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闻
财经
国际
军事
观出行
公司
科技
城事
视频
外贸
观察员
首页 > 三大战役胜利70周年
  • 淮海“人民的小推车”:不只是动员,也要靠“组织科学”

    淮海战役中,60万解放军能在大范围内连续作战,粟裕清晰地总结了原因:“淮海战场的胜利离不开山东人民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炮弹”。陈毅则明确指出,淮海战役的后勤不是神话,而是:“一门巨大精深的组织科学。”[全文]

    33908 158 2019-02-26 10:00:29
  • 一锅猪肉炖粉条是如何打败百万国军的

    当腐败朽烂已经深入骨髓,当国民政府无时无刻不在展现自己的无可救药,这一干裹挟了无数魑魅魍魉的大件垃圾被雷霆闪电荡涤一空的结果,在开战前就已经注定。而七十年前“猪肉炖粉条”大败国军的结果,也早已经注定。[全文]

    28030 75 2019-01-22 08:07:38
  • 淮海战役拉开帷幕,粟裕越来越自信

    1948年7月,济南战役即将结束时,粟裕就开始与中央讨论后来被成为“小淮海”的作战计划。和淮海战役相比,这还算一个为跃进江南做准备的“小”计划,但就当是的情况而言,协调两个野战军近20纵队在解放军看来已经是“极宏大”的大战。[全文]

    66551 152 2019-01-18 10:40:25
  • 直指宿县!毛泽东在淮海战役中斩断敌人中枢的要招

    要彻底孤立进而歼灭敌军徐州重兵集团,斩断徐蚌是关键的要招!为此,毛泽东最后不惜放弃中野主力钳制邱清泉的目标,甚至连最好打的刘汝明兵团都置之不顾,而要陈邓率领的中野主力直出宿县,实现“斩断敌人中枢”这一目标。[全文]

    66914 91 2018-12-29 08:11:27
  • 国军两大美械王牌,如何在东北灰飞烟灭

    不少人都会诧异,像新一军新六军这样装备先进训练有素的头等王牌,在东北战场,怎么会在短短一两天里就全军尽墨?高级军官在指挥上确实有失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军队内部和社会上腐败丛生民不聊生,在战场上也为了各自派系利益而不顾大局。[全文]

    75329 169 2018-12-26 08:11:47
  • 国共领袖指挥水平差多少?读一读淮海战役的电报

    毛泽东对下一级战役指挥员如何理解上级的意图,通常都是在战役筹划的逐步进展中,不断用指出正误差别的方法,启发下级指挥员主动地理解和丰富上级的作战意图,而不是单方面地以自己的主观意图代替下级指挥员的思考。[全文]

    163693 241 2018-12-18 08:35:23
  • “三大战役”70年了,有些人却忘了当初为什么要打仗

    三大战役国民党为什么失败?蒋介石自己也有反思。1949年初,蒋介石回到故乡待了三个多月,他在日记中写道,20多年了看到家乡一点变化都没有,自己也感慨当政多年对改善民生未曾着手。但是,他对外是不承认这一点的。[全文]

    130106 274 2018-12-16 08:48:20
  • 淮海战役中,为何敢将中野置于危险境地?

    现在读史的某些人,认为中野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很不成功,甚至用华野追击包围黄百韬兵团的成功加以对比,贬低中野没有对华野的作战起到足够的配合作用,比如研究粟裕的某个专家就持这个看法。这种认识完全脱离了整体战役的大局。[全文]

    74841 141 2018-12-12 08:42:23
  • 东北国民党炮兵如何“自我毁灭”?

    国军在东北的强大炮兵就这样灰飞烟灭。纵观这只部队在东北三年解放战争中,一直有着强于解放军炮兵的实力,然而火炮装备眼高手低,人员训练捉襟见肘,后勤维护漫不经心,弹药生产拖拖拉拉……[全文]

    91634 113 2018-12-06 07:58:03
  • 从败退到决战,中共在东北是如何翻盘的?

    1948年秋,决定新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率先在东北开打。战前中共在东北地区的军力和经济都超过了国军。这种优势的建立并非一日之功。角逐东北初期,中共部队曾遇到重大挫折,被国民党部队一路撵到松花江以北,可谓狼狈之极。[全文]

    116292 232 2018-12-03 07:39:06
  • 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网络争议该结束了

    关于淮海战役的决策和指挥,网上一直争论不休,争论焦点就一个,全战役到底是粟裕指挥的还是邓小平指挥的?为阐明全战役的决策全过程,有必要先对这个问题的相关背景做一下介绍和分析。因为淮海战役的指挥,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都不是某一个具体人独自承担的。[全文]

    163010 235 2018-11-29 08:35:48
  • 淮海国民党军队的士气是如何垮掉的

    淮海战役是大决战三大战役中唯一国民党军在兵力上占据优势的,但最终依然难逃失败的结局,原因众多,其中士气衰败军无战意,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都失去了斗志,也是原因之一。 内部的派系争斗,再加上解放军强大的政治攻势,最终使国民党军的军心动摇士气衰败。[全文]

    116771 237 2018-11-27 08:14:08
  • 碾庄围歼“二流”部队,为何成了粟裕“最紧张的时刻”

    黄百韬兵团12万人被全歼,伤亡交换比为1:2.8,这是在三大战役中仅次于歼灭黄维兵团的伤亡交换比,可见战斗之惨烈。而且原来打算只需要三到四天就能解决却整整拖了十二天!粟裕曾回忆到,围歼黄百韬兵团是他戎马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刻。 [全文]

    120133 253 2018-11-23 07:46:41
  • 淮海战役的第一个饺子,吃起来也不容易

    当黄百韬兵团覆灭的报告传来时,连续十几天紧张指挥的粟裕突然放松了神经,居然差一点晕倒在地上。解放军挺过了全歼黄百韬兵团这一关,表明我军具备了全歼敌人整个兵团的能力,而这将是淮海战场上剩下的国民党军主力兵团无可挽回的宿命![全文]

    102221 248 2018-11-22 08:58:58
  • 淮海战役,徐蚌会战,哪个更准确?

    淮海战役,是共产党方面的命名。在国民党方面,这场战事称之为“徐蚌会战”。淮海战役最先提案者是粟裕将军,但后来以徐州为中心的大决战,已非彼“淮海”,后来发生的“淮海战役”,实际上已经名不符实。 [全文]

    126779 348 2018-05-17 08:11:36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刊登广告
  • 联系微博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举报链接
  • 举报制度规范
  • 《网站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 2014-2024 观察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213822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220170001 网登网视备(沪)02020000041-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沪(2024)00000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395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10968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237657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