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鲁郑:从欧洲议会选举看西方制度危机
最后更新: 2024-06-14 09:24:2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宋鲁郑】
五年一届的欧洲议会选举刚落幕,即引爆欧洲一系列政治地震:荷兰首相辞职、法国时隔27年再度解散国会。由于法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其政治动荡冲击力更大,甚至引发欧元大跌。
马克龙解散国会的政治计算
解散国会显然是马克龙早有准备的深思熟虑之举。毕竟这个选举结果与长期以来的民调一致,各方早有心理预期和应对之策。所以虽然是一场豪赌,但并非盲目冲动。
纵观第五共和国历史,这已是第六次总统解散国会了。法国历史上解散国会的主要主要是摆脱不利的困境或者打破政治僵局。比如1962年反对党通过政府不信任案,戴高乐总统就以此应对危机。对马克龙而言,他主要是为了摆脱两个不利困境。一是2022年复兴党在国会只是简单多数,没有过半。二是此次欧洲议会选举惨败。这两大因素都影响了他的政治地位和权力,特别是此次选举,直接动摇了他剩下三年的权力基础。
马克龙X发帖截图
如果新国会他能够获胜,不仅能一举摆脱困境,也能有效遏制党内外对他的挑战,还能一定程度影响2027年总统选举。不少民众为了避免再出现政党共治的现象,也会支持复兴党的候选人。这样即使之后复兴党未能够赢得总统大选,它也可以掌握总理行政权和国会立法权,等于延续了马克龙和复兴党的政治生命。
所以对于国会选举,马克龙是精心计考量过了。我认为五个因素推动马克龙做出这个决策。
第一,此前五次解散国会,有四次都是总统大胜。马克龙自然也有信心借此手段达到目的。或者可以说,自从2022年国会席位复兴党未能过半之后,马克龙就处心积虑改变。这次欧洲议会选举给了他借口。
其次,这次解散国会是由于国民联盟大胜引发的。解散国会可以塑造马克龙与国民联盟对抗的形象,还能把这次选举定位为他和国民联盟的对抗。要知道马克龙政治根基并不深厚,之所以能够两次赢得总统选举,都和对手是国民联盟密不可分。
特别幸运的是,在他宣布之前,国民联盟就已经提出解散国会的诉求,更加强化马克龙与国民联盟的对立形象,等于是帮了马克龙。这样的安排既可能是马克龙阵营对对手立场的精准判断,也可能是通过技术手段事先获知了对方底牌。
第三,马克龙对法国民众心理的把握。欧洲议会选举和法国内政有相当的距离,民众可以借选举发泄对执政党的不满,教训执政党,也不用担心对本国政治有多大负面影响。但国会选举事关法国自身内部政治,民众要谨慎的多,高投票率也不利极右政党。周一法国CAC 40股票指数最多下跌2.4%,法国大行股价一度下跌9%,法国国债和德国国债之间的利差创12月以来最高。这些经济波动本质上和欧洲议会选举并无直接关系,而是解散国会导致的。这反映了解散国会对法国民众的心理冲击。很明显,法国民众并不希望出现政治动荡,也不希望政府和国会再度出现不同政党共治的现象。尤其不希望共治的对象是国民联盟。毕竟法国已经27年没有发生过解散国会这类非正常政治事件,该事件对法国社会和民众的冲击还相当大,遑论解散国会的原因和国民联盟有关。
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讲话,宣布解散国民议会(视频截图)
此外,马克龙宣布的国民议会选举日期也非常耐人寻味:现在距离巴黎奥运会不足3周。假如国民联盟获过半席位,那么该党人员将出任总理并组阁。但在奥运会这样全球瞩目的场合,一个极右政治人物的出现显然还是法国多数民众难以接受的。
第四,从法国国会两轮选举制度来看,国民联盟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或者过半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没有任何政党愿意和它结盟,单靠它自己不可能获得如此之多席位。毕竟目前它的基本盘就是30%左右。只要国民联盟国会席次下降,都可以被视为马克龙的成功,因为这可以证明民众在国内政治层面对国民联盟的支持度相当有限。
最后,此次国会选举还可以达到一个目的,即测试国民联盟的实力。如果它能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或者单独过半,都将意味着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国民联盟赢得2027年总统大位了。如果不过半,说明其他政治力量仍然可以对之有效阻击。
二十一世纪的欧洲困境
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和引发的政治动荡只不过是欧洲困境的最新表现。二十一世纪以来,欧洲危机迭发。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引发欧盟主权债务危机。2011年发生阿拉伯之春,欧盟在法国带领下推翻利比亚卡扎菲政府,导致二战后规模最大的难民潮和伊斯兰国扩散,欧洲安全受到重大冲击。2014年,乌克兰发生政治危机,当时,在欧盟、波兰和俄罗斯共同斡旋并在三方见证下,亲俄的民选总统亚努克维奇与反对派签署协议。孰料墨迹未干协定就被撕毁:第二天亚努克维奇就被推翻。
欧盟没有对这种行为谴责和反对,反而支持这场政变。对此俄罗斯的回应则是支持乌东亲俄地区自治并重新将克里米亚纳入版图。欧盟随即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开启了双方最终对立的进程。
在经济危机和难民危机的冲击下,终于第一次欧盟政治危机终于成型:拥有欧盟第三大经济体、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核国家身份的英国脱欧公投成功,欧盟一体化第一次受到重大挫折。
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欧盟浪费了中国成功抗击疫情为世界带来的极其宝贵的缓冲时间和经验,成为重灾区,经济和生命都受到重创。
2014年欧俄交恶之后,欧盟一方面仍然持续强化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另一方面分别在2017年6月和2020年3月进行了第七次和第八次北约东扩。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后,即公开提出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在这个背景下,2022年2月20日,俄乌冲突爆发。尚未从一系列危机缓过来的欧盟再度遭受重击。
俄乌冲突虽然本质上是美俄对抗,却令欧盟付出了巨大代价,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欧盟不仅付出了包括难民和援助、对俄罗斯的制裁等有形成本----特别是失去俄罗斯廉价石油和天然气立即导致欧盟物价迅猛上涨、能源短缺,进而令欧盟的全球经济竞争力下降、再工业化步履维艰。
2022年9月,“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 图片来源:澎湃影像
无形的则更多:欧洲对美国的依赖从安全到能源大幅提升,多数中东欧国家和波罗的海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欧盟的团结和一致化更难以维系。欧盟的战略自主受到重创,战略回旋空间受到严重压缩。大国博弈中欧盟能联合的力量只剩下中国,在全球博弈的议价能力明显下降。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会出现美国不顾欧盟的反对,以四倍于本国市场的价格向欧盟出售能源、出台严重打击欧盟再工业化能力的《反通胀法案》。
这些危机最终上升为政治危机:2022年6月,极右翼政党在欧盟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获胜。2023年11月,极右政党在传统西欧民主国家荷兰大胜,成为第一大党。2024年6月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政党取得全面突破。反欧盟和排外为标志的极右翼民族主义势力的崛起,对欧盟的存续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也就是说,欧盟今天面临的困境是二十一世纪系列危机叠加的增效后果:每一次危机都在上一次的危机基础上产生大于其本身的效应,俄乌冲突更是把此前各种危机的冲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到现在各种危机已经到了撼动欧盟根本的临界点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这个中资控股港口即将竣工,“令美国后背发凉”
2024-06-14 08:44 中国-拉美 -
G7就利用俄资产为乌克兰放贷500亿美元达成协议,俄方警告
2024-06-14 08:09 乌克兰之殇 -
黎巴嫩真主党公布袭击以色列数据:2125次、20多万人
2024-06-14 06:49 -
他称“支持”中印改善关系,结果还是没忍住....
2024-06-13 23:20 龙象之间 -
忙了两个多月、耗资1.6亿美元,终于全面通航
2024-06-13 22:43 -
龚正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
2024-06-13 22:36 中美关系 -
中美建交45周年纪念活动在华盛顿举办,四位前驻华大使出席
2024-06-13 22:35 中美关系 -
第二届中美1.5轨对话举行
2024-06-13 22:12 中美关系 -
哈马斯要求中、俄等国为人质交易作担保?外交部回应
2024-06-13 22:11 巴以恩仇录 -
王毅:围绕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主线,持续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
2024-06-13 22:03 中国外交 -
“这将是场不幸的峰会”,G7几乎人人“自身难保”
2024-06-13 21:45 观察者头条 -
日乌也将签署,为期10年
2024-06-13 21:37 乌克兰之殇 -
亚美尼亚总理称要退出集安组织?俄方回应
2024-06-13 21:28 -
以色列北部遭火箭弹及无人机袭击,引发约15起火灾
2024-06-13 20:46 -
匈牙利收到2亿欧元罚单,欧盟法院:若不一次性支付,则...
2024-06-13 20:05 欧洲乱局 -
“阿根廷人的命危在旦夕,我们已经喝下这毒药好几次了”
2024-06-13 19:31 -
被问落选感受,这位欧洲“清流”议员毫不客气开怼了
2024-06-13 19:08 -
王沪宁会见越南共产党代表团
2024-06-13 17:30 -
阿根廷央行:中国同意了!
2024-06-13 17:19 -
沙利文:美乌将签署为期十年的安全协议
2024-06-13 17:14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评论 73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评论 81“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评论 115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评论 207最新闻 Hot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普京强硬表态:将彻底击溃乌军,再也不会轻信西方
-
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
“曾被马斯克嘲笑的中企,现在让美国人高攀不起”
-
“李嘉诚卖港口交易,暂缓”
-
“菜鸟防长”访菲,大谈威慑中国…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
他放弃日本2.2亿元项目回国:目标是增强中国技术优势
-
“美国这个想法乍一听很离谱,但我得提醒一下,他们是认真的”
-
印度外长谈中印冲突
-
普京提议:让联合国来管乌克兰
-
王文:要消除国内对巴基斯坦安全的恐惧
-
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
王文:奉劝美国不要再想侵犯中国的上空
-
由于癌症治疗副作用,查尔斯三世短暂住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