而影响往往非常巨大。除了新冠疫情之外,美国近来对中国公司进行芯片断供的行为也可归入这一类中。实际上,美国曾在珍珠港事件后也遇到过橡胶断供的情况,当时的情况要比中国所面临的芯片断供更为危急。但是,在政府领导与产、学、研的通力合作下,美国不仅走出了阴影,还成为了世界上橡胶生产的老大。王绍光教授认为,既然美国能走出危机,那我们也可以。
【演讲/王绍光,整理/观察者网 徐俊】大家晚上好!疫情已经持续8个月了,但目前还不确定什么时候能过去。今天讲的题目就是要理解这个大事件。我会从四个部分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浅显看法,跟大家交流。
第一部分,我会介绍一些概念,比如“黑天鹅”、“灰犀牛”和“星陨来袭”,然后谈谈它们到底有什么含义、以及和这次疫情有什么关系。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我会谈谈疫情刚爆发时的深度不确定性,以及之后的各种“想不到”。最后,我会讲一讲世界格局的改变。
疫情发生以后,世界上很多人,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在解读时都把它叫作“黑天鹅”事件。这个词来自于2007年出版一本书,标题就叫《黑天鹅》。这本书讲的不是动物学,而是说在人类社会里边,会发生一些不太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并且可能极大地影响人类社会的进程。
另外也有一些人把这次新冠疫情比喻成“灰犀牛”事件,这个词在国外用得比较多,国内好像较为少见。这个比喻也是来自于一本书,这本书于2016年在美国出版,讲的也不是动物学,而是通过“灰犀牛”来比喻大概率会发生、甚至显而易见,但又往往被忽略的危险事件。这样的事情往往影响也非常巨大。
我个人觉得这两个比喻都不太恰当,也还没有看到其它的比喻,所以就自己想出了一个,叫做“星陨来袭”。“星”就是星球,“陨”就是天上飞来的陨石,我把它比喻成星陨来袭,这个在英文有一个词叫impact event。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如果有很大的小行星来撞击,影响就会很大。
刚才讲的是比喻,现在我们讲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对于遭遇到的事情,我们可以按照发生的确定性来进行分类。有一类事件是确定性很高的,是带“确定性”的事件,比如说明天早上太阳会出来,这个是很确定的事情。第二类是“一般不确定性”,就是说一件事情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第三类我称之为“深度不确定性”,就是一件事情的不确定性很高,出现的概率很难预测。
按照这三种分类,我们把概念和比喻放在一起的话,就可以把“灰犀牛”事件叫做“确定性”事件,这个在英文里边叫做Known knows,意思是“已知的已知”,就是我们已经认识到的事情。我们会想到这事会发生,但是有可能会忽略掉。
“灰犀牛”事件有三个特点,第一叫“可预见”,第二是“大概率”,第三个是“影响大”。如果我们这样从概念上理解“灰犀牛”比喻的话,显然用它来比喻这次的新冠疫情是不合适的。
第二类是事件是“一般不确定性”事件,英文叫Known unknows,意思是“已知的未知”,就是说有些事情我们是了解的,但是对于它们是否到来是不清楚的。通俗点说就是“没想到”。“黑天鹅”事件就是这种情况。“一般不确定事件”也有三个特征,第一是出乎意料,就是常见的天鹅都是白的,突然出现了黑色的天鹅是预料不到的。第二个特征是影响巨大。由于出乎意料,这类事件出现以后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影响可能会很大。但由于是“已知的未知”,所以事后往往是可以解释这件事情的。这也就是第三个特点。
按照我的看法,新冠疫情还不是黑天鹅事件,应该叫做“深度不确定性”事件,英文叫Unknow unknows,就是“未知的未知”。有些事情是人们不知道的,而且我们还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深度的不确定。因此,不是“没想到”,而是“想不到”。“星陨来袭”事件就属于这一种。
在我看来,这类事件有五个特征。第一、几乎不可预见。就是无法知道什么时候发生或者会不会发生。第二、它们是小概率,就是说可能不会重复出现。第三、影响大,甚至非常巨大,就像大一点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一样。第四、事后无法解释。这个跟“黑天鹅”事件不一样。第五、就是这类事件出现并产生影响之后,可以揭示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社会里面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催生人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我们能想得到的,或者最近大家提得比较多的这类事件,大概有这么三件。第一件是1918年的大流感。虽然发生在102年以前,人们现在还记忆犹新。这次新冠疫情发生以后,很多人又屡次提及这件事。
第二是2003年后发现的冠状病毒。迄今为止,它引发的疫情连续发生了几次,可以并作一次“星陨来袭”事件考虑。
第三就是从现在到2049年,我们会经历的两个“一百年”。其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另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在这两个“一百年”之间,我们面临着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期间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们正在想方设法地预测。有些事情我们可能可以预测到,但还是可能会出现一些“星陨来袭”事件。这是我要讲的第一部分。
我要讲的第二部分是突发新冠疫情的深度不确定性。我把它比喻成“星陨来袭”是有理由的。我们重新回溯一下冠状病毒疫情和1918年爆发的大流感。这次的新冠疫情出现以后,尤其是刚刚开始时,有些人老在讲怎么找到零号病人,我估计是找不到的,因为1918年的零号病人也找不到,到现在也没找到,也不可能找到,这就是源头的不确定。而病原体也是不确定的,1918年大流感以后,又过了15年,才有英国科学家分离出第一个人类流感病毒,就是H1N1这个病毒。
至于当年这个流感病毒到底是什么样的病毒,它的起源怎么回事,现在还有不同的学者试图来重建,大家看法并不是完全一致,病原体还没完全确定。死亡人数实际上也不确定。到目前为止,这次的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死亡人数跟当时1918年大流感造成的死亡人数还不在一个量级上。后者的死亡人数,保守估计可能有1700万、2000万,也有估计5000万、甚至到9000万的。
此外,那次大流感对人类的经济、政治、社会产生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也是不完全确定的。大家知道1918年恰好是世界大战快要结束的时候,大流感的影响跟其它的因素对当时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叠加在一起的,要分开不太容易。所以这件事尽管过去了100年,还有大量的不确定性。比较清楚的是,大概从1915年到1918年之后,全球化出现了倒退。
这张图讲的是金融和贸易的全球化指数。我们可以看到,从1835年到1915年,这两条曲线都是往上走的,可以称作“第一次全球化”。但是1915年以后,这两条曲线都往下走了。贸易回到当时那个水平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而金融则要将近到90年代。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大流感应该是因素之一。但由于还有其他因素,它到底影响到什么程度我们现在也还没搞清楚。
1918年的大流感之后,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实际上是放缓的。如果计算人均GDP,1870年到1913年,全球各个地区的增长速度都比1913年到1950年要快。当然,1913年到1950之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个因素当然不能排除。但应该也有大流感的因素在里边,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说不清楚具体的影响,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2003年以来,发生了几次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2003年的时候发生了非典,影响其实还是蛮大的。当时全国一共确诊5000多人,死了300多人,大家都觉得是很严重的一件大事情,很多城市也有短期的封闭。我可以把它比喻成一个中型的陨石对我们的影响。实际上,2012年左右的时候也有一次新冠病毒的冲击,后来把这个病情叫做中东呼吸综合症,英文叫MERS,它对中国的影响要小很多,因为只有一个从境外输入的确诊病例,并没有死亡病例。这一次可以说只是小型陨石来袭。
今年新冠疫情影响非常大,比起2003年大了好多。从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来看,这次事件可谓是大型陨石来袭。认识这种深度不确定性的“星陨来袭”事件实际上是很难的,我们以前几年那次“小陨石撞击”作为例子来讲。
2012年9月22日,英国发现第一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第二天世界卫生组织就全球通报,又过了三天,丹麦发现5例,到9月29日的时候,世卫组织称,尚无新冠病毒人际传播的证据。
2012年10月7日,香港出现了疑似病例,三天以后被排除了。11月15日,英国还发布了新冠病毒完整的基因组测序结果,这个已经快两个月了。到2013年的2月份,过了5个月左右以后,全球的病例才达到了10例。然后到第三天的2月19日,瑞士有人发现这个新冠病毒能够感染人类,但是并没有确定病毒会在人际之间传播的可能性。WHO还是坚称无法确定病毒能否持续在人际之间传播。
标签 中美博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徐俊 
-
美国52%年轻人与父母同住 创大萧条以来新高
2020-09-05 14:45 美国一梦 -
美投行预测:人民币十年内将成全球第三大储备货币
2020-09-05 14:35 人民币国际化 -
“就因为教中国小孩英语,我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2020-09-05 13:59 美国一梦 -
王毅:疫苗不应被任何国家所垄断
2020-09-05 11: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德方否认卢卡申科指控,白俄罗斯立刻公开截获的通话录音
2020-09-05 10:28 欧洲乱局 -
驻美使馆:将在美全面实施赴华乘客核酸检测
2020-09-05 10:1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政府又打中芯国际主意
2020-09-05 09:54 美国一梦 -
美国21年前轰炸南联盟,如今又撮合塞尔维亚和科索沃达成协议
2020-09-05 09:38 欧洲乱局 -
新冠肺炎已成为美国第二大致死原因
2020-09-05 08:37 美国一梦 -
世卫:全球已有9种疫苗处于三期临床试验
2020-09-05 07:3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塞尔维亚、科索沃将在耶路撒冷开设使馆
2020-09-05 07:29 巴以恩仇录 -
美国新增5.5万例确诊,累计超619万例
2020-09-05 07: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印防长在莫斯科会晤 魏凤和:责任全在印方
2020-09-05 07:16 龙象之间 -
示威者假扮记者,美警一点也不手软
2020-09-04 23:21 美国黑人血案 -
美媒展示武汉复课:中国赢了
2020-09-04 20:4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防长刚抹黑中国,这国总统就“上道”:请美国驻军
2020-09-04 19:28 中美关系 -
G20成员成绩单出炉,中国独领风骚
2020-09-04 19:12 G20 -
被曝说阵亡美军是“废物”,特朗普急灭火
2020-09-04 19:03 美国大选2020 -
美国“黑人”教授不装了摊牌了:我是白人
2020-09-04 17:45 美国一梦 -
台风吹跑浮船坞 俄罗斯海军舰艇躺枪
2020-09-04 17:18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88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39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37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从微波炉到芭比,替代中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
-
石破茂对美发出“迄今最强烈警告”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
加州住房危机!“学生不得不在汽车里睡觉”
-
“如果关税战长期持续,相当数量的美国农民将破产”
-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注定失败,原因如下↓
-
美防长“挥舞大棒”:伊朗,美军已准备好了
-
被马斯克骂“傻蛋”后,纳瓦罗:我们关系很好
-
乌克兰这下有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