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逸语道破:菲律宾是美国放在南海的“阳谋陷阱”,中国怎么破?
最后更新: 2024-08-02 11:11:58在这次登临检查的行动过程中,我国表现出了高度的技巧,整个行动既有规模又有威慑力。正如大家在视频中所见,所有行动都处在可视范围内,到处都有摄像头。在放出的视频中可以看到菲律宾方面,前面几艘小船进行冲撞,后面有大船跟随。无论是小船还是大船,都配备了手机和摄像装置,甚至人员身上也有,从各个角度进行拍摄。同样,我们这边也配备了全套摄影装置,从一些账号公布的视频来看,甚至还有无人机,整个空域范围内都有我们的摄像平台全程录像,进行取证工作。如果双方要进行舆论战,我们首先必须准备好相关素材向世人展示。
中方拦截菲律宾非法补给船
发生冲突后,我方进行了登船检查。登船场景非常有意思,菲律宾一艘小船被我们五到六艘同样体积的船从几个方向夹住,之后从侧边又过来一些大船,人围在上面。在登船检查过程中,尽管发生了一定的肢体冲突,但在海上如此规模和烈度的冲突中,没有人员落水或严重受伤的报道,这样的反击力度控制得非常巧妙。中方只动了菲律宾的“一根手指”,却达到了强制驱离和登临检查的预期效果。尽管美方在西方舆论场上掌握着舆论优势,但只凭这一根手指,他们完全没有借机发作的空间。
《唐伯虎点秋香》都看过吧,在华府里面王爷喜欢发飙,但一番博弈下来,最终华太师和华安并没有让他有发作的机会,还要说上一句“很抱歉没能让您发飙,没有让你拿到任何把柄,还把你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行动中,我们抓了十九个人,扣了六艘船,缴获了八把枪,外加断了一根手指。我方对表现恶劣的几艘船进行了放气处理,而那艘“指挥船”则被拴到了我们的船上,拖到了一边。在此过程中,没有导致船只沉没或人员伤亡,成功地进行了管制和教训,但没有任何附加炒作的空间,完美演绎了什么是“有理、有力、有节”。
在整个事件发展过程中,尽管有网民,包括我个人,感到这样是不是太过于憋屈?我方的每一个行动似乎都处在某种约束当中,不能肆意妄为,但这恰恰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捍卫国家利益时的表现。这是一种战略智慧的体现,所有行为控制得当,利益归我方,使用的力度恰如其分,让其他人无话可说,无法介入或借题发挥。这种控制非常巧妙。
这显示了中国整体战略博弈能力的系统性提升。不仅海警全面部署到位,我们还看到了三艘055型驱逐舰、至少两艘052D型驱逐舰以及071型和075型船坞登陆舰,这些构成了一个中等规模的编队,出现在附近。这些不是为了威慑菲律宾,而是向美国及全世界所有懂行的人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我们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
所谓的“各种准备”是指,我们前线派出的是海警,使用的是冷兵器,执行的是执法行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使用的工具没有超出执法行动的正常范围,但我们做好了全面开战的准备。如果美国要擦枪走火、强势介入或启动所谓的美菲共同防御条款,我们也会奉陪到底。
根据江湖上流传的说法,一艘055型驱逐舰具备对抗一个美国航母编队的战斗力,而我们出动了三艘。我们还有052型驱逐舰,以及071型和075型船坞登陆舰,后者可以执行两栖登陆作战。这表明中国已经做好了全面升级的准备,只要外部势力不介入,我就会继续执行执法任务。如果外部势力介入,我会采取相应的回应方式。反观美国愿意为菲律宾派出三个航母编队吗?
6月20日,菲律宾渔民拍摄到两艘中国海军舰艇通过菲律宾巴拉望岛巴拉巴克海峡,一艘为055型驱逐舰大连舰,舷号105
让我们来看一下美菲共同防御协定的第四条款。条文前半段常被引用,即“对缔约方一方的攻击视为对全体缔约方的攻击”,意味着美国会“介入”。“介入”一词在新闻传播中容易被理解为“开火”,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是美国与菲律宾在签订条约时设下的陷阱。完整条文表述的是,双方需根据各自国内的宪法程序做出反应,并采取必要行动进行回应,同时这些行动需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从条约角度看,美菲共同防御协定并不等同于北约的第五条,更不等同于《布鲁塞尔条约》的自动回击条款。《布鲁塞尔条约》里的相关规定是最严格的,美国并没有参加,条约规定“对任何成员的攻击即视为对全体成员的攻击,并需全体采取军事行动还击”。而北约第五条规定,“缔约方视情况采取一切必要行动,包括使用武力作出回应”,没有自动动武的条款,但有使用武力的许可。如果北约成员国愿意,可以使用军队回应;如果不愿意,也不违反条约,只需做出反应,包括发布政治声明、表示谴责或支持盟友,均属于回应的范畴。
在菲律宾,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条款更为模糊,甚至没有规定美国必须使用军事力量回应。事实上,美国确实做出了回应,这体现在两个方面。在行动层面上,我们看到在冲突发生之前,美国通过军事演习,包括双边的和大规模集体军事演习,试图在背后给菲律宾军方加油打气。然而,在冲突发生前,美国的水面舰艇立即撤离了该区域,撤离到了一个安全距离,基本上超出了美国舰载机作战的范围。这是美国在行动上向我们发出了“不介入”的信号,告诉我们“我不来了,055型驱逐舰的导弹系统也无需进入激发状态”。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岳冠东 
-
美国如何用“伏特台风”篡改证据抹黑中国?
2024-07-11 07:53 -
理想L系列,真的是“廉颇老矣”吗?
2024-02-29 19:32 -
智己城市NOA上海首秀!优缺点都有啥?
2024-01-29 17:59 观方车讯 -
试驾极越01:谁说智能和操控是矛盾体?
2023-12-05 21:24 -
当“汽车”变身“机器人”,算不算拥有了灵魂?
2023-10-25 17:36 观方车讯 -
铁西区带给我的,是皮糙肉厚
2023-08-13 14:05 -
布林肯来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往前走?
2023-06-20 08:05 中美关系 -
阳逻,走访大蓝图上的一座智慧小城
2023-05-31 14:26 数字化转型 -
在上海车展感受车界变化,德国专家怎么说?
2023-05-22 10:23 观方车讯 -
110万辆!特斯拉中国近年卖出的车,几乎全部召回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再砸一万亿日元,丰田“死磕”电动车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保时捷国产提上日程?最新回应来了
2023-05-10 17:56 观方车讯 -
国六b即将全面实施,约百万库存车受影响
2023-05-10 17:55 观方车讯 -
广汽月度产销快报,三菱不配有姓名了?
2023-05-08 18:43 观方车讯 -
巴菲特:不太可能投通用和福特这种车企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汽车价格战持续,吉利、上汽“卷起来了”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360八年来首亏,哪吒汽车成“元凶”
2023-05-06 18:14 观方车讯 -
德产特斯拉,用上了比亚迪电池
2023-05-06 18:13 观方车讯 -
新能源车、海外市场“双双”破百万,这家中国车企创造历史
2023-04-28 17:50 观方车讯 -
外地车轻微交通违法,多地“五一”期间不处罚
2023-04-28 17:11 观方车讯
相关推荐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325“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69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25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4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42最新闻 Hot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商@欧盟:让你不打钱,我们去中国了…
-
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损失巨大
-
特朗普:很遗憾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
18名议员跑票,默茨意外未能当选德国总理
-
苏丹宣布:与阿联酋断交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