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逸:美国汽车工人罢工背后,是拜登和特朗普的“工人阶级拉票战”
最后更新: 2023-09-30 14:21:45【视频/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逸语道破,今天我们讲讲在美国正在发生的关于汽车工人罢工的事儿。
首先,我们从这次罢工的工人的主要诉求——工资这个角度来讲讲。
美国工人挣多少钱?汽车公司这边有一组统计数据,基本上他们的收入一年大概是在25,000美元到39,000美元,如果换成小时数时薪大概就是12到18美元一个小时。北达科他州工人收入算是比较高的,42,444美元,爱荷华州排第二,39,373美元,俄勒冈州是38,855美元,这就是美国汽车工人工资的基本情况。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跑去罢工?因为他们觉得这个钱真的不合理。另一组统计数据表现出了这种不合理,本次罢工的工人主要是来自福特、通用和斯特兰蒂斯三家公司。根据美国工人联合会发布的报告显示,这三家公司在过去四年企业的利润翻了一番,一共是2500亿美元。这四年汽车价格在美国涨价了30%,也就是说造车是有利可图的,产业没有进入衰败。
然而在这三家公司,CEO层级的收入上涨了40%,而工人工资仅上涨6%,差距非常明显。因此,本次美国工人要求涨薪30%—40%,实际上是要求在工资上涨比例而非绝对数量上,至少要与公司管理层保持相对公平的水平。
还有更加具体的数据,斯特兰蒂斯的CEO在2022年的收入是2480万美元,根据底特律媒体的报道,大致相当于工厂工人平均工资的365倍,不是3倍甚至30倍,是超过300倍。收入最高的是通用动力的CEO,他在2022年拿到了近3000万美元的收入,大致相当于工人收入的362倍。
对于工厂中的工人来说,一个顶级的流水线工人时薪差不多是32美元,临时工的起薪点大概是17美元/小时,而他们对标的是动辄超过1000万美元的CEO的工资收入。由此可见工人创造出的利润大头都到了管理层手里。
美国汽车工业工人大罢工 图片来源:华尔街日报
对民主党明显持批评政策的共和党媒体人有一个简单的问责民主党拜登政府的公式,有44%的美国普通民众认为在拜登政府执政这3年来,他们的生活水平是下降的。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拜登政府不断宣扬的“拜登经济学”,就是从宏观上看美国经济正在以2%的速度“茁壮成长”。
因此,当美国工人感受到日常生活水平的明显下降,又看到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分化的鸿沟,再加上工会的组织,爆发大规模罢工就是自然而然的了。这种罢工行动可以看作是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的负面情绪在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在特定时间节点的爆发,是美国社会内生规律的一种体现。
当然,这件事情因此就天然地与美国的国内政治结合起来。
现在共和党内呼声最高最活跃的总统参选人特朗普,虽然他还在竞争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但他表示这周三他将不参加共和党党内的辩论,而是要直接前往密歇根州这个关键战场,直接向罢工民众演讲。大家可以想象“懂王”在当地受欢迎的“盛况”。更加戏剧性的是,当特朗普宣布周三要去密歇根州向美国民众讲话时,现任总统拜登紧接着宣布周二就将赴密歇根。
在俄亥俄州火车出轨事故的时候也发生过类似的戏码,只是那一次是特朗普抢先到达,他在总统日当天带着水和食物去慰问当地民众,然后告诉他们拜登在总统日的时候不管自家民众跑去乌克兰给乌克兰人送礼物去了,“你们真正的总统与你们在一起”。最后拜登政府为了挽回政治上的不良影响,宣布将俄亥俄州受灾民众的赔偿纳入联邦赔偿中。这次的事情也是一样的情况。
特朗普在俄亥俄州火车事故事发地痛批拜登
然而拜登在本次汽车工人罢工的问题上遇到了难题,这个难题是几个问题叠加在一起形成的。车厂告诉工人们现在不涨工资的原因是当前要进行新能源的产业结构转型,转型过程中需要投入,现在这些盈利就是要投入转型中的成本,如果要满足工人的工资需求,就意味着失去转型的成本。
美国工人当然不接受这种说辞——产业转型凭什么要损害工人利益?工人的工资本来就少,高管的工资是工人的300多倍,这种情况不削减高管工资还要牺牲工人的利益?公司方面当然可以拿出很多计算公式说因为工人数量多,每个人都涨薪总量就很大,但在同工会的博弈中,这种说法显然没有说服力。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拜登你怎么讲话?这对拜登政府来说是一个三个方向的约束,三个约束构成了一个“不可能三角”,很难同时摆平。
首先,拜登在对外政策上奉行“中产阶级外交”,因此工人才是民主党的基本盘,如果拜登丢失了密歇根州的选票的话,大选就凶多吉少了。2016年,密歇根的翻盘是导致希拉里输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2020年密歇根又重新由红转蓝再度投向拜登这一侧,是导致特朗普输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密歇根几乎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他必须去确保这些本第一个稳住密歇根州。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吕义正 
-
铁西区带给我的,是皮糙肉厚
2023-08-13 14:05 -
布林肯来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往前走?
2023-06-20 08:05 中美关系 -
在上海车展感受车界变化,德国专家怎么说?
2023-05-22 10:23 观方车讯 -
110万辆!特斯拉中国近年卖出的车,几乎全部召回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再砸一万亿日元,丰田“死磕”电动车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保时捷国产提上日程?最新回应来了
2023-05-10 17:56 观方车讯 -
国六b即将全面实施,约百万库存车受影响
2023-05-10 17:55 观方车讯 -
广汽月度产销快报,三菱不配有姓名了?
2023-05-08 18:43 观方车讯 -
巴菲特:不太可能投通用和福特这种车企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汽车价格战持续,吉利、上汽“卷起来了”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360八年来首亏,哪吒汽车成“元凶”
2023-05-06 18:14 观方车讯 -
德产特斯拉,用上了比亚迪电池
2023-05-06 18:13 观方车讯 -
新能源车、海外市场“双双”破百万,这家中国车企创造历史
2023-04-28 17:50 观方车讯 -
外地车轻微交通违法,多地“五一”期间不处罚
2023-04-28 17:11 观方车讯 -
进口车一季度暴跌30%,日系车最惨
2023-04-27 18:07 观方车讯 -
连亏三年后,“路虎”品牌将成历史
2023-04-27 16:18 观方车讯 -
华为刚发布的智驾系统,长安阿维塔第一个用上了
2023-04-27 10:40 观方车讯 -
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在广州可以体验了
2023-04-27 10:40 观方车讯 -
销量惨淡,三菱汽车在华停产
2023-04-27 10:40 观方车讯 -
什么中国车,让外国人排队?
2023-04-25 17:39 观车有道
相关推荐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54“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31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89“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7“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5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