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逸:在孟晚舟回国事件中“带节奏”,逃不过大家的眼睛
最后更新: 2021-09-27 16:23:56后面这一段话现在看起来别有深意:“将责成双方工作层加紧工作,广泛对话,为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创造条件”。这其中一条指的就是中方给出的两张清单和三条底线,美方必须给出积极的回应,否则创造条件就无从谈起。孟女士的获释显然就是这样的一个条件。
然后回到获释这件事情本身。从技术上来说,在前面那一期孟晚舟事件的解读中我已经明确指出,我们非常关注的是关于延期起诉协议(DPA)的问题。这是一种特殊的机制,根据美国方面司法专家的解读就是一个灰色的缓冲区。这个灰色缓冲区给了美国政府以灵活的方式给自己解套的一个可能,从而避免自己把自己逼到墙角的尴尬——起诉了你不该起诉的,惹了你不该惹的,惹出来的后果你是受不了的,这个时候有一个缓冲:你起诉的那个无辜的对象不必要认罪,但是你也可以给出一个交代,双方似乎可以达成某种协议。
目前来看起来,很明显自从孟晚舟女士获释的消息出来之后,在全球范围的舆论场上就掀起了一场尖锐的舆论博弈,这个舆论博弈就集中在如何对这个协议进行解读上。
有一些力量不甘心或者说不愿意承认遭遇了重大的挫败,所以想尽各种办法去描绘出一种局面,就是“中方示弱,用那种无限制无原则的退让交换到了孟晚舟女士的获释”。但是这种狡辩、粉饰、混淆事实、甚至是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注定是徒劳的。因为启动DPA协议本身就是美方作出的一个重大让步,DPA协议中的一个特点就是被告方是无罪的。以这个为前提的任何陈述不视为认罪——它只是陈述一个事实,然后达成某种条件。
DPA协议的真正看点是达成了哪些协议,协议的内容是什么。如果这个协议的内容当中包含了对于美方某些指控的所谓“认错”,我们可以做一个逻辑的推论,在现在这样一轮形势下,在网上极其活跃的这些带节奏的人主攻的点就应该是这些协议本身,而美方的媒体如CNN之流,肯定会迫不及待地宣称孟晚舟在DPA协议中,向美方做出了多少让步。但很明显,至少截止到录这期节目之前,我们从对舆论场的观察中可以发现,那些试图引领节奏去粉饰美方收益、夸大中方损失的力量,没有办法在DPA协议中找到有利于自己的论述。
所以他们采取了三种战术:
第一,混淆。将DPA延期起诉协议与庭外和解或者是以认罪交换不起诉相混淆,将DPA协议说成是认罪交换不起诉。
第二,转移焦点。把美国放到一边,根本不提美方的举措,而是将孟晚舟事件解读为中国跟加拿大之间的交易。
第三,翻炒旧的谣言。重新去炒作诸如孟晚舟的国籍,那些阴阳怪气的、已经陈年并且被早就辟谣过的陈旧谣言现在沉渣泛起,以图抹杀、混淆阶段性的胜利。
但令人欣慰的是,事实胜于雄辩,网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些误导混淆模糊焦点的操作注定只有一个失败的下场。
但是它也提示了我们现在面临的环境的复杂性。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和我们传统意义上认识的由精英层、相关专职部门展开的国家之间的战略不同,它涉及到广大民众对于世界、对于本国、对于中美两国、对于各方力量的整体性认识。它是一场认知领域全新的较量。
孟晚舟事件实际上是美方对中国标志性高科技企业进行的一种野蛮的、具有单边霸凌性质的极限施压策略的经典体现。在这个事件当中,我们会发现几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第一,全面地看,孟晚舟事件的发生使美方一部分鹰派人士,一些极端强硬派的人清醒地认识到了这样一个让他们感觉到无奈的现实:通过正规的所谓技术或者商业领域的竞争,已经很难对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新兴高科技企业以及整个中国进行战略打压。正常的招数已经不灵了,极限的招数也效果有限,只能诉诸于突破底线的这样一种烂招、盘外招。
第二,这次事件凸显了中美战略博弈的一个核心特点:双方战略意志的整体性较量。而且这种战略意志的较量覆盖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的全光谱,尤其是在中国这一侧,它不仅对领导人、对相关部门的决策人、对当事人的意志,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对于普通民众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考验。
在互联网舆论场的表现中可以看出有哪些人的意志仍然是脆弱的,仍然是经受不起这种风浪考验的。而大多数的中国民众伴随着中国整体实力的成长,他们的意志,对于战略事件的认识,对于策略的正确解读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未来类似的检验和考验将不断地出现。
第三,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和理解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中美两国之间战略博弈最后的结果,归根结底是由实力所决定的——一个国家总体性的实力。
以美国来说,我们看到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美国表现出了与它在冷战结束后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形象截然不符的、极其脆弱糟糕的治理能力。而这种治理能力引起的新冠疫情失控,导致美国软实力的整体性损伤。
我们也看到了2021年美国从阿富汗的仓促撤离中表现出的荒腔走板的组织能力,以及在阿富汗20年2万亿美元换来一个如此荒唐的结局。美国作为一个遂行霸权主义国家战略的有效能力,同样引发了各方的广泛质疑。也让大家形成了一个合乎逻辑的推论——你连阿富汗都搞不定,你还能搞定中国?
第四,请大家也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个基本现实: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就像一个人每天要呼吸空气、要喝水才能有效地生存一样,国家与国家之间复杂的相互依存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常态。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争强斗勇,完全以实力去霸凌,用这种包括政治绑票在内的卑劣行径去压倒对方,单方面推行自己的利益,注定在现实面前碰个头破血流。中国不怕这套,也不吃这一套,我们有的是底气、韧性、斗志和智慧。
在斗争的同时,我们也在告诉对方这种斗争是没有意义的。而在美方,你看到了当它实力相对下降的时候,非但没有在打压中国之后就摆脱了所谓“中国的威胁”,相反在对中国持续进行施压、威胁、霸凌的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了美国对中国的需要和依靠。
当大家看到这期视频的时候,孟晚舟女士已经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一刻值得所有中国人感到欢欣鼓舞,这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不懈努力、不懈与美国霸权斗智斗勇的结果。但同样的,路在脚下,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后面的路还很长,博弈还很复杂。各种挑战道阻且长,各种问题还在前方等待着我们。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定领导下,只要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致,那么正在崛起道路上的中国将不可阻挡地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并最终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胜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晚舟归航,政治绑架破产,中美博弈的阶段性胜利
2021-09-25 17:59 中美关系 -
“我不明白为什么一提到英雄,有些人就觉得哪不对”
2021-09-19 08:13 捍卫英雄 -
法国警察对女性示威者下狠手
2021-09-06 16:20 欧洲乱局 -
外商投资兴趣依旧很大,香港的“跳板”作用不会消失
2021-09-03 07:34 香港 -
中方是否会承认阿富汗新政府?外交部援引毛主席一句话
2021-09-01 15:55 阿富汗 -
美军击毙IS头目,现场视频曝光
2021-08-29 15:42 -
五角大楼:在喀布尔机场爆炸前,塔利班释放了数千名ISIS-K囚犯
2021-08-28 14:17 阿富汗 -
外媒:塔利班向抗议人群开枪,至少3死十余伤
2021-08-18 21:27 阿富汗 -
解放军坦克两项参赛队抵达莫斯科阿拉比诺
2021-08-15 09:13 2018国际军事比赛 -
【南海真相】美军机对华抵近侦察,新特点及风险
2021-08-11 09:42 中国论坛 -
羽毛球男单冠军,中文居然这么溜!
2021-08-03 11:59 观网看片 -
德国警察这一推,成功引起联合国注意
2021-08-03 11:58 -
苏炳添:刘翔是开路人,也是我的幸运之神
2021-08-01 22:42 东京奥运会 -
欧美健身圈“顶流”吕小军,夺冠后外网激动坏了
2021-08-01 15:08 观网看片 -
“接种疫苗,每人发100美元”
2021-07-30 13:58 -
伊藤美诚哭了:是实力问题
2021-07-29 14:04 东京奥运会 -
“2009年,当时的特朗普总统”
2021-07-29 14:04 -
约翰逊这动作,把查尔斯王子看笑了…
2021-07-29 13:46 观网看片 -
“生命之舟”司机:真想像电影一样,一次救下所有人
2021-07-27 19:26 河南暴雨 -
参加奥运能有多欢乐?看他就知道了
2021-07-27 16:44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6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0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