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1950他们正年轻》导演宋坤儒:我不明白为什么一提到英雄,有些人就觉得哪里不对
观察者网:当院线下映后,会上线网络版或电视版吗?
宋坤儒导演:很多人都在问我说会不会有网络版,特别真实的告诉大家,目前没有,但是如果说,未来更多人想看到网络版,一定可能是会有的。
但是有一点,网络版跟院线版一定不一样,因为院线版是完全针对院线这个环境打造的。首先,网络版一定会做大量的删减,现在的片子是98分钟,根据网络的特性和现代人独自观影习惯,一定会把这片子做得很短,可能有大量你在院线看到的东西,在网络版就看不到了。
第二,可能会更改一个新结构。在院线,我们给观众呈现的是一个浸入式的感觉。在网络版的情况下,你独自观影,很难用一个巨大的声音跟影像的魅力,让你沉浸的时候,我可能就要变方式了。院线里面我们有很多留白,很多情绪的疏解,很多打断的镜头,我们就可以这样做,长时间沉默让人感受到背后力量。但如果在网络上,假设我们用一个手机,他会觉得手机坏了,手稍一滑就过去了。那种镜头对网络是没有用的,我们就要大量的改,可能这场戏整个拿掉,你看不到这个人了。
现在电影里面这26位老人,其实我就想做一件事,我要把他们变成一个人,这26位老人所有的故事,其实在我的脑海里,就是让他们变成一个人——中国人民志愿军。
我们现在其实还是希望,能够坚守住院线的阵地。我们不甘心,说白了就是不甘心。前几天他们说,导演要不你也跪一下,跪一下票房,跪一下观众。我说首先我尊重观众,其次,我身后站的这些爷爷奶奶,71年前他们都没有跪过,我不可能跪。别的片子有可能我作为导演,真的会下跪,这片子我不能跪。如果我今天跪了,有一天他们都离开这个世界,他们就是化成鬼也不会原谅我。我身上背负的是他们的嘱托,我不可能带着他们的嘱托下跪,不管这个跪是跪什么,不可能。我一定得站着,哪怕我内心特别想跪着,为了他们,我现在也得站着。
“我不明白为什么一提到英雄,有些人就觉得不对”
观察者网:您接下来还会继续拍纪录电影吗?
宋坤儒导演:我觉得纪录电影的未来会很好,但有没有可能我再去参与,就不好说了。我真的觉得做纪录电影太难了,真的是太难了。电影再怎么说,我有明星。任何随便一个烂故事片卖得都比我们好。我们那天在群里说,我们观影人数终于达到10万人了,对我们来说是特别不容易的一步,有10万人看过这部电影了。但是你在灯塔、猫眼专业版随便一划拉,一个烂故事片,随随便便几万人就冲过去了。
如果一定让我说实话,我可能会以另外一种形式来讲述这些爷爷奶奶的故事,当然我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可能继续来讲述。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导演,你如果想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所谓的私欲的话,拍故事片肯定更合适。我们前前后后也差不多4年,上映很惨淡,观影人数也很少,社会效应、口碑也没有。我两年就可以拍一个故事片,剧本写好,3个月周期拍摄,6个月周期后期,就可以上映了。
我为什么要干这个事,现在我都觉得我们挺愚蠢的。第一个愚蠢是太过于自信,第二个愚蠢是把所有判断和思考的权利都交给了观众。很多人都说这个片子,整个的剪辑弄得那么淡,也没什么导演观点。甚至有的观众说,这不就是一堆采访放一块了,当然,每个人都能从这个作品里面解读出他们想看的东西。我只是想说,纪录电影需要导演,也需要编剧,如果没有导演和编剧,你们看到的就全是素材,而素材是没有情绪的。
还有观众说,你就不应该剪,每个爷爷奶奶就应该让他们说,我说那样恐怕你在这部电影里面只能看到两个人。每个老人的讲述都两个多小时,我一个人剪一刀,正好俩人俩电影就凑齐了。当然我们不去跟观众计较这些问题。
反正我干这么一事,第一我自己问心无愧,第二我对这些爷爷奶奶问心无愧。以后干不干再说,反正这事儿哥们已经干了,干了就干了。我也不后悔,赔钱我也认。其实片方会比较的惨,就现在的票房情况,连宣发费用都收不回来,就更不用提之前那些正常的制作投资了。
你不知道,虽然我们片子小,但其实每天我们宣传的小伙伴、发行的小伙伴,包括片方,我们每天深夜都在开会,都在想明天怎么办,我们的目标是能扛一天是一天。我后来鼓励他们说,我说哪怕说全国我们就剩下100场,剩下10场,剩下一场,我们都得坚持,因为只要有场次开就会有人看,只要有人看就会有人帮我们传播。因为我们已经没子弹了,我们自己的子弹已经全打光了。
我在电影学院上学时,有件事我印象特别深刻。我们有国际生,一个特别年轻的乌克兰的学生,十八九岁,跟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学汉语。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就聊起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我说当说有讲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电影。那女孩是一个挺漂亮的乌克兰姑娘。说着说着就哭了,一直在哭,说我们真的永远不能忘记他们,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后来的生活,我们必须要铭记先烈。当时我觉得有点震惊,觉得特别像政治老师,但她真的是特别的真切。我不明白现在有一些人是哪出了问题,为什么一提到英雄,就觉得好像哪里不对。
当然这次2020年的抗疫,很多90后00后冲到了第一线,我觉得特别高兴,包括这些老兵在采访的时候也说,现在的年轻人其实跟我们当年一样,当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他们也会第一时间冲到前线。
但是我不能同意的是,很多人说纪录片为什么不免费看,猫眼上还有人说,这个东西还买票,那不看了。还有人在豆瓣给我留言,说你干这个事儿就应该学柴静,你就应该倾家荡产干,让所有的人免费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我没回,但是我很生气,我说第一你怎么知道我没倾家荡产?第二你怎么知道她倾家荡产了?第三为什么做好事就得倾家荡产?难道做公益就得死是吗?我不明白到底哪出了问题,其实我也挺痛苦的。
这几天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所有人看完都说好,然后没有人看。这事本身就特荒诞。如果我做导演的话,它可以成为另外一个电影,类似于《黑炮事件》。所有人都觉得很好,但没有人去看。你不觉得很荒诞吗?
我的压力不是票房,我根本就不care票房,干这个事的时候,我就跟所有片方拍了桌子,就说这事儿90%、95%必须赔钱。在过程当中也有片方退出,就觉得这事干不了了,投资就撤了。不是所有的片方都很坚定,现在留下来的片方是一直很坚定的,也有不坚定的片方。但是我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这事你不能逼别人。
首先我个人就特别讨厌“道德绑架”,所以为什么在整个宣传过程,从来不会用所谓“道德绑架”的方式。其实之前有一些片子,确实有道德绑架的嫌疑,“不看就不是中国人”,为什么不看一个电影就不是中国人,我都不知道这些论调是怎么来的。
我还是想保持我那个执念,我觉得他们必须得被仰视。我还是不能够接受,我们以一个特别随便的态度去观看他们。当然这可能确实是我的执念。
如果我们把他们想象成自己的爷爷奶奶,我经常把他们想成我自己的爷爷奶奶。就像我们片子里,有一个老兵叫薛英杰,我们都叫他“姥爷”。薛英杰是跟我接触时间最长的一个老兵,差不多持续了3年,我真的把他当成姥爷。
薛英杰,中国人民志愿军47军司令部军医
今年4月份做调色的时候,我接到一个电话,是薛英杰外孙女打来的,说姥爷昨天走了,我现在得赶回邯郸,你们要不要跟我一起。我们当时特别想一起去,但因为后期也有别的工作,所以把我们的时间排得很死。我们又不是什么大片,只能在这个时间内完成。我说现在去不了,还很平静地就挂断了。挂完之后,片子正好又出现了薛英杰的画面,那个时候你再看到他,怎么说,特别的奇怪,就是你刚知道这个人已经不在了,这个人就在一个巨大的屏幕面前,还在跟你诉说着他的故事。我跟我搭档两个人就都哭了,哭得特别伤心。调色师说导演我们要不要停一下,我说不用停。那一天,我真的觉得特别自责。
自责的原因是,薛英杰在住院之前,一直跟他的外孙女说,能不能让我们把片子给他看一看,他想看一看自己的故事。因为对姥爷的情感太深了,我一直跟小欧说,我说我一定给姥爷剪好,现在还是一个特毛的样子,音乐字幕啥啥都没有,颜色乱七八糟。我说你再给我几天,你再给我三周,我把它剪立整了,我给姥爷看一完整的,到时候我们拿着电脑带着音箱过去。我就老想做一个特别好的东西,这可能是性格里面一个缺陷,追求一种不太现实的极致。所以薛英杰最后就没有看到过现在这些画面,这事让我觉得特别的难过。
看过电影大家都知道,薛英杰把战友埋葬,想着有一天打回来再把战友带走,但谁想到战事变化,部队调动,他就没再回来,成为一生的遗憾。这件事其实在他心里锁了挺多年的,但现在我又亏欠了他一个承诺。
坦白说,这个电影的价值,一定超越票房。今年是2021年,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我们现在老人最小86岁,最大98岁,我们可以想象一下,2030年,也就是80周年的时候,很可能就不在了。你们想听到亲历者的声音,去哪找呢?所以它已经超越了一个常规的商业电影的逻辑了。
对票房我们一点都不纠结。你一定要说我是因为票房、排片失望,好吧。但其实我内心真的不是这么想的。我内心真的是觉得,我们一定是哪出了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我们解决不了,它可能也不是电影的问题。
我那天特别愤慨的一件事,我们被迫、躺枪上了一一段热搜,是源于说我们上映了多少天,票房是100多万,好像有粉丝去筹款一个小时,人家就筹到了200多万。
我特别讨厌这种比较,我觉得首先这种比较特别不尊重我们的老兵。粉丝行为,我不去讨论它正确与否,谁还没年轻过,我年轻的时候也有我的偶像,他们现在对他们偶像的这种推崇,没有任何的不好,当然好不好我说了也不算,都是有爹妈的人。我只是觉得,把我们这两件事并在一块的人挺讨厌的。
观察者网:最后一个问题,很多观众都想问一下孙德山爷爷自己办的纪念馆,具体位置在哪?
宋坤儒导演:在辽宁沈阳浑南区高坎镇旧站村。
如果你有机会见到这个爷爷,就会发现他是能干出这种事的人。老人特别的憨,憨厚的憨,也就代表了他特别的直,特别的倔。他今年93岁了,为了说给他展馆买几个那种三四块钱的照片,他可以卖一车垃圾,然后从沈阳北站走回他自己的家,可能要走30多公里。
你会觉得这老兵挺傻的,为啥呀?他儿子闺女、老伴都跟他说你别弄了,90多岁了,你就四世同堂安享晚年得了是吧。不行,老人说只要我活着我就得弄。我对于他的理解是,他人回来了,但他把自己的某一个部分永远留在了那个时空里。他做这些事儿,是为自己吗?他是免费的。老头不管在屋里面穿什么衣服,只要有人进他院里,就立刻穿上军服戴上军帽,从头给你讲一遍,抗美援朝怎么回事,几次战役……
工作照,右二为孙德山
他那屋可热了,等于把他的院子上面盖了一个盆,不通风,连空调都没有。我们2020年去拍的时候,太热了,就凑了3000块钱,我说我们来不及了,要来得及,我就立刻下单给你买个空调。我们得走了,我说您务必装个空调,至少能够凉快一点。在外人看来,就完全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他为了什么呢?我对这个问题一直在思索。就是每个老兵,面对他们过往的方式都不一样,每一个人,都在用他们各自的方式去回溯这段历史。
有人看了电影后说,看到一个老人在田间骑着自行车,感觉特别的凄惨,我说是吗?我不这么认为。一个93岁的老人还能够骑自行车,代表他得有多么的顽强和硬朗。有的画面没拍,就是他每天要抡一个很大的实心铁锤,从里面砸出钢条,能卖个两三块钱。93岁的老人,不染发,头发是黑的,牙没有掉。我能够想象他十七八岁的时候什么样子,他的兵种是通讯员。就是在战地交通被破坏后,他要一个人上路,比如说从中线去东线送信,可能两三百公里,这一路他要么就搭车,要么就靠走,中途也有特务,他就一个人上路,所以这爷爷胆子特别大,特别硬。
他说我无所谓,我都这么大岁数,我就是想我们这些战友。这些老人普遍都藏着一个心理,就是说他们认为活着不是自己的事儿,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不应该活,另外一方面他们觉得要活就得要把战友的命都给活出来,每一个人都是。
- 责任编辑: 马雪 
-
法国警察对女性示威者下狠手
2021-09-06 16:20 欧洲乱局 -
外商投资兴趣依旧很大,香港的“跳板”作用不会消失
2021-09-03 07:34 香港 -
中方是否会承认阿富汗新政府?外交部援引毛主席一句话
2021-09-01 15:55 阿富汗 -
美军击毙IS头目,现场视频曝光
2021-08-29 15:42 -
五角大楼:在喀布尔机场爆炸前,塔利班释放了数千名ISIS-K囚犯
2021-08-28 14:17 阿富汗 -
外媒:塔利班向抗议人群开枪,至少3死十余伤
2021-08-18 21:27 阿富汗 -
解放军坦克两项参赛队抵达莫斯科阿拉比诺
2021-08-15 09:13 2018国际军事比赛 -
【南海真相】美军机对华抵近侦察,新特点及风险
2021-08-11 09:42 中国论坛 -
羽毛球男单冠军,中文居然这么溜!
2021-08-03 11:59 观网看片 -
德国警察这一推,成功引起联合国注意
2021-08-03 11:58 -
苏炳添:刘翔是开路人,也是我的幸运之神
2021-08-01 22:42 东京奥运会 -
欧美健身圈“顶流”吕小军,夺冠后外网激动坏了
2021-08-01 15:08 观网看片 -
“接种疫苗,每人发100美元”
2021-07-30 13:58 -
伊藤美诚哭了:是实力问题
2021-07-29 14:04 东京奥运会 -
“2009年,当时的特朗普总统”
2021-07-29 14:04 -
约翰逊这动作,把查尔斯王子看笑了…
2021-07-29 13:46 观网看片 -
“生命之舟”司机:真想像电影一样,一次救下所有人
2021-07-27 19:26 河南暴雨 -
参加奥运能有多欢乐?看他就知道了
2021-07-27 16:44 -
这里是中国,更不吃这一套
2021-07-25 16:42 中美关系 -
天皇致辞时没第一时间起立,菅义伟被批“侮辱全体国民”
2021-07-25 13:12
相关推荐 -
尹锡悦被罢免 评论 58马克龙:别天真了!欧盟要暂停对美投资 评论 63“果然,中国说对了” 评论 251“特朗普会让世界团结起来,减少对美依赖” 评论 220“刚刚,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评论 163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