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一周军评:美国新国防战略——说了这么多,还不是要钱?
关键字: 美国号美国国防战略两栖攻击舰F35“代航母”的困惑
1月14日,经过差不多10天的航行,美国海军“黄蜂”号两栖攻击舰抵达日本佐世保港,替代过去几年里往来于西太平洋各个热点地区的“好人理查德”号,成为美海军第七舰队两栖力量的核心。而具备特别意义的,则是该舰将在不久后搭载同样部署到日本的海军陆战队第121战斗攻击机中队的F-35B,实现这种垂直起降四代机的首次海外海上部署。
“美国”号两栖攻击舰
理论上说,F-35B和平甲板船结合到一起,中国媒体来说都是十分关注的,“XX舰战斗力堪比轻型航母”的报道一般很顺利就能出炉,如果这两个名辞再和日本联系上,那么一句“意欲何为”十有八九是免不了的。不过美国海军因为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也是水准最高的航母力量,因此搭载F-35B的两栖攻击舰虽然吨位要大过大多数国家的轻型航母,但是大家并没有想太多,主要还是强调其作为两栖攻击舰在战斗力上的提升。
不过还是有些细心的媒体发现了美国海军刚刚遇到的一个“小危机”:第七舰队的旗舰,也就是太平洋方向的“罗纳德·里根”号航母于去年12月4日返回横须贺后,就开始接受例行的维修,按照一般的情况,该舰在2018年4月份之前都将处于这一在港修理状态;从美国西海岸出发前往亚太的“卡尔·文森”号航母1月5日刚刚出发,目前还在太平洋上向西航渡,预计要到月底才能抵达西太地区;至于其他几艘航母里,离西太平洋最近的应该是位于波斯湾里的“罗斯福”号,也就是说在过去的半个月和未来的差不多半个月内,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没有任何正在执行部署任务的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的维护周期示意图:上侧为美军现行的航空母舰维护周期制度,其中白色为维护保障状态(7个月),灰色为训练状态(7.5个月),蓝色为部署状态(7个月),深蓝色为部署后,维护保养前的战备待命状态(14.5个月)。也就是说每艘航空母舰在一个36月的周期内有21.5个月处于可用状态
这意味着什么?如果在今年年初亚太地区发生了重大的、需要美国派出航母作为表态的安全事件,比如解放军“地动山摇”或者朝鲜半岛发生重大事变。美国海军在第一时间将没有航母可供差遣,其最快的途径是从波斯湾调航母,这大概需要至少2周时间;如果加班保养“里根”号,那么至少需要等到今年3月份也就是中国过完农历新年;就算最快的“卡尔·文森”号,抵达西太平洋也是1月下旬的事情了……只要不是把市售的兵棋推演游戏当做真实情况,任何人都明白:如果美国想要用航母在这些事情里有所作为,这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的滞后足够让黄花菜凉上两回了。
当然,对于解放军而言,在当下阶段进行这样的行动显然是一场军事冒险,对于目前的朝鲜半岛,发生这样事情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随着“卡尔·文森”号逐渐抵近西太平洋,这段有潜在危险的“航母空窗期”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但是这的确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当前的条件下,即使美国海军拥有10艘超级航母,仍然存在着在其经常活动区域里“缺勤”的可能性。这次虽然只有几十天,虽然只是在西太平洋地区,但万一这种缺位出现在关键性地点的关键时间,其后果对于美国而言,仍然可能是灾难性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于宝辰
-
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16“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5“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评论 125“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79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24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