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主席:中美经贸博弈的底层逻辑已经转变,中国如何“点穴”美国?
【文/兔主席】
2025年6月9日至10日,中美两国代表团在伦敦举行经贸会谈,会后,双方即表示原则上达成了“措施框架”,双方将向各自国家领导人汇报并进一步推动。大约两周后,6月26日,特朗普宣布与中国达成了贸易协议,6月27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也予以确认:
“在中美两国元首共识指引下,双方经贸团队于6月9日至10日在伦敦举行经贸会谈,就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和巩固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框架达成原则一致。近日,经批准,双方进一步确认了框架细节。中方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美方将相应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从日内瓦到伦敦的一系列事件,揭示了中美经贸博弈的底层逻辑已经转变——从传统的关税战,转向更加复杂、涉及大国长期竞争核心利益的“供应链战”及“科技战”。
而正如笔者在《美国对中国的五大共识,以及“非共识”部分》一文中所指出的,美国朝野的对华政策实际上有“共识”与“非共识”之分。当前中美博弈的新态势已经充分印证了这一分析:特朗普原先主导的以加征关税为特征的贸易战,属于“非共识”政策,在美国没有广泛基础,而美方推动的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实际上才是美国对华政策的真正“共识”,这一块恰恰是目前双方博弈的核心。
伦敦贸易和谈最终尘埃落定,也标志着特朗普第二任内中美贸易关系暂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双方从制裁和反制,转向了有条件的合作。
一、特朗普对华关税战:不是美国的对华共识
特朗普对华发动的大规模关税战,不代表美国的主流共识。
从政策逻辑看,特朗普本人对关税的认知是比较笼统、感性的,他希望用简单的方式解决复杂化问题,认为关税可以“一石多鸟”,同时达成多个目标。而他的目标包括:
1)贸易平衡维度——美国减少对华逆差,这是一个数字问题,可以通过中国减少对美出口或增加对美采购解决;
2)产业逻辑:美国利用关税高墙,倒逼企业将供应链搬回美国。这需要关税的维持具有长期性且确定性,不能朝令夕改;
3)利用关税为美国政府换取一定的财政收入,补贴减税带来的收入减少。这也需要关税长期维持,不能轻易取消;
4)把关税作为谈判工具——要么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要么是获得中国在“芬太尼问题”上的支持。
这就意味着,只要双方达成协议,关税就可以取消。显而易见。以上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对于关税覆盖的产业范围、力度强弱、推出节奏、维持的时间期限都是不同的。再配合特朗普关税在方法论、预期引导、具体执行上的全面混乱,都已经决定了其不可能达成既定目标,只会削弱政治基础和市场信任。
当地时间7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最早可能会从4日起通知贸易伙伴,他们将面临新关税税率。 视觉中国
特朗普自认为可以主导美国的政界:民主党似乎已经“名存实亡”,提不出任何有意义的反抗,基本已经从舞台上消失,而共和党又完全由其支配——无论是国会两院,还是政治派性极强的最高法院法官们。
但他无法左右市场,无法左右民间,也无法改变经济规律。自3、4月份以来,美国的消费者、进口商、零售商、依赖全球供应链的制造企业,都对特朗普关税政策表达强烈不满;经济领域精英(金融从业人员、经济学家、智库分析师、大学教授、媒体评论家等)大部分反对关税及其底层逻辑,指出美国经济即将陷入衰退;消费者希望美国能够在关键产业重建制造业,但不希望看到自己购买衣帽鞋物、日用品、玩具、电子产品的价格大幅上升,使食品杂货价格高企问题雪上加霜。此外,各国政府,无论是否是美国的盟友,都没有对特朗普轻易让步,措辞严厉,也在采取不同程度的反制手段。
关税战急剧透支特朗普的政治基础和市场信用。最终,资本市场对他形成了最大的掣肘。标普500指数从2月的前高点跌至4月8日的2025年最低点,跌幅高达19%;在这个高度金融化的市场里,股市下跌会迅速加剧全社会的悲观情绪,并改变企业和个人的消费行为;但真正倒逼特朗普改变行为的是债市:投资者抛售美债,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使得这位对利率极为敏感的开发商背景政客不得不改变计划。他先是暂缓了对各国的“对等关税”,接着在日内瓦会谈后降低了对中国不理性征收的145%关税。
这里,作者提供四个观察,可以用于预判未来贸易战的发展。
第一个观察,特朗普征收高额关税在美国没有政治共识,没有经济条件,没有民意基础。
第二个观察,市场认为,特朗普目前征收的关税,是可以“消化”的:目前美国平均关税税率达到18.8%,是1930年代以来的最高点(2024年仅为2.4%)。市场暂时还没看到美国出现大规模通胀,可能认为整个供应链、流通体系和消费者可以共同承担和消化当前税率,不至导致经济情况恶化。当然,如果未来几个月情况恶化,经济衰退,市场可能改变看法。
第三个观察,在美国政界、业界、资本市场、民间看来,特朗普目前的关税已经能够同时达到若干战略目标,应该相对“满意”了。具体有三个,其一,它已经具备“分级”特征,即对中国征收的更高(30%,仅包括特朗普第二任内),对其他国家征收的较低(10%),符合定向打击中国的逻辑;其二,维持目前的关税水平上,美国政府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大约一年4,000亿美元),缓解减税压力(当然,这实际上是对富人减税,对穷人增税,会加剧贫富差距问题);其三,一些企业会做供应链调整,包括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因为中国关税是30%,其他国家10%),部分可能还会迁回美国。综上,市场可以接受这个关税水平,也认为特朗普应该维持这个关税水平。
第四个观察,各方已经充分相信:资本市场可以制约特朗普。这就是TACO(“特朗普永远退缩”)逻辑——只要特朗普推出更极端的政策,市场就可以给予强烈反击(例如抛售股票和债券),特朗普碍于压力,只能退缩。3、4月份的数次博弈最终似乎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市场对此有充分的信心。
基于此,市场认为特朗普恢复或升级关税战的风险可控。这也是标普500指数在上周五创下历史新高的原因:投资者虽然不认为经济的情况很好,但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了,相比前几个月,特朗普的行为更有预测性。说白了,市场已经下了赌注:在关税问题上,特朗普大张旗鼓、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很低。人们已经不再认真看待特朗普谈论关税。
小结。特朗普对华加征激进关税,在美国没有广泛的政治共识,因为它缺乏政策共识、经济条件和民意基础。作为让步,美国国内各方可以接受维持现阶段的对华关税水平。
当地时间7月1日,美日澳印外长齐聚华盛顿,举行了今年第二次“四方安全对话” 视频截图
二、技术出口管制:这才是美国对华的真正共识
与关税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政策,才是美国朝野的真正共识。实际上么,这也是拜登政府上台后的主线:一方面,拜登基本维持了特朗普对华关税,未做调整,另一方面,将与中国的博弈转移到技术出口管制方面——有的政策针对特定行业和产品,有的则更加“精准”,针对特定企业。美国两党精英认为,中美大国竞争,最终是在有战略重要性的领域的竞争。中美经贸的长期关系,是“战略脱钩”——敏感领域减少联系乃至完全脱钩,非敏感领域则保持经济往来。
这就是笔者在《美国对中国的五大共识,以及“非共识”部分》一文中写到的“共识4、设法限制中国战略产业的发展和追赶”。
“美国要在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之中保持优势,就需要在关键的技术和产业领域保持优势,一方面要求美国在相关领域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则是设法限制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追赶。
“具体方法,一是被动防御,即避免向中国的相关领域输送资源,包括经验、技术、人才及资本;二是主动出击,对相关领域的中国企业和实体进行打击,例如纳入各种实体清单,实施技术出口管制。”
基于这个共识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切断企业的商业和技术联系;切断金融和资本层面的联系(金融脱钩);切断学术和科研层面的联系(学术脱钩)等。
在美国精英共识看来,以上逻辑,属于“科技战”逻辑、“国家安全”逻辑。因此,对华为进行出口管制,和在“关键领域”减少对中国学生发放签证等,底层是一个逻辑。这不属于“贸易战”逻辑——“贸易战”更多的是关于“贸易平衡”问题,市场开放问题。而且不仅如此,“贸易战”逻辑会影响“科技战”逻辑——“贸易战”逻辑是最大化美国对华出口;“科技战”逻辑是限制美国在关键领域出口。
在“国家安全”(政治账)与“贸易平衡”(经济账)方面,美国精英共识认为,当然是“国家安全”重要。因此,即使因为技术出口限制而减少了美国对华出口,影响了美国企业的利润,也是必要的。
- 原标题:中美经贸博弈的底层逻辑已经转变,中国如何“点穴”美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华为盘古团队声明:严格遵循开源要求
2025-07-05 17:29 观网财经-科创 -
2025年或许就只剩7家千亿房企了
2025-07-05 10:16 观网财经-房产 -
今年拿了9600多万元补助的东方雨虹,带头上涨防水涂料价格
2025-07-05 10:14 观网财经-消费 -
阿里电商补500亿要做的大消费平台,到底是什么?
2025-07-05 08:2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瑞幸纽约开店是在“抢钱”?专家:再难的路也得走下去
2025-07-04 21:12 观网财经-消费 -
全球智能手表出货:苹果三星大跌,华为小米均增长超50%
2025-07-04 20:15 观网财经-科创 -
逆潮流的迪卡侬,小心翼翼“高端化”
2025-07-04 18:18 观网财经-消费 -
京东健康全网首发,信达生物自研创新减重药物上市
2025-07-04 18:07 观网财经-健康 -
作为中国农业的“芯片”,国产种子也需要DeepSeek时刻
2025-07-04 17:3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字节跳动新加坡员工食物中毒案:云海肴CEO认罪,问题鸡丁病菌超标2000倍
2025-07-04 16:50 观网财经-消费 -
网传美团秘密筹备“快乐猴”硬折扣超市,对标盒马NB
2025-07-04 16:5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时隔两年,iPhone在华季度销量再现增长
2025-07-04 16:08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首款GLP-1减重药物玛仕度肽,于美团线上首发
2025-07-04 15:5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雷军:169元的纸巾盒是车规级的,在降成本
2025-07-04 14:52 观网财经-科创 -
vivo官网APP适配鸿蒙
2025-07-04 11:05 观网财经-科创 -
国产折叠连破纪录,苹果还有机会吗?
2025-07-04 09:59 观网财经-科创 -
莉莉丝再次赞助中国DOTA队,意义早已超越商业范畴
2025-07-04 09:55 电子游戏 -
雷军谈松果芯片;Grok 4意外提前曝光;董明珠15年来首次落榜
2025-07-04 08:5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阿里巴巴拟发行约120亿港元可交换债券,支持云计算和国际电商发展
2025-07-03 23:09 大公司 -
蜜雪出天山!落子中亚是好方向吗?
2025-07-03 21:30 观网财经-消费
相关推荐 -
法国撺掇欧盟:加强关税壁垒,对抗中国 评论 11“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评论 65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评论 134操心中国,美国“黑手”又要伸向马来西亚和泰国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踪”,特朗普“震惊”,地方官却…
-
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
特朗普:这方面,普京很“专业”
-
特朗普玩爽了,美国人傻眼了…
-
以军总长被曝与内塔尼亚胡激烈争吵:这么干局势会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体爆料:马斯克吸毒”
-
哈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苏: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
-
“家庭主义者”卢特尼克,把欧盟鸽了
-
通话通了个寂寞?特朗普不满,克宫回应
-
“盯上”西非矿产,特朗普将会晤非洲五国
-
英前防相挑衅:台湾问题上,西方对中国简直怂包…
-
操心中国,美国“黑手”又要伸向马来西亚和泰国
-
“特朗普要想访华,先把台湾问题说清楚”
-
“对以色列感到愤怒和警惕,沙特将与伊朗保持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